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财经要闻
  • 4:焦点
  • 5:信息披露
  • 6:信息披露
  • 7:观点·评论
  • 8:公司巡礼
  • 9:时事·国内
  • 10:时事·天下
  • 11:时事·海外
  • 12:信息披露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研究
  • B8:人物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股民学校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披露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2007 年 4 月 5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8版:股民学校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8版:股民学校
    “小非”解禁 非常机会
    中银基金理财讲堂走进泉州
    上证基金大学营业部授课点开班啦
    股指期货交易策略四———跨市套利和跨品种套利
    本报股民学校 “财迷”俱乐部招收会员中
    中信建投 上海营口路营业部授课点
    本报举办初级股民培训班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股指期货交易策略四———跨市套利和跨品种套利
    2007年04月0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图1
      图2
      

      □中诚期货供稿

      

      跨市套利是在不同的市场之间的套利交易行为。尤其是当同一股指期货合约在两个或更多的交易所进行交易时,由于区域间的时区差别和地理差别,各合约间存在一定的价差关系。

      例如日经225指数期货合约分别在大阪证券交易所(OSE)、新加坡交易所(SGX)和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上市交易。三种期货合约的标的资产都是日经225指数,但合约乘数、报价单位及交易时间不尽相同。其中,大阪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日经225指数期货合约,以日元报价,合约乘数为1000日元/指数点。新加坡交易所和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则既有日元报价的日经225指数期货合约,又有美元报价的日经225指数期货合约;日元报价的期指合约,合约乘数为500日元/指数点,美元报价的期指合约,合约乘数为5美元/指数点。而且在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开仓买卖的日经225指数期货合约,可以在新加坡交易所对冲平仓,而新加坡交易所的开始交易时间比大阪证券交易所开市时间长,这就为三个交易所的日经225指数期货合约的套利提供了机会和方便、快捷的交易通道。

      跨品种套利指的是利用两种不同的、但相关联的指数期货产品之间的价差进行交易。这两种指数之间具有相互替代性或受同一供求因素制约。跨品种套利的交易形式是同时或几乎同时买进和卖出相同交割月份但不同种类的股指期货合约。例如道琼斯指数期货与标准普尔指数期货、迷你标准普尔指数期货与迷你纳斯达克指数期货之间等都可以进行套利交易。

      由于股票指数是一国经济的晴雨表,是判断经济周期波动的领先指标,因此,以股票指数为标的物的股指期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作为投资者规避经济周期波动的工具,尤其在世界上两个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周期不甚同步时,股指期货的跨市套利就有了极大的用武之地。

      例如,1987年全球股灾时,标准普尔指数与日经225指数的走势就不尽相同(见图1)。

      如图所示,日经225指数在1987年10月初创出新高时,标准普尔指数已见顶回落,而在10月19日黑色星期一的股灾中,前者由于日本政府的大举入市,跌幅轻微;而后者则大跌超过20%。

      再如,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前后,标准普尔指数与日经225指数竟然出现了相反的走势(见图2)。

      二者相背离的走势,其实早在1994年下半年就已出现,这是世界两大经济体宏观经济处于不同经济周期在股市上的典型表现。阪神大地震不过加剧了标准普尔指数与日经225指数的背离趋势。因此,当我们发现这种套利机会时,采用低成本、高效率的股指期货工具,买入标准普尔指数期货,并卖出日经225指数期货就可以获得非常好的收益。

      (陈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