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财经要闻
  • 4:焦点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专版
  • B8:公司调查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股民学校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2007 年 4 月 3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5版:产业·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5版:产业·公司
    中国石化武汉80万吨乙烯项目获批
    天然气出厂价4月或上调10%
    价格推动能源资源优化组合
    中国油价接轨国际市场正等待合适时机
    煤炭业可持续发展政策试点启动
    高价原材料制约中国钢铁生产商盈利能力
    葛洲坝集团中标尼日利亚大工程
    印度铁矿石征税取消无望 正考虑折衷处理
    最大甲基丙烯酸酯一体化项目获批
    两石油巨头:油价跌不破50美元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中国油价接轨国际市场正等待合适时机
    2007年04月0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李雁争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陈德铭昨天表示,中国正紧密关注国际油价走势,将选择合适时机,实现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

      陈德铭说,中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与国际市场油价走势密切相关。目前,这项改革正在准备中,但考虑到社会实际承受能力,要等待国际市场价格变动的合适时机。

      国际油价在年初急速下降,并在上周起迅速上升,这一来回为发改委宣布定价机制细节增加了压力。

      今年1月14日,发改委宣布:因为WTI原油期货价格1月11日降至2005年6月以来的最低点每桶51.9美元。自通知发布之日起,汽油价格每吨降低220元;航空煤油出厂价格每吨降低90元。

      “两会”期间,发改委主任马凯首次确认,原油加成本定价机制已经自降价之日起实施,由于需要逐步完善,因此不便公布更多细节。

      3月下旬起,受伊朗核问题刺激,国际油价摆脱颓势,并于前天站上65美元/桶。这一价格比现行成品油的参照价格高10美元/桶以上,逼迫成品油价格再次上调。

      因此,不管发改委何时调整成品油价格,都将透露出新机制浮动的具体频率;如果成品油价格迟迟不做调整,国有石油公司的炼油板块将受到负面影响,并因此影响到我国炼油行业的发展。

      业内人士表示,除非本轮油价的上涨行情迅速结束,否则主管部门将难以摆脱这种两难境地。因此,为了避免市场的想象空间,最好的选择尽快将定价机制透明化。

      陈德铭在接受采访时还强调,在进行这项改革的同时,政府将对粮食生产、城市公交、农林客运、低收入群体等进行补贴,把价格政策的影响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内。同时,燃油税离出台时机也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