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证券
  • 5:金融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广告
  • A2:上市公司
  • A3:上市公司
  • A4:产业·公司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产权
  • A8:路演回放
  • A9:专版
  • A10:专版
  • A11:专版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一周
  • C3:封面文章
  • C4:投资基金
  • C5:营销
  • C6:互动
  • C7:投资者教育
  • C8:故事
  • C9:人物
  • C10:海外
  • C11:数据
  • C12:数据
  • C13:艺术财经
  • C14:艺术财经
  • C15:艺术财经
  • C16:艺术财经
  • D1:钱沿周刊
  • D2:钱沿周刊·热点
  • D3:钱沿周刊·产品
  • D4:钱沿周刊·广告
  • D5:钱沿周刊·专版
  • D6:钱沿周刊·指南
  • D7:钱沿周刊·广角
  • D8:钱沿周刊·人物
  •  
      2007 年 4 月 2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3版:上市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3版:上市公司
    红筹回归技术细节不容忽视
    天威保变 获逾1.6亿元合同
    安凯客车 开始兑现股改承诺
    杭萧钢构:安哥拉合同或难全部履行
    康佳携数字新品迎奥运商机
    上海电力:业绩平稳亮点仍现
    四维瓷业高管 街头与投资者交流
    三大优势提升普洛康裕竞争力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账户清理公告
    银基发展拟全面启动五里河项目
    八一钢铁节能减排成效突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红筹回归技术细节不容忽视
    2007年04月0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王璐

      

      管理层对红筹回归的推动已是不争的事实。据悉,有关各方都在为红筹公司直接回归A股市场进行研究和准备,争取在今年下半年实现零的突破。从目前的情况看,红筹直接到A股上市的回归方式已为管理层所认可,且不存在实质性的法律障碍。但业内人士认为,尽管不存在实质性法律障碍,可仍有很多政策协调和技术处理方面的工作需要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据有关媒体报道称,前不久中国证监会、中国香港证监会以及沪、深、港三交易所联席监管会议第37次会议在杭州召开,红筹公司内地市场发行A股的方案设计成为此次会议研讨的重点所在。会上,各方均认同需要有一个具体的管理办法或实施细则来指导“回归”完成。该报道还透露,此次会议所研讨的红筹回归管理办法主要着眼于政策方面的协调和技术上的“清障”。

      “事实上,政策面的协调应该问题不大。”有关业内人士称:“最主要的是解决操作上的细节问题。毕竟,红筹股回归不像H股回归那么水到渠成,当初H股回归基本上是没有障碍的。”

      那么,红筹回归在操作上究竟可能存在哪些技术问题呢?记者日前采访了一批业内专家。

      有关专家认为,首先,内地股票和红筹股面值不统一就是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内地上市股票面值均约定俗成为人民币1元,但红筹公司不仅不以人民币标明股票面值,而且还面值大小不等,有的面值0.1港币,有的0.5港币。据悉,香港方面认为只有发一样面值的股票才算发同类股票,否则的话就是不同类股票,不同股就不同权。所以,红筹股回归内地市场时,是把港元或美元面值折算成人民币面值,还是在发行前按内地惯例,股票面值统一为1元人民币问题,需要明确。

      对此问题,西南证券研发中心副总周到进一步补充指出,如果折算的话还涉及到究竟怎么折算的问题。因为上市是有标准的,根据上证所《股票上市规则》5.1.1条规定,“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后申请其股票在本所上市”,应当符合的条件包括:“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五千万元”;“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到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四亿元的,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百分之十以上”。这些条件也见于《证券法》第五十条。他说,如果以港币为面值单位,五千万元人民币如何折算,以哪一天为基准点折算是要明确的。因为这其中存在汇率问题,汇率一直在变动,如果某一天按照当日汇率折算后股本总额跌到五千万元人民币以下,该公司岂不是达不到上市标准要被暂停上市?当然,存在这一问题的是一些相对小些的公司,对于大公司而言应该没有这种问题。

      其次,除了面值问题,周到认为,还要确定红筹公司回归A股市场后,其会计年度的安排。因为内地《会计法》规定:“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而红筹公司的会计年度起始时间安排是不同的,所以红筹公司在回归内地市场前,是否会按内地上市公司的做法作相应调整,需要明确。

      第三,如果发行的话是存量发行还是增量发行也需要最终确定。据有关人士称,目前有公司希望以存量发行方式回归,就是总股本不变,由大股东拿他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到A股市场上出售给流通股股东,这在以前也没有操作过。而且,存量发行的话就变成大股东拿钱,虽然大股东最终可能拿到钱后再来支持上市公司,但在市场看来总有变相套现的嫌疑。此外,是否需要规定回归红筹的募集资金必须投资于内地项目,这样的细节问题可能也需要加以考虑。

      针对上述这些操作细节,业内人士普遍表示,虽然都是一些细节性问题,并不会对红筹回归造成太大影响,但现实情况是,由于红筹回归在操作程序上目前处于空白状态,所以若不妥善解决,红筹直接回归将难以“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