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证券
  • 5:金融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广告
  • A2:上市公司
  • A3:上市公司
  • A4:产业·公司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产权
  • A8:路演回放
  • A9:专版
  • A10:专版
  • A11:专版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一周
  • C3:封面文章
  • C4:投资基金
  • C5:营销
  • C6:互动
  • C7:投资者教育
  • C8:故事
  • C9:人物
  • C10:海外
  • C11:数据
  • C12:数据
  • C13:艺术财经
  • C14:艺术财经
  • C15:艺术财经
  • C16:艺术财经
  • D1:钱沿周刊
  • D2:钱沿周刊·热点
  • D3:钱沿周刊·产品
  • D4:钱沿周刊·广告
  • D5:钱沿周刊·专版
  • D6:钱沿周刊·指南
  • D7:钱沿周刊·广角
  • D8:钱沿周刊·人物
  •  
      2007 年 4 月 2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1版:理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1版:理财
    新强势股来自两大投资主题
    经济学原理与常识
    4月行情:海水与火焰并存
    大盘蓝筹引领股指震荡上扬
    多头的趋势突破
    今日视频·在线
    金融股缘何再度崛起?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经济学原理与常识
    2007年04月0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广发基金投资总监 朱平

      

      宏观经济学有一个关于效用的命题。所谓效用,是指理性的人在消费不同商品组合时获得的满足程度,比如简化模型只有两种消费选择,一种是住房,一种是其他消费(姑且用现金来替代)。设想一个人有100万的资产,他在这两种消费中做选择,比如50万元购买了1间100平米的住房,其余50万元用于其他消费,因为这个人是理性的,所以这种选择也肯定是所有选择中效用最高的一种,在这个消费组合中增加或减少1平米的住房与减少或增加5000元现金效用是等价的。但是如果房价发生变化,这个人的效用会如何变化呢?如果房价下跌,大家很容易理解,这个人的效用应该是增加的;但如果房价上涨,可能就有不少人皱眉,担心效用是否下降了,这与人们的常识有关。可是正确的答案却是:无论房价涨跌,这个人的效用都得到了改善。

      如果房价上涨,这个人减少1平米的住房可以获得超过5000元的现金,所以他的效用增加了;如果房价下跌,这个人减少5000元的消费,可以获得超过1平米的住房,所以他的效用还是增加了。所以人们的感觉与经济学的分析经常是不一致的。类似的例子还有升值,几乎人人都在说,升值会使股票上涨,因为日本、台湾都涨过。但如果在均衡分析的假设下,升值或贬值与股价涨跌没有任何关系。比如人民币升值了,这会造成中国商品更贵,竞争力下降,出口减少,从而导致国内产能过剩,引起通货紧缩和经济萧条,这抵销了人民币的升值,或者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又重新使人民币贬值。但这个模型的结论与常识不符,主要是没有考虑劳动生产率的变化。经济学上有一个“巴拉萨-萨谬尔森效应”,说的是生产率变化对汇率的影响,本文不做详细分析,但结论是:中国目前升值的主要原因,是可贸易品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显著高于其他国家如美国,过去4年我国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比美国快1倍,这使中国的产品越来越便宜,必须用升值来抵销;但非贸易品如房地产的生产率则与美国相当,所以虽然房价上涨的速度可能太快,但房价上涨本身却不是任何调控可以阻止的,这是经济规律。因此升值与股市涨跌没有任何因果关系,只是同时出现的两个现象。中国股市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中国高素质劳动力大量进入制造业,而全球化不仅提供了技术也提供了市场,这又使中国劳动生产率快速提升,资本回报也随之不断改善。

      不过没有不散的筵席,随着80年代后的劳动力进入生产领域,他们对工资的要求更高,对付出却比上一代吝啬,这将使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如果工资的上升超过劳动生产率的上升,通货膨胀就会出现,中国的经济将发生逆转,资本回报也会恶化,也许那就是大牛市结束的时候,这与投资者的常识是否相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