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大智慧
  • 2:大智慧
  • 3:大智慧
  • 4:大智慧
  • 5:大智慧
  • 6:大智慧
  • 7:大智慧
  • 8:大智慧
  •  
      2007 年 4 月 8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2版:大智慧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2版:大智慧
    证监会向操纵开战意味深长
    沪深股市一周涨跌停板排行榜
    准备金不断上调 市场何去何从
    香梨股份:转型的联想
    ■无风不起浪
    红筹回归试点5月份能启动吗?
    “紧缩”政策难以撼动牛市基础
    “整注”创造价值 新多不畏新高
    ■上市公司直通车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准备金不断上调 市场何去何从
    2007年04月0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广州万隆

      

      一,央行再提准备金率说明流动性过剩越来越严重

      央行在本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同时表示,未来将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工具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保持流动性水平基本适度,防止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从这一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完全是针对流动性水平而来的。央行之所以在短期内连续快速提高准备金率,完全是因为其意识到流动性问题非但没有缓解,反而在加剧。

      应该说,只要今年外汇储备继续以每月200亿左右的速度增长,央行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就是完全有必要的。而且按照目前的速度上调,年底上调到13%都是有可能的。

      二,紧缩措施将越来越密集

      2007年以来,央行一共经历了三次提高准备金率、一次加息。今年的1月15日、2月25日加上本次上调,央行将存款准备金率一共上调了三次,调高了1.5%。而去年全年央行总共才上调3次准备金率,每次上调的幅度和今年也是相同的。

      这说明,为流动性问题越来越严重所迫,央行今年的紧缩力度已经远远大于去年。

      三,会否出台更严厉的紧缩性措施?

      现在看来,前期的一系列紧缩性货币政策工具恐怕难以对过剩的流动性起到太大作用。所以央行打出更密集、重力度的组合拳也就并不奇怪。最近一段时间为了调控流动性,央行在逐步强化他们所可能采用的工具,而且也比较注重政策的组合性。并且对于本次提高准备金率的意图,央行在公告中也没有含糊其辞,即为了“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保持流动性水平基本适度,防止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一季度例会已经明确和重申了“综合运用多种工具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的政策导向。那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采取多么严厉的紧缩性货币政策措施都不为过,“重要的是,能否有效遏制流动性泛滥,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增长。”

      如果以上的一系列措施没有达到相应的效果,预期央行可能会采取更加严厉的紧缩政策,甚至会直接促使外汇资产管理公司成立。

      四,市场何去何从

      应该说,央行提高准备金率的另外一面则表示流动性过剩的趋势将越来越严重,这对于目前依靠资金推动的股市来说,反而是一个有力的支撑。但是,这是否会促使国家加速推动外汇投资管理公司的成立以及2000亿美元债券的发行,其对市场的影响则才是值得关注的。

      1,上调准备金率对市场影响小

      本次上调准备金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流动性过剩的情况实际上是越来越严重,也表明3月份的外贸逆差可能会更大,境外资金实际上是在源源不断地涌入股市。而这对目前基本靠流动性推动的股市,反而是一个极大的支撑。所以说,本次上调准备金率对市场的影响小,而流动性过剩反而对市场有较强的支撑作用。

      2,是否加速外汇投资管理公司成立值得关注

      另外,流动性过剩的严重局面,可能会迫使高层加速外汇投资管理公司的成立。我们认为,一旦外汇投资管理公司成立,2000亿美元的债券发行即将面世。而这种程度的资金收缩,对市场的中短期影响则才是不可小视的。不过从长期而言,外汇投资管理公司也难改流动性不断增长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