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焦点
  • 4:观点·评论
  • 5:信息披露
  • 6:信息披露
  • 7:信息披露
  • 8:信息披露
  • 9:时事·国内
  • 10:时事·海外
  • 11:时事·天下
  • 12:信息披露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研究
  • B8:专栏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信息披露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披露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2007 年 4 月 4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D11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D11版:信息披露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度报告摘要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第五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决议公告(等)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度报告摘要
    2007年04月0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2006年度报告摘要

      §1 重要提示

      1.1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本年度报告摘要摘自年度报告全文,报告全文同时刊载于。投资者欲了解详细内容,应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1.2董事刘树元先生因其他公务未能出席本次董事会,特委托董事长李小鹏先生代为行使表决权。

      1.3 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1.4公司负责人李小鹏先生,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周晖女士,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黄历新先生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

      §2 公司基本情况简介

      2.1 基本情况简介

      

      2.2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3 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摘要

      3.1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3.2 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元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3.3 国内外会计准则差异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4 股本变动及股东情况

      4.1 股份变动情况表

      单位:股

      

      

      4.2 股东数量和持股情况

      单位:股

      

      

      4.3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情况介绍

      4.3.1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更情况

      □适用√不适用

      4.3.2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具体情况介绍

      (1)控股股东情况

      控股股东名称: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

      法人代表:李小鹏

      注册资本:4.5亿美元

      成立日期:1985-06

      主要经营业务或管理活动:主要业务为在全国范围内开发、建设和经营电厂 。

      (2)实际控制人情况

      实际控制人名称: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4.3.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5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5.1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股变动及报酬情况

      单位:股 币种:人民币

      

      *注:黄龙先生2006年1月至10月在本公司领取薪酬津贴,2006年11月起在中国华能集团公司领取薪酬津贴。吴大卫先生2006年1月至10月在中国华能集团公司领取薪酬津贴,2006年11月起在本公司领取薪酬津贴。

      **注:变动原因是股改送股和市场购入。

      §6 董事会报告

      6.1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1、报告期内经营情况的回顾

      (l) 报告期内公司总体经营情况概述

      公司主营业务是投资、建设、经营管理电厂,通过电厂所在地电网运营企业向用户提供稳定及可靠的电力供应。公司坚持科学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和股东回报,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履行社会责任,为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目前,公司是中国最大的上市发电公司,发电业务广泛分布于东北电网、华北电网、西北电网、华东电网、华中电网和南方电网。自公司成立以来,企业规模持续扩大,销售收入持续增长,公司竞争能力、财务盈利能力、资源利用效率、环境保护水平一直保持在同业先进行列,实现了又好又快地发展。

      回顾2006年,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电力工业获得良好发展机遇并取得重大进展,电力供需总体基本平衡,电力供需矛盾明显缓解。一年来,公司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开拓进取、不懈努力、抓住机遇、克服困难,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工程建设、设备改造、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实现预期目标。2006年,公司在项目开发方面取得历史最好成绩,一大批技术先进的发电机组如期建成投入商业运行,提高了电力供应能力。其中,玉环电厂1号机提前计划工期6个月投入商业运行,且年内实现双机投运,成为国内首座投入商业运行的百万千瓦等级超超临界燃煤火力发电厂,资源利用效率好、环境保护水平高。

      (2)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及经营状况分析

      l)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表

      金额单位:人民币元

      产品类别 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利润率(%) 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增减(%)

      电力     44,312,826,811.00  33,776,945,854.00     23.44                     10.10

      主营业务成本比上年增减(%) 主营业务利润比上年增减(%)

      7.66                                        上升18.58个百分点

      注1公司结算电价水平比上年略有提高,使得公司本年主营业务利润较上年上升;

      2)主营业务分区域情况表

      地区名称 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增减(%)

      长江以南 25,202,730,532.50      17.30

      长江以北 19,110,096,277.67      1.86

      注1 公司本报告期长江以南地区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17.3%,主要受益于公司所属浙江玉环、重庆珞璜等新、扩建项目投入商业运行。

      (3) 报告期内公司资产和利润构成变动情况

      1)公司资产构成情况

      ①公司本期期末货币资金较期初增加19.62%,主要是因公司控股运营电厂经营积累增加了资金储备。

      ②公司本期期末应收账款较期初增长26.03%,主要是由于公司规模扩大、经营收入增加使得应收款项正常增加。

      ③公司本期期末预付帐款较期初增长46.78%,主要原因是经营规模扩大,公司为了保证发电燃煤的需要,预付外购煤款相应增加。

      ④公司本期期末存货较期初减少8.21%,主要原因是由于库存燃煤相对减少。

      ⑤公司本期期末固定资产净值较期初增长35.06%,主要原因是新机投产,在建工程结转固定资产。

      ⑥公司本期期末应付账款较期初增长14.98%,主要原因是在建工程规模扩大,结算工程增加。

      ⑦公司本期期末其他应付款较期初增长19.67%,主要是公司下属电厂应付的质保金增加所致。

      2)公司利润构成情况

      ①公司本期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10.10%,主要是因为公司规模扩大。

      ②公司本期主营业务成本较上年同期增长7.66%,主要是因为公司规模扩大。

      ③公司本期管理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20.23%,主要原因是规模扩大、社保缴费增加。

      ④公司本期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32.79%,主要是因为在建项目投产以及外币借款汇兑收益比上年减少。

      ⑤公司本期所得税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18.02%,主要是因公司规模扩大、赢利相应增加。

      ⑥公司本期净利润555,03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54%,主要是因为公司规模扩大、经营收入增加、赢利相应增加。

      (4) 公司现金流量情况分析

      1)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1,378,279.41万元,较上年增长30.90%主要原因是公司本期规模扩大,销售收入增加。

      2)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现金净额266,891.71万元,较上年减少48.70%主要原因是公司本期偿还大量银行借款。

      3)公司投资活动使用现金净额1,588,991.19万元,较上年增长3.36%,主要原因是公司本期在建规模扩大,工程支出增加。

      (5) 报告期内设备利用等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加强基建项目管理,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同时使在建项目提前投产并通过加强对原有机组的技术改造等措施,提高了公司的电力供应能力。2006年公司全资及控股各运行发电企业完成发电量1598.97亿千瓦时,售电量1508.92亿千瓦时,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了6.24%和6.20%。公司2006年完成供电煤耗335.60克/千瓦时,比2005年同期下降1.46克/千瓦时;完成加权平均厂用电率5.69%,继续保持较好水平。

      2、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1)所处行业发展趋势及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格局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06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快报》显示,2006年全国新投产装机容量达到1.01亿千瓦,截至2006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6.22亿千瓦,同比增长20.3%。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数为5221小时,比上年减少了203小时。全国电力供需紧张形势继续明显缓解。

      公司在中国全国范围内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大型发电厂,截至2006年底,全资拥有17家营运电厂、控股13家营运电力公司及参股4家营运电力公司,公司电厂广泛分布在辽宁、河北、河南、甘肃、山东、山西、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东、重庆、四川等全国15个省市。

      (2)公司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电力市场方面,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将使电力市场需求继续保持较高增长,为公司项目开发、壮大规模提供了机遇;但由于最近几年电力项目集中投产,市场竞争将会加剧,今年设备利用小时将会继续下降。

      国家“上大压小”、“节能减排”政策的推进,将有利于公司发挥“机组大、效率高、服务区域广”的优势,提高公司的竞争力;但是如何抓住机遇,用好政策,把这种优势转化为发展速度和经营业绩,对公司的管理是一个挑战。

      煤炭市场方面,今年全国煤炭供需基本平衡,运力紧张有所缓解,将为公司的煤炭供应提供有利条件;但是煤炭的重点合同价格涨幅较高,市场采购价格依然在高位波动,给公司控制燃料成本带来了挑战。公司将努力控制燃料成本,力争将全年单位燃料成本的涨幅控制在5%左右。

      财务方面,国内金融市场资金充裕、资金成本波动不大。公司将继续采用成本较低的短期融资券和其他新型融资产品,以抵减利率上涨带来的冲击和锁定筹资风险;公司有信心以良好的偿债能力和资信为基础,利用多种金融产品,为电站建设和日常运营筹措资金。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加了汇率弹性,但公司进口设备物资用汇和偿还外币借款付汇的规模均不大,预期对公司现金流量不会产生重大影响,同时公司将适时对外债进行保值,以锁定或降低汇率风险。

      总之,公司有信心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创造良好的经营业绩回报股东。

      (3)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始终坚持“收购与开发并重、新建与扩建并重、煤电与其他可行能源并重、国内与国外资金和资源并重”的发展战略。

      (4)资金需求及使用计划

      公司将继续投入资金用于建设一系列新建、扩建项目。按照公司目前建设项目的计划,截至2009年,本公司及子公司预计资金需求合计约303.02亿元,以上资金需求将主要依靠自有资金和融资解决。

      (5)公司2007年经营计划:

      1)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确保安全、稳定、多发电;

      2)加强煤炭采购管理,确保燃料安全、稳定、有效供应;

      3)加强市场营销和成本控制,确保增收节支,提高经营效益;

      4)加强在建项目的管理,确保高质量、高速度、低造价按期投产;

      5)寻找合适的机会收购优良资产,确保公司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6)全力推进节能环保工作,加大节能技改工作力度,不断降低机组各项消耗水平;

      7)深入推进管理创新,建立内控长效机制。

      3、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后,公司可能发生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及其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情况

      (1)首次执行新会计准则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

      根据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财会〔2006〕3号《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的通知》的规定,公司应于2007年1月1日起执行新会计准则。公司目前依据财政部新会计准则规定已经辨别认定的首次执行日现行会计准则与新会计准则的差异情况如下:

      1)长期股权投资差额

      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尚未摊销完毕的股权投资差额应全额冲销,并调整留存收益。据此于2007年1月1日,公司冲销了由于向华能集团公司和华能开发公司收购所产生的股权投资差额摊余价值,净减少留存收益1,422,175,870元人民币。

      2)商誉

      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尚未摊销完毕的商誉及收购山东华能发电股份有限公司所产生的负商誉应全额冲销,并调整留存收益。据此公司冲销了向华能集团公司和华能开发公司收购电厂所产生的商誉及企业合并产生的负商誉的摊余价值,并相应增加留存收益964,041,382元人民币。

      3)金融资产

      ①长电股票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公司持有的长江电力股票以及股权分置流通权,经董事会同意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需要按公允价值计量,并且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于2007年1月1日按照长江电力股票市值计算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此投资的账面价值,并相应增加资本公积1,174,902,549元人民币。

      ②长江电力认股权证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公司持有的长江电力认股权证,经董事会同意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于2007年1月1日按照期权定价模型确定的公允价值确认金融资产,并相应增加留存收益100,179,545元人民币。

      4)所得税

      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在首次执行日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形成的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进行追溯调整,并将影响金额调整留存收益。因此使得留存收益净减少241,861,338元人民币,少数股东权益增加36,740,898元人民币。

      5)对联营企业按照新会计准则进行了追溯调整,使得净资产增加,由此引起本公司按照持股比例所享有的净资产份额变化,相应增加留存收益121,140,708元人民币,增加资本公积727,520元人民币。

      6)少数股东权益

      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公司将2006年12月31日现行会计政策下合并财务报表中单独列示的少数股东权益,于2007年1月1日的合并资产负债中股东权益项目下以“少数股东权益”项目列示,由此增加2007年1月1日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股东权益6,062,766,865元人民币。

      (2)根据公司的战略目标和2007年度的经营计划,执行新会计准则后可能发生的主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及其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主要有:

      1)执行新的《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等准则将产生的影响

      公司以前年度收购产生的长期股权投资差额,自2007年1月1日,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长期股权投资差额、商誉以及以前年度收购产生的负商誉停止摊销,尚未摊销的账面余额一次性计入留存收益;其他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中包含的长期股权投资差额也停止摊销,长期投资账面余额(包括尚未摊销的股权投资差额账面余额)结合被投资项目预计回报情况定期进行减值测试和减值处理。上述会计处理方法的变化将影响以后期间的会计利润。

      对于公司今后发生的企业合并,如果会计上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应按照合并日在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计量,合并方取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合并对价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仍然采用类似购买法进行核算和合并其报表,但收购资产不再按照账面价值计量,而按其公允价值计价,相关企业合并的直接费用作为企业合并对价的一部分不再计入企业合并当期的损益。上述会计处理方法的变化将影响企业合并当期以及以后各期的会计利润。

      2)执行新的《长期股权投资》、《财务报表列报》等准则对母公司报表和合并报表将产生的影响

      根据新准则,母公司不再按照权益法核算控股子公司投资收益,改按成本法核算,但合并报表仍然采用权益法。

      根据新准则,合并财务报表中少数股东权益不再在股东权益之外单独列示,而作为股东权益项目内的明细项目列示。

      3)执行新的《借款费用》准则将会产生的影响

      根据现行会计制度,公司专门借款符合条件可以资本化,根据新准则相关规定,符合条件的专门借款以及一般借款利息均可以资本化,此项政策变化将会扩大公司借款利息资本化的范围,对公司以后各期的财务费用、在建工程账面价值、相关工程转固后的固定资产原值以及各期的折旧费用产生影响。

      4)公司执行新的《所得税》准则将会产生的影响

      根据新准则,公司应根据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存在的差异,按照新会计准则确认和核算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和所得税费用,此项政策变化将会影响公司以后各期利润和股东权益。

      5)公司执行新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将会产生影响

      公司将根据新准则核算持有的股票和权证等金融资产和金融工具,因此,公司持有的长江电力股票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公司持有的长电权证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此项政策变化将会影响公司以后各期的利润和股东权益。

      (3)本公司已于2007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新会计准则,目前本公司仍在评价执行新会计准则对本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所产生的影响。在对其进行慎重考虑并参照财政部对新会计准则的讲解后,本公司对首次执行日新旧会计准则股东权益差异和以后年度主要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化及其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进行了上述分析,在编制2007年度财务报告时可能对上述分析所采用的相关会计政策或重要认定进行调整,从而可能导致上述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分析及相关金额认定与2007年度财务报告中所列报的相应数据之间存在差异。

      6.1.1 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后,公司可能发生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及其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情况

      √适用□不适用

      (1)首次执行新会计准则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

      根据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财会〔2006〕3号《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的通知》的规定,公司应于2007年1月1日起执行新会计准则。公司目前依据财政部新会计准则规定已经辨别认定的首次执行日现行会计准则与新会计准则的差异情况如下:

      1)长期股权投资差额

      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尚未摊销完毕的股权投资差额应全额冲销,并调整留存收益。据此于2007年1月1日,公司冲销了由于向华能集团公司和华能开发公司收购所产生的股权投资差额摊余价值,净减少留存收益1,422,175,8708元人民币。

      2)商誉

      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尚未摊销完毕的商誉及收购山东华能发电股份有限公司所产生的负商誉应全额冲销,并调整留存收益。据此公司冲销了向华能集团公司和华能开发公司收购电厂所产生的商誉及企业合并产生的负商誉的摊余价值,并相应增加留存收益964,041,3823元人民币。

      3)金融资产

      ①长电股票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公司持有的长江电力股票以及股权分置流通权,经董事会同意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需要按公允价值计量,并且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于2007年1月1日按照长江电力股票市值计算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此投资的账面价值,并相应增加资本公积1,174,902,549元人民币。

      ②长江电力认股权证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公司持有的长江电力认股权证,经董事会同意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并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于2007年1月1日按照期权定价模型确定的公允价值确认金融资产,并相应增加留存收益100,179,545元人民币。

      4)所得税

      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在首次执行日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形成的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进行追溯调整,并将影响金额调整留存收益。因此使得留存收益净减少241,861,338元人民币,少数股东权益增加36,740,898元人民币。

      5)对联营企业按照新会计准则进行了追溯调整,使得净资产增加,由此引起本公司按照持股比例所享有的净资产份额变化,相应增加留存收益121,140,708元人民币,增加资本公积727,520元人民币。

      6)少数股东权益

      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公司将2006年12月31日现行会计政策下合并财务报表中单独列示的少数股东权益,于2007年1月1日的合并资产负债中股东权益项目下以“少数股东权益”项目列示,由此增加2007年1月1日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股东权益6,062,766,865元人民币。

      (2)根据公司的战略目标和2007年度的经营计划,执行新会计准则后可能发生的主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及其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主要有:

      1)执行新的《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等准则将产生的影响

      公司以前年度收购产生的长期股权投资差额,自2007年1月1日,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长期股权投资差额、商誉以及以前年度收购产生的负商誉停止摊销,尚未摊销的账面余额一次性计入留存收益;其他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中包含的长期股权投资差额也停止摊销,长期投资账面余额(包括尚未摊销的股权投资差额账面余额)结合被投资项目预计回报情况定期进行减值测试和减值处理。上述会计处理方法的变化将影响以后期间的会计利润。

      对于公司今后发生的企业合并,如果会计上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应按照合并日在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计量,合并方取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合并对价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仍然采用类似购买法进行核算和合并其报表,但收购资产不再按照账面价值计量,而按其公允价值计价,相关企业合并的直接费用作为企业合并对价的一部分不再计入企业合并当期的损益。上述会计处理方法的变化将影响企业合并当期以及以后各期的会计利润。

      2)执行新的《长期股权投资》、《财务报表列报》等准则对母公司报表和合并报表将产生的影响

      根据新准则,母公司不再按照权益法核算控股子公司投资收益,改按成本法核算,但合并报表仍然采用权益法。

      根据新准则,合并财务报表中少数股东权益不再在股东权益之外单独列示,而作为股东权益项目内的明细项目列示。

      3)执行新的《借款费用》准则将会产生的影响

      根据现行会计制度,公司专门借款符合条件可以资本化,根据新准则相关规定,符合条件的专门借款以及一般借款利息均可以资本化,此项政策变化将会扩大公司借款利息资本化的范围,对公司以后各期的财务费用、在建工程账面价值、相关工程转固后的固定资产原值以及各期的折旧费用产生影响。

      4)公司执行新的《所得税》准则将会产生的影响

      根据新准则,公司应根据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存在的差异,按照新会计准则确认和核算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和所得税费用,此项政策变化将会影响公司以后各期利润和股东权益。

      5)公司执行新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将会产生影响

      公司将根据新准则核算持有的股票和权证等金融资产和金融工具,因此,公司持有的长江电力股票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公司持有的长电权证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此项政策变化将会影响公司以后各期的利润和股东权益。

      (3)本公司已于2007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新会计准则,目前本公司仍在评价执行新会计准则对本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所产生的影响。在对其进行慎重考虑并参照财政部对新会计准则的讲解后,本公司对首次执行日新旧会计准则股东权益差异和以后年度主要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化及其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进行了上述分析,在编制2007年度财务报告时可能对上述分析所采用的相关会计政策或重要认定进行调整,从而可能导致上述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分析及相关金额认定与2007年度财务报告中所列报的相应数据之间存在差异。

      6.2 主营业务分行业、产品情况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