•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证券
  • 5:金融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广告
  • A2:上市公司
  • A3:上市公司
  • A4:产业·公司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产权
  • A8:路演回放
  • A9:专版
  • A10:专版
  • A11:专版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一周
  • C3:封面文章
  • C4:投资基金
  • C5:营销
  • C6:互动
  • C7:投资者教育
  • C8:故事
  • C9:人物
  • C10:海外
  • C11:数据
  • C12:数据
  • C13:艺术财经
  • C14:艺术财经
  • C15:艺术财经
  • C16:艺术财经
  • D1:钱沿周刊
  • D2:钱沿周刊·热点
  • D3:钱沿周刊·产品
  • D4:钱沿周刊·广告
  • D5:钱沿周刊·专版
  • D6:钱沿周刊·指南
  • D7:钱沿周刊·广角
  • D8:钱沿周刊·人物
  •  
      2007 年 4 月 2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1版:理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1版:理财
    新强势股来自两大投资主题
    经济学原理与常识
    4月行情:海水与火焰并存
    大盘蓝筹引领股指震荡上扬
    多头的趋势突破
    今日视频·在线
    金融股缘何再度崛起?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金融股缘何再度崛起?
    2007年04月0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金岩石

      

      经过一段小幅回调后,金融股再度崛起,中国银行等3家银行股甚至创出新高。从国际市场的横向比较来看,中国A股市场的金融板块有两大特点:1.整体估值按市盈率计算高于美欧市场1倍左右;2.金融板块的总市值占比在45%左右,大大高于美欧市场10-15%的总市值占比。所以,前一段时间内市场的资金流动有流出金融板块的趋势。主流机构预测:金融板块会有温和的回调,随着其他板块的增值,其总市值占比亦相对下降。

      证券市场的行业板块分析,一看基本面,二看资金面,二者合一则为市场的供求结构。从基本面看金融股,首先,年报数据确认了我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2006年主营业务收入排名前15的蓝筹股中有6家是商业银行;其次,央行加息对银行股预期收入的贡献应在1-2%之间,因为存贷利率虽然同比上调,但由于贷款利息收入将是刚性上升,而存款利息的支出却是可变的,存贷利率同比上调的结果必然是银行的净利润上升;第三,新税法的生效将同比提高所有上市公司的税后利润,此外由于金融从业人员的工资水平较高,相关税基的调整也相对减轻了金融业的税收负担。这三个因素说明:银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保持30%以上成长趋势不变,预期在2008年银行业将有10%以上的新增税后净利润。如果央行再度加息,银行业可预期的净利润增幅就更高。

      从资金面看金融股,尽管机构在相对减持,但是散户却在积极介入,2006年投资金融股获利的财富效应一波一波地在散户中间扩散。而今年以来,散户直接入市的主升浪刚刚开始。第一季度的新开户数已接近800万,而2006年是315万。此外,在其他板块的资产注入还有较大不确定性,如近期崛起的军工科技等板块的技术图形非常“可怕”,而散户的投资决策更偏向于技术分析,因此比较容易接受银行股的技术图形。

      所以在我看来,近期金融股的再度崛起主要源于前述的两个原因。由于当前股市尚处于从股权分置向全流通过渡的转折时期,目前金融股的总市值占比虽然高达45%,但在流通股的市值占比却只有20%左右,这就带来了金融股的阶段性供不应求,从而再度推高了金融板块。

      这意味着板块结构的变动趋势还将朝着不利于金融板块的方向调整,因为在2008到2009年,随着大量的非流通股入市,金融股总市值占比过高的结构性制约将会浮出水面,同时其他板块的资产注入也将基本完成,新一轮的板块结构调整将不可避免。此外,新一轮的金融股上市又开始了:券商板块将迅速崛起,中信银行两地上市,交通银行也即将“海归”增发,这都在强化着中国A股市场内在的板块结构失衡。板块结构的再度调整可能会在2007年末成为市场的主导趋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