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看到涌进来几张大买单将上档挂单打掉的时候总以为是主力在干,其实未必如此。市场博弈的格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前那种除了主力就是散户的对垒早已烟消云散。对于一些非主力的大资金来说,一旦加入到买方市场就会导致阶段性的“主力现象”。
某股处于几个月来的高位,盘中随大盘下跌,股价跌破8.20元的整数关,被一路打压到8.12元后大盘企稳并出现回升迹象。此时该股上档压盘甚多,8.13元以上几乎都是300手以上的大卖单,在8.15元和8.20元甚至有千手以上的压单。现在买单进场,一笔一笔照单全收,一路通吃大卖单直到8.20元,而在8.20元以上则全是小卖单,总花时五分钟左右。接着买单消失,股价回落,在8.20元的下方也没有百手以上的接单。也许我们会以为这是主力在推升股价,但并不是合理的解释。
细节①:成交的大卖单基本属于市场。从8.12元到8.20元的大卖单尽管有主力自己挂的可能,但考虑到前面股价一路下跌以及股价所处的绝对位置,这些卖单基本可认定是市场的,主力如果愿意悉数吃进这些大卖单的话可能早先根本就不会让股价掉下来。
细节②:下档没有大接单。目前的价位不是建仓位置,所以主力不会继续大幅度增加筹码,因此往上做的过程中会极力吸引市场买单,这样至少要在下面挂大买单,但现在下档的接单都在百手以下。
细节③:上档都是小单。由于8.20元已经远离前面的8.12元,因此市场上没有大卖单是合理的。不过这给主力提供了极好的推升股价的机会,但股价并没有继续上涨。假如主力已经在前面大量吃进了筹码,那么现在应该是极愿意再将股价做得更高的。
以上三个细节的分析表明,这70万股的单子并非主力所为,只是一张一次性的大买单而已,实际上可能根本就没有主力。
对于大资金来说,一旦决定建仓则会有一个或多个阶段性的买卖时机,这种时机必须有较多的筹码可以买到。本例中的五分钟就提供了这样一个买卖时机。尽管这类大单成交以后股价未必立刻上涨,但大资金的背后一般都会有相当的基本面研发作保证,因此更注重中长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