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财经要闻
  • 4:证券
  • 5:金融
  • 6:时事
  • 7:产业·公司
  • 8:上市公司
  • 9:专栏
  • 11:信息大全
  • 12:信息大全
  • 13:专版
  • 14:专版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2007 年 4 月 7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8版:上市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8版:上市公司
    杭萧钢构年报被ERP拖累将延期
    国投中鲁拟增发 东吴基金猛增仓
    *ST商务 预计巨亏5.69 亿元
    金陵饭店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山西焦化 一季度预增2500%
    广东证监局开展上市公司治理专项活动
    一个“资本玩家”幻想的破灭
    重庆路桥 拟以信托受益权融资
    云维股份终止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
    向左 向右 交叉持股分类有讲究
    百联股份 获准发行短期融资券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一个“资本玩家”幻想的破灭
    2007年04月0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囹圄中的富豪周益明采访录

      □新华社记者 江毅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的一纸终审裁定书,驳回了四川明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原大股东、深圳市明伦集团董事长周益明的上诉。这位曾在中国资本市场名噪一时的年轻富豪,在33岁的年纪,以合同诈骗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鲜花和光环消失后,随之而来的是漫长而冰冷的铁窗生涯。在周益明被羁押期间,记者与他作了一次面对面的长谈。周益明告诉记者,如果可能的话,希望那些和他做着同样事情的人,拿自己当前车之鉴,多想一想值不值,不要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我曾经每天都很快乐”

      “在走上‘资本运作’这条路之前,我曾经每天都很快乐。”周益明这样总结自己这些年走过的路。

      “1993年,父母给了我2万元到北京闯荡。当时没想过要做成什么样子,一个农家的孩子,懵懂地背着一个包裹来到北京,在商场租了一个柜台卖电子零件。当时住的是每个月200元租金的民房,出门骑自行车,吃饭就靠自己点煤油炉煮东西。到了1994年底,赚了10多万元,加上借来的一点钱,和朋友成立了一家公司,专门做电子零件的贸易。那时我才20岁,感觉很好。”

      “到了1996年初,因为做的产品是需要进口的,我又到深圳成立了一家贸易公司,做到年底就赚了100来万元,那时22岁,感觉也非常好,因为这些都是自己赚的血汗钱,心安理得。”

      “1997年,因为一个偶然的消息,我得知一个汽车防雾灯的项目,觉得是个机会。一个灯成本30元,卖价120元,我卖了十多万个,1年下来赚了1000万元,这是我到现在为止最得意的一件事情。1998年,我24岁就成了千万富翁,那时候每天都很快乐。”

      由“实业家”到“资本玩家”

      周益明的人生转折点出现在2000年,自从投资500万元成为深圳市一家电脑技术有限公司的大股东后,周益明开始走上了“资本运作”的道路。

      “199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深圳一家电脑技术有限公司,当时他们在做通讯网络技术,产品在深圳市第一届高新技术产品交易会上展出,并得到了政府的支持,我觉得是个机会,就在2000年初投资了500万元,成为他们的大股东。”

      “在成为大股东之前,我对资本运作一无所知。当时有家企业集团也是这个电脑技术有限公司的股东,他们的一位高管告诉我,集团从股市上募集了17亿元资金,加上银行授信35亿元,一下子就‘撬动’了50多亿元的‘魔方’。这让我很震惊,因为我知道这个集团是靠500万元贷款起的家,自己一分钱没有,却在15年间做到了100亿元的规模,上市之后总资产更是达到了150亿元。我想同样是500万元,我是用血汗换来的,他们的却是银行贷款,由此我重新确定了自己的发展目标,要走‘资本运作’的道路。”

      “2002年4月,我收购了广州致美斋食品有限公司;2002年8月,又买了一个空壳公司成立了深圳市明伦实业有限公司,也就是明伦集团的前身;同年9月,我收购了香港联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后更名为明伦集团香港有限公司。这样,从2000年投资500万元成为这家电脑技术有限公司的大股东之后,几年时间里我就‘撬动’了8个亿负债的企业,在2004年宏观调控之前,我可以在2个月内筹集10亿元现金,当时自己也感觉很疯狂。”

      不健康的财富观使他疯狂

      “上帝要让谁灭亡,就先让谁疯狂。还没学会走就开始跑了,根本原因还是不能脚踏实地。”周益明这样总结自己的失败。“没有银行资金的支持,我也做不到这么大,但是2004年宏观调控一开始,银行资金收缩,我们这种纯粹依赖银行资金快速扩张的企业首当其冲。”

      2003年,周益明的“资本运作”确实可以用“疯狂”来形容。他先是用11万元从深圳市中喜会计师事务所买来两份虚假资产审计报告,使原本净资产为负的明伦集团摇身变成总资产27亿元、净资产12亿元的大企业;再利用3.8亿元的银行违法贷款收购四川明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成为大股东。

      2003年6月到2005年11月,明伦集团和周益明等人,以“对外投资”等手段,非法占有明星电力资金约5.4亿元。发现上市公司资金流向异动后,四川证监局连续向公司及公司所在地遂宁市发出风险提示函,要求公司限期整改。2005年3月遂宁市政府正式介入明星电力风险处置,同年年底,周益明被正式逮捕,他的“资本运作”之路走到了终点。

      周益明对记者说:“在不健康的财富观下,有的人不再对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致富的故事感兴趣了,追捧的是一夜暴富。国外公司之间的兼并,讲究实力相当,或者实力大的兼并实力小的,而现在资本市场上,一些人搞‘资本运作’追求迅速发家,想小鱼吃大鱼,结果就像气球一样越吹越大,但只要一根针就捅破了。”

      采访持续到了晚饭时间,看守所的同志给周益明端来了一碗面条,周益明转头对记者说:“当初住五星级酒店的豪华总统套房,周围是鲜花和掌声,现在却睡在看守所。回想起10多年前自己点煤油炉的日子,好像就在昨天。如果追求财富的代价是这样,真是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