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份M2余额为35.9万亿元,同比增长17.8%,M1余额为12.6万亿元,同比增长21%,显然M1同比增速创下37个月以来的新高,M2增速较1月份有所回落,两者之间的倒喇叭口为3.2个百分点,M0余额为3.1万亿元,也同比增长25.1%,说明短期流动性过剩压力有增无减。根据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止2月底,银行体系存款余额为35.9万亿,贷款余额则为24.8万亿,银行体系内尚有11.1万亿闲置资金,相当于目前A股市场的总市值水平,可见银行“泻洪”压力依然较大,从而表现于1-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9800亿元,同比多增2636亿元,信贷增长过快和CPI2月份为2.7%,因此央行宣布从3月18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反映面对新的经济、金融、资本市场形势,央行货币政策重心将是如何控制流动性过剩,稳定利率与适当放松汇率,以及预防警惕通货膨胀,我国货币政策将尝试由数量型调控向数量型和价格型并行或轮换调控方式转变。
今年2月份贸易顺差237.57亿美元,仅次于去年10月最高纪录238亿美元。在2006年我国贸易总额为17630亿美元,占当年GDP总量的68%,但近几年我国贸易顺差全部是加工贸易所为,如2006年我国加工贸易为1875亿美元,占GDP7.2%,而真正的贸易帐户是180亿美元逆差,为GDP-0.7%,说明外贸经济发展基本特点为,进口大量的资本、原材料、货物等,通过比较经济的优势发挥,自然产生贸易顺差的增加,市场普遍预计2007年贸易顺差可能上升2200至2500亿美元,超过2006年贸易顺差1774亿美元的水平, 这样一来会诱发资本项目热钱的流入加快,在如此双顺差状态下,将超过去年外汇储备2800亿美元增加量,预计今年外汇储备还要多增约3100亿美元,外汇占款逐步增多而央行被迫释放等量货币,已经成为当前流动性过剩的根源。加息只是暂时缓解人民币信贷增长压力,却无法解决外汇占款问题,由此来看,流动性过剩不单单是金融体系内部的问题,而是我国经济结构深层次内部失衡与国际经济外部失衡的矛盾,在我国金融领域的具体反映。
另外,据有关资料统计反映,M2/GDP比率从1988年的115%上升到2003年的163%,估计2006年所占比率还要上升。还有在1994年汇率体制改革以前,从外汇占款项下投入基础货币,大约占广义货币(M2)增长量的50%,汇改当年上升到87%,2003年外汇占款所形成的货币供应量首次超过全部广义货币供应量, 2005年和2006年,大约是广义货币增长量的1.5倍和2.1倍,
由此可见,上述贸易顺差持续放大和外汇储备继续增加,必然引发了央行被迫依然要释放等量基础货币,那么人民币升值预期被强化,流动性过剩仍然是有增无减,资本大规模涌入就是过多的货币在追逐相对不足的资产,直接后果催促资产价格上涨,反映流动性过剩可能仍将继续保持两年时间,从而支持股票市场的估值提升,加之上市公司盈利增长,构成了牛市基础条件继续保持不变。
重要的是给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供了难得历史性机遇和充分条件,彻底改变从过去主要依靠国家投资和银行贷款,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模式,转变为主要依靠资本市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模式上来,只有在流动性偏多的条件下,才能较好地得以完成。所以我们必须要加倍珍惜和把握好目前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会,充分的灵活性把握和调节使用得当,将造福于国民经济,否则将祸害于国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