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财经要闻
  • 4:焦点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专版
  • B8:公司调查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股民学校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2007 年 4 月 3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8版:公司调查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8版:公司调查
    驰宏锌锗最大“红包”出炉始末
    一位私募经理的驰宏锌锗投资之道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驰宏锌锗最大“红包”出炉始末
    2007年04月0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驰宏锌锗董事长 董英
      岳敬飞 摄
      投资者在驰宏锌锗作实地考察 本报记者 岳敬飞 摄
      □本报记者 岳敬飞

      

      从云南省昆明市市中心出发,前往曲靖市,大约需要两个多小时的车程,途中会路过拥有喀斯特地貌的石林。今年3月9日,驰宏锌锗,这家总部位于曲靖的上市公司,在中国内地资本市场创下了三项纪录:股价第一,每股盈利第一,派送现金第一。一时间,通过铺天盖地的各种媒体报道,全国股民几乎都知道了这个拥有奇怪发音的上市公司。

      问题在于,前两项第一,从驰宏锌锗此前披露的业绩预告来看,一直有迹可寻;而第三项,却连驰宏锌锗自己的流通股股东都不敢相信。究竟是何种原因,决定了驰宏锌锗董事会要推出“每10股送10股派现金30元”这个中国证券史上超级大红包?

      带着上述问题,本报记者近日实地走访了驰宏锌锗,并专访了云南冶金集团总经理、驰宏锌锗董事长董英。董英向记者亲自揭开了史上最大红包出炉的全过程;其中,公司董事会关于培养长期投资者的一些思考,发人深省。

      送大红包

      今年3月9日,驰宏锌锗披露的年报显示,该公司在2006年度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4.5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1.80%;主营业务利润14.81亿元,同比增长317.54%;净利润10.37亿元,同比激增692.40%。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其每股收益高达5.32元,一举刷新了中国内地上市公司盈利记录。

      在用每股收益证明自己是沪深两市第一绩优股之后,驰宏锌锗当日披露的利润分配预案,亦以“每10股送10股并派现30元”的豪情,竖立了A股历史上派现金额的新标竿。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驰宏锌锗董事会决定送出大红包之前,曾遭遇了两种不同的质疑。

      第一种质疑的声音是,出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考虑,有关人士担心大比例送股派现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一是现金流失,二是市值缩水。

      驰宏锌锗最终消除这一疑虑的主要理由有两点:一是大额派现可体现公司为股东创造价值的理念,利于公司长远发展。二是送股之后,若经营得当,获得投资者认可,国有股本扩充后,可以达到更高的市值。

      接着提出疑问的,是驰宏锌锗的流通股股东。在3月30日的股东大会上,一位流通股股东问公司董事长董英,10送10非常好,但派现30元,将大大减少公司的现金流,不利于公司持续经营的开展;我这个小股东不想送现金,大股东可能需要现金。董英回答说,“大股东投入大,需要回报,这很正常。但实际上,云冶集团去年盈利19亿元,而且自身融资能力非常强,并不缺钱。如果投资者看好公司的长期投资价值,那么,他们应该会看重分红派现。派现30元,对公司的经营影响很小,对公司的经营理念的体现更重要。”

      现金奶牛

      董英在进一步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说,“对现阶段的市场而言,如此高比例的分红派现,可能不一定受大家欢迎。但对长期投资者而言,分红派现是必然的,他们需要分红派现。送的比例大小,我们是基于企业自身发展的原则,在深思熟虑后才作出的议案。我们的想法是,公司经营好了,投资者认可你,只要你需要,就会让你顺利融资。但有了红利时,不能太抠门。”

      “上市公司若不分红,而让投资者去博差价,这是一个零和游戏,而且,还没有考虑股票交易成本。”董英认为,“这对中国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非常不利。上市公司真正需要的,是长期的投资者,而不是博差价的。不看分红,只求博差价的,非常不足取。而且,我看到很多好的上市公司也都在进行现金分红。这种思路有利于上市公司管理层真正树立为股东服务的理念,树立上市公司一心一意回报股东的形象。股东是上市公司的老板。而且,这个股东是指所有的股东,无论大小。”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上市公司不能只是从资本市场拿钱,而应该创造实实在在的财富,通过分红给股东回报,回馈市场”,董英补充道,“否则,将来再融资,就会被认为是在圈钱,会遭到市场强烈的反对。其实,大比例分红,一旦得到市场认可,将来为了发展而进行再融资,依旧会获得股东的支持。”

      2004年4月,驰宏锌锗首次在中国证券市场露面,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7000万股,发行价5.72元/股,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得资金仅3.8亿元。在驰宏锌锗的管理层看来:虽然3.8亿元看上去很少,但正是这笔钱,才造就了今天的驰宏。我们这次向全体股东所派现金红利总额为5.85亿元,其中无限售条件的流通股股东占了很大比例。2004年和2005年,我们也量力而为,进行了较高比例的现金分红。我们将不断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增加公司收益,坚持继续做现金奶牛。”

      业绩续增

      持续分红派现,需要坚实的业绩支撑。驰宏锌锗2007年能否再交出一份靓丽的年度报告,成为从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地,专程赴公司参加股东大会的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

      对此,董英在股东大会上告诉与会股东,“如果锌、铅产品的市场价格、原材料价格,和去年相比基本稳定,驰宏锌锗应该会继续保持增长。我们这次提交各位审议的2007年财务预算报告,列明了2007年的利润计划。我们保守估计,利润总额将达到13.42亿元,同比增长21.07%;净利润将达到11.41亿元,同比增长10.06%;每股收益在送股前,将达到5.80元。”

      驰宏锌锗如此描述公司的持续发展力:2006年,我们投资4577.88万元建设的6万吨/年锌合金项目,在2006年10月已经产出合格产品,含铅量低于国家标准,产品外观也很漂亮,达到了预期的投资效果;市场也在逐步打开,国内几大钢厂,如宝钢、武钢等,试用后,评价都很高。以前,我们只是生产锌锭,只能和一些从事锌加工的企业沟通,而不能接触到更下游的使用锌合金的企业。虽然锌合金的价格和锌相比,并没有高出多少,但是,只有打通整个锌产业链,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国内锌行业的领跑者。制定并实施锌合金生产计划,本身也说明了公司管理层为股东持续创造价值的努力。

      释疑存货

      有股东发现,驰宏锌锗董事会提交审议的年报显示,截至2006年12月31日,账面上有高达16.46亿元的存货,占公司总资产的比例达36.04%。对此,董英解释称,这部分存货主要是公司储备的原材料。储备的原因在于,2006年公司主要产品产销量都大幅增加,如完成电锌生产超过16万吨,同比增长了230.80%。因此,必须相应增加原材料储备,以保持生产的安全性和持续性。

      董英进一步解释称,这部分存货中,锌所占的比重大一些。而且,我们2006年的项目提产后,如10万吨锌冶炼项目,以前自给率70%,现在54%。这就使得我们不得不扩大对外采购原材料的比例。在这部分存货中,自产的原料和买入的原料,各占一定比例。由于我们在去年就进行了上述原材料自产及采购储备,当时的采购价比现在低。因此,这一部分存货,对公司而言是好事。

      股东大会结束后,十多位驰宏锌锗的小股东,要求去看看这部分存货。于是,公司董秘赵明带领他们来到厂区,详细介绍锌、铅冶炼工艺,并带领股东参观公司的主要生产设备、生产车间。在一个非常大的仓库中,这些小股东看到了堆积如山的锌矿及半成品,大都相视一笑。

      在介绍过程中,赵明告诉公司股东,“对于冶金行业的公司而言,技术非常重要。驰宏锌锗在锌、铅矿山冶炼技术和装备,以及生产效率等方面,都位居业内前列。锌的各项指标领先,能耗、产品质量、冶炼直接验收率、环境系数等指标,都非常好。而且,尤为重要的是,驰宏所开发的矿,品位比较富。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是,开采成本相对较高,因为是深井采矿。”

      留有后手

      持有驰宏锌锗近100万股的一位投资者,更关注2007年的国际锌价走势。另有一位投资者想知道公司是否在做期货套期保值。

      对此,董英表示,关于2007年的锌价走势,国内外市场分析机构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认为2007年锌的平均价格将比2006年高;第二种,认为两者差不多;第三种,比较悲观,认为将大幅下降。我们认为,从今年一季度的锌价走势,很难看清全年的波动区间,对整个有色金属行业而言,主要都是要看二季度。因此,我们将密切关注国际锌价变化对公司的影响。此前,我们没有做期货套期保值,今年一季度也没做,但相关的准备工作我们一直在进行,我们将根据市场状况及时作出反应。但是,期货操作对生产型企业而言,其意义仅在于控制风险,而不在于投机套利。

      此外,对于驰宏锌锗是否准备扩大产能,以及如何扩大产能,董英告诉记者,在具有矿业资源和市场空间的情况下,会扩大产能。而且,扩大产能不一定向一般意义上所认为的,只能靠集团注入资产,我们还能自己建设。我们手中有资源,没有资源,搞无米之炊风险就大。

      驰宏锌锗的具体思路是这样的:首先是探明矿产资源储量,继而提高采选、冶炼、加工产品、综合回收和合理配置资源的能力。今年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要先把探矿工作完成。从2006年开始,公司已进行的矿业资源整合,就是为了进一步探明矿产资源储量作准备。

      董英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公司正在进行矿业资源整合工作:在公司2006年年报中,有一部分是“关于其他重要事项”,其中特别谈到了2006年12月,为响应国家及省、市、县政府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要求及满足公司产能扩大的需要,公司与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官地坪铅锌矿、彝良县智寅铅锌矿等7家铅锌矿分别签署了矿产资源整合补偿协议,受让该7家铅锌矿的采矿权及固定资产。为此,公司已预付了7043.67万元,该协议尚需得到当地相关政府部门的批准。

      董英对此非常乐观,“政府提出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倾斜配置,一矿一权一主,多矿权统一为一矿权,其好处在于,可以更加安全、规范地进行勘探和开采。上述新整合的矿产资源,产能目前还体现不出来,要在探明储量的基础上,再进行更进一步的工作。除了这个矿业资源整合,接下来我们还会进行别的整合。现在,我们的找矿前景非常乐观。探明后,我们将披露储量,然后规划矿山建设,接着进行开采冶炼。”

      此外,在回答股东提问时,董英还透露,公司将尽快实施利润分配方案;而且,目前大股东尚无整体上市的想法,也没有具体的时间表。

      (本报记者高屹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