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财经要闻
  • 4:焦点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专版
  • B8:公司调查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股民学校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2007 年 4 月 3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3版:上市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3版:上市公司
    东软、招行荣膺 年度最佳雇主称号
    王石:公司治理保障万科长期发展
    鲁泰纺织从“制造”走向“创造”
    河北太行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上市公告
    青岛啤酒倡导 企业“和谐经济圈”
    海尔冰箱夺设计界“奥斯卡”大奖
    晨鸣纸业拟发H股引起香港投资机构兴趣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鲁泰纺织从“制造”走向“创造”
    2007年04月0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郭晨凯 制图
      □本报记者 郑义

      

      作为我国最大的色织布制造和出口企业,近年来鲁泰面临欧美对我国纺织品设限、出口退税降低、人民币升值,以及原料价格上升得等多重考验。但在种种不利因素的围困中,鲁泰继续保持稳健发展,2004年至2006年,公司主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增长48.83%、18.10%、27.98%和46.01%、11.26%、7.31%。

      记者在公司调查时发现,该公司多年来积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成为公司有效化解环境风险、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制度建设提升科研水平

      记者从公司财务部门了解到,科研投入是公司最重视的投项之一, 2004年公司投入科研资金占销售收入的5.8%,2005年达6%,2006年投入1.46亿元,占销售收入的6.22%。在鲁泰技术研发中心,记者看到了同行业系列化的顶尖试验、检测设备。据了解,鲁泰近期又追加投资1000多万元,重新装备了技术中心,中心已拥有从瑞士、英国、美国引进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乌斯特纤维、纱线检测仪、日晒劳度仪、万能强力机、马丁旦尔磨损起球仪等200多台套,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光学测色设备Datacolor电脑测色仪,拥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美国CAD系统放码排版及CAM自动裁剪系统。

      科研制度和机制建设成为公司研发提升的重要动力。据公司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张建祥介绍,公司有上千名各类技术人员,过去大部分分散在各个分厂、车间,归属各车间管理,主要作用在于解决生产中的主要问题。为了提升研发档次,向研究专业化方向发展,公司在技术人事上进行了大调整,技术、研究人员一律归科研中心管理。同时,公司对科研体系进行了重大调整,公司设立了工程技术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技术中心技术委员会是公司技术决策层,专家委员会作为技术咨询层,保证技术开发活动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公司还制定了详细的激励制度,技术管理人员和研发骨干,在薪酬以及其他福利待遇方面,不低于公司管理层人员。

      技术创新造就出色品质

      鲁泰还根据自身特点和市场需求前景,与国内外同业中的顶尖研究人才与机构进行合作,在集成创新的同时,加大原始创新的能力培育。该公司先后与南京理工大学、东华大学、美国陶氏化学有限公司等建立合作关系,与东华大学联合成立“东华大学鲁泰研发中心”,在“纺织印染废水清浊分流再利用”等四项推广技术上进行合作,与意大利著名设计师Paolo Conte 合作,建立了“意大利鲁泰产品开发设计中心”,提高了公司在花型设计上的原创能力。

      张建祥告诉记者,公司意大利设计中心每年可研制出1800多个花色,极大地满足了顾客差异化需求。公司与日本泽村株式会社联合开发的光触媒抗菌面料等,填补了国际空白,与瑞士科莱恩国际化工公司建立的“鲁泰科莱恩纺织染整技术研究中心”,在开发新型节能环保染化料、助剂及新型功能性面料方面起到引领作用。记者在鲁泰看到了新研制出的一系列环保、健康新产品,这些产品原料从竹浆、木浆中提取,有望成为新一代高端产品。据了解,公司参与了色织布、纱等产品国家标准的制定,鲁泰制衣也将参与国家有关标准的修订。鲁泰已跨入由“产品制造”向“技术创造”的历史转型期。2006年,公司新产品销售收入达14.03亿元,占全部销售收入的60%。

      公司董事长刘石祯告诉记者,今天的纺织业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纺织业,而是现代科技和当代文明有机结合的新型工业。只有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才能进一步满足消费者需求,赢得更大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