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财经要闻
  • 4:焦点
  • 5:信息披露
  • 6:信息披露
  • 7:观点·评论
  • 8:公司巡礼
  • 9:时事·国内
  • 10:时事·天下
  • 11:时事·海外
  • 12:信息披露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研究
  • B8:人物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股民学校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披露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2007 年 4 月 5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5版:产业·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5版:产业·公司
    中国航油战略结盟俄石油公司
    发改委划定小火电降价时间表
    中石油对哈萨克 子公司增加投资
    运输与石油巨头共谋LNG运输
    山东河北焦炭每吨提价30元
    全国高速公路计重收费将逾七成
    美国钢铁业呼吁反补贴法遏制进口
    中冶集团获多晶硅产业化核心技术
    金川集团参股 赞比亚首座镍矿动工
    国土部:加快资源税费改革研究
    IATA上调今年全球航空业盈利预期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中冶集团获多晶硅产业化核心技术
    2007年04月0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徐虞利

      

      昨日,记者从中国冶金科工集团获悉,国家科技部已完成对中冶集团中国恩菲有限控股的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国家863课题———“24对棒多晶硅还原炉装置技术研究”的验收。该装置是目前国内最大、电耗最低的多晶硅还原炉,各项指标达到或超过了863合同要求,在我国多晶硅产业化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据悉,中冶集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24对棒节能型还原炉成套装置”,解决了我国千吨级多晶硅产业化的核心技术,进一步打破了国外公司长期的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使我国多晶硅产业化技术再上新台阶。

      目前,多晶硅已经形成全国范围的投资热潮,在中冶集团中国恩菲有限绝对控股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之后,中硅高科生产和扩产工作顺利推进,已经形成国内规模最大的多晶硅生产能力。2006年,我国多晶硅产量仅为290吨,国内市场需求3800吨以上,大量的多晶硅需求依靠进口,中硅高科的多晶硅产量占当年全国实际总产量的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