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财经要闻
  • 4:焦点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专版
  • B8:公司调查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股民学校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2007 年 4 月 3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3版:基金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3版:基金
    易方达价值成长109亿资金昨挥师入场
    基金公司综合经营效率尚待提高
    易方达股东变身“全粤班”
    基金金元“封转开”获通过
    基金兴科“封转开”成功
    《基金投资者教育手册》连载(十三)
    上投摩根内需动力基金获准发行
    两市封闭式基金填权抢权忙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基金公司综合经营效率尚待提高
    2007年04月0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张大伟制图
      □本报记者 周宏

      

      2006年,基金业在牛市行情里出现明显的经营拐点。一、二线的基金管理公司都出现了业务收入大幅增加的情况。很多公司的经营和投入都开始大幅度增长,整个行业开始加速走向全面景气。

      不过,在整个行业景气程度抬高的同时,基金行业的一些痼疾仍旧有待化解,中小型的基金管理公司仍在等待行业景气能够“阳光普照”。而对于几乎全部基金公司而言,成本支出偏大的问题仍旧明显。

      经营收入大幅增加

      来自上市公司的年报显示,基金管理公司的经营收入在2006年普遍出现快速增长。这个势头是行业发展九年来第一次出现。

      数据显示,华夏基金管理公司2006年获得经营收入4.3亿元,去年规模快速增长的广发基金2006年的经营收入达到了3.63亿元,中信基金管理公司的2006年经营收入为1.2亿元,天弘基金获得了4461万的经营收入。上述公司收入同比增幅巨大。

      而支持基金管理公司营收增长的主要来源是该基金旗下管理资产的大幅度增长。规模增长导致管理费收入增加,是绝大多数基金公司景气走强的主要动力。

      来自WIND的统计显示,去年基金公司管理费收入增幅平均达到36.9%。其中,华夏基金的管理费收入为3.45亿元,相比前一年增长33%。广发基金的管理费收入达到3.18亿元,相比前一年增长360%。

      而其他业务的收入(主要是基金管理公司投资旗下基金的收益)也成为部分基金管理公司经营业绩的保障,以巨田基金为例,该公司去年管理费收入为912万元,公司净利为977万元,显然,其他业务的收入分担了绝大多数的费用支出。另一家公司天弘基金,去年的手续费收入为236.59万元,经营收入(据漳泽电力年报)达到了4461万元,其他收入的比例达到95%。

      行业差距仍然较大

      不过,尽管基金业的整体经营业绩出现显著上升。但是,基金管理公司间的经营业绩还是差距太大。

      以迄今披露的年报信息为例,上述公司中,盈利能力最好的广发基金管理公司和最差的公司之间的差距为114%。经营收入最高的华夏基金管理公司和最低的公司差距为10倍以上。基金管理费收入最高的公司和最低的公司之间为251倍。

      经营指标达到“几何级数”的差距,表明基金行业之间的分化状态相当明显,这对于一个行业发展如此高速,且全行业整体景气程度如此明显的行业来说,似乎显得让人难以理解。某种程度也表明了,目前基金管理公司之间经营效率和占有资源的能力“天差地别”。

      以最简单的指标衡量,目前基金行业前四大基金公司的管理费收入已经占到了全部行业收入的29%,虽未达到垄断境况,但行业的生存状况和经营状况差距却已到了100倍以上的程度。这只能说明,在公司经营能力的层面上,基金管理公司的差距实在悬殊。

      成本支出依然高昂

      基金管理公司2006年经营数据还显示,基金管理公司的费用管理依旧处于粗放的状态。有经营数据的四家管理公司,平均费用率高达80%,这个支出水平确实看上去比较惊人。

      来自WIND资讯的统计数据显示,在4家管理公司中,成本费用管控能力最好的是广发基金,该公司净利率也只达到了36.1%。另外,中信基金管理公司达到了净利率为32.7%,总体控制水平都较令人满意。相比之下,华夏基金的成本费用(包括税收)支出则达到了公司总收入的81.34%,天弘甚至达到了100%以上。

      据悉,基金管理公司支出水平高与以下几个方面因素有重要关联。第一、较高的固定开支,包括开办费摊销,房租等等。对于新公司,第一项支出尤其明显。第二、为了维持基金规模而必须支出的庞大的营销费用。第三、为了未来业务发展必须进行的大规模投入,包括人力费用。第四、名目繁多的其他费用。曾经有公司为前任高管支出过近千万的“遣散费”等等。上述四项形成了庞大的各项业务支出,导致基金管理公司支出水平居高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