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财经要闻
  • 4:焦点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专版
  • B8:公司调查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股民学校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2007 年 4 月 3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1版:理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1版:理财
    主力将发动一轮逼空式诱多行情?
    两种资金 两种选择
    市场进入加速上扬阶段
    上证网友指数
    今日视频·在线
    专家推荐行业龙头股
    十佳分析师指数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市场进入加速上扬阶段
    2007年04月0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安信证券 张德良

      

      进入二季度,股市行情将日趋复杂。指数创新高的过程,正是调整压力与风险积聚的过程,也是中短期投资投机机会最多的时候。

      自1月份以来,指数出现了几个轮回的大震荡,但完成时间呈现不断减少趋势:如第一次(1月底)用了二周左右,从3000点附近急挫至2500点附近;而第二次即“2·27”只用了一天;三月份的震荡几乎都是半天内完成,而且都是在3000点以上。这种震荡幅度、震荡时间收敛,是持股信心不断强化的过程。按常态规律,接着而来当然是加速上扬。至少再出现类似的大震荡不太容易,最有可能的情况是,持续小幅震荡或持续创出新高,期间展开个股炒作。

      事实上,在一季度大面积上扬之后,估值压力进一步上升,加上行业基本面因素上的一些新变化和股指期货的推出,这些因素都将促使基金调整持仓结构或调整投资策略。主流资金调整策略与结构必然会给市场带来相应的震荡。通常而言,基金调整持仓结构会选择新季度之初进行。

      考察自998点以来的本轮升势,热点演变始终“价值蓝筹”与“成长题材”交替表现的形式出现,第一季度基本上是成长题材股为主导而价值蓝筹股处于调整期,因此,经过一轮震荡之后,以2006年与预期中的2007一季度业绩增长为推动,特别是未来前景预期,可以肯定价值蓝筹将再次主导行情。服务业与基础产业将是最值得关注的两大领域,其中服务业更具长期潜力。

      近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不少具体目标,如到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2005年提高3个百分点;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到2020年,基本实现经济结构向以服务经济为主的转变,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0%。显而易见,从中长期角度看,该发展意见的市场影响力将不亚于前期已出台的振兴装备制造业政策,对一批服务业类优势公司而言将是长期利好。

      从发展基础与发展潜力看,应该重点关注:1、中心城市的服务龙头企业,如锦江投资、锦江股份、中储股份、广州友谊等;2、行业细分上,重点是金融服务(银行、证券、保险与信托)、商贸、第三方物流服务。中信证券已率先创出新高,银行也已全面启动,而定位相对较高的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基于巨大的发展空间与新上市,近期也将显示很好的弹性。至于第三方物流,锦江投资在这方面的力度较大,值得关注;3、关注东北地区港口类公司,如营口港、锦州港;4、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等新型业态类,如苏宁电器、百联股份、友谊股份;5、电信、铁路、民航整合机会,如大秦铁路、广深铁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