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证券
  • 5:观点·评论
  • 6:金融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周刊
  • C3:基金周刊
  • C4:基金周刊
  • C5:基金周刊
  • C6:基金周刊
  • C7:基金周刊
  • C8:基金周刊
  • C9:基金周刊
  • C10:基金周刊
  • C11:基金周刊
  • C12:基金周刊
  • C13:基金周刊
  • C14:基金周刊
  • C15:基金周刊
  • C16:基金周刊
  • C17:基金周刊
  • C18:基金周刊
  • C19:基金周刊
  • C20:基金周刊
  • C21:基金周刊
  • C22:基金周刊
  • C23:基金周刊
  • C24:基金周刊
  • D1:钱沿周刊
  • D2:钱沿周刊
  • D3:钱沿周刊
  • D4:钱沿周刊
  • D5:钱沿周刊
  • D6:钱沿周刊
  • D7:钱沿周刊
  • D8:钱沿周刊
  • D9:艺术财经
  • D10:艺术财经
  • D11:艺术财经
  • D12:艺术财经
  •  
      2007 年 4 月 9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2版:上市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2版:上市公司
    大股东揽债 海王生物拟冲回2700万
    华电能源称 参股国泰君安对业绩影响不大
    知识产权成海尔品牌“增利器”
    新华医疗与GE战略合作
    中国一航组建财务公司
    东软培训联盟在沈阳成立
    新条例调整了国有企业参与期货交易以及单位和个人参与境外期货交易的规定
    S*ST重实预计周三公布重组进展
    10家上市公司董事会获“金圆桌奖”
    S*ST聚友预计去年亏约1.2亿元
    江淮汽车首款轿车七月上市
    吉林制药预计一季度将扭亏为盈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新条例调整了国有企业参与期货交易以及单位和个人参与境外期货交易的规定
    2007年04月0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期货条例重点修改内容系列专题”之六

      “上海证券报与国务院法制办财金司和证监会期货部、法律部合办”

      1999年的《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暂行条例)规定国有企业及国有资产占控股或者主导地位的企业(以下简称国有企业)参与期货交易限于套期保值业务;禁止单位和个人从事境外期货交易,确有套期保值需求的,其资格须经国务院批准。如此严格的规定,在暂行条例颁布时,我会期货市场尚不规范、国有企业风险管理制度尚不健全的情况下是必要的,否则,国有企业盲目进入期货市场从事投机交易,可能导致巨额损失和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随着目前我国期货市场清理整顿结束,法律制度不断健全,加之国有企业法人治理机构不断完善,风险管理能力逐步提高,各类企业利用境内外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业务的需求日益强烈,确有必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各类企业的实际需求,对有关规定予以调整。因此,《期货交易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对上述规定作了必要调整。

      一、对国有企业参与期货交易规定的调整

      暂行条例规定国有企业进行期货交易限于从事套期保值业务,且期货交易品种限于与现货生产经营有关的产品或者原材料,期货交易总量须与其同期现货交易总量相适应。并且,国有企业从事套期保值业务还应当向期货交易所或者期货经纪公司出具其法定代表人签署的文件,并经其审核同意。

      上述规定可谓非常严格,但其在实践中的可执行性却不高。首先,从事期货交易是企业的自主行为,其他机关无权干涉;其次,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实时变化,除了企业自身严格管理外,其他机构,无论是监管机关、还是期货交易所或者期货经纪公司,都无法、无力、无权实时了解企业的现货生产经营状况并监控其相应的期货交易状况,因此,这些规定在实际执行中无法很好的贯彻。

      总结几年来的监管实践,新条例第四十五条将有关规定调整为,国有企业从事期货交易,仍然应当遵循套期保值的原则,同时应当严格遵守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关于企业以国有资产进入期货市场的有关规定。这样的规定更加科学,符合实际。国有企业作为特殊的一类市场主体,一方面享有一般企业的自主经营权,同时还负有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职责,应当审慎从事各项业务,尤其是期货等高风险业务,方法风险,避免损失。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地方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依法行使国有资产出资人权利,负有监督国有企业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职责。其作为企业出资人,对国有企业从事期货等高风险业务进行监管管理,更符合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有助于提高效率、防范风险。

      二、对单位和个人参与境外期货交易规定的调整

      暂行条例规定,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直接或者间接从事境外期货交易。确需利用境外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的,由中国证监会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审核后,报国务院批准。实践中,除了依法取得境外期货套期保值资格的国有企业外,其他企业和个人尚无法参与境外期货交易。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各类单位和个人都有参与境外期货业务的实际需求,一概禁止其从事境外期货交易,不符合市场发展的实际状况。

      新条例第四十六条对境内单位或者个人从事境外期货交易的规定进行了调整,对其应当遵守的各项要求进行了原则性规定:商务主管部门对境外商品期货交易的品种进行核准;境外期货项下购汇、结汇以及外汇收支,应当符合外汇管理有关规定;境内单位或者个人从事境外期货交易的办法,由国务院期货监督管理机构会同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外汇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施行。

      首先,商务部作为商务主管部门,主管全国商品流通和进出口贸易活动。境内单位或者个人从事境外商品期货交易,在交割环节涉及到商品的跨境流通,应当符合国家对各类商品的进出口政策和管制措施,因此,境外商品期货交易品种由商务部核准,防止违反商品进出口政策,扰乱商品进出口秩序。

      其次,我国资本项下外汇使用仍然是受管制的。境外期货交易中涉及到的保证金支付、佣金支付和盈利收回等的购汇和结汇环节,必须按照资本项下外汇使用的有关规定进行,不得逃避国家外汇管制。

      第三,境外单位或者个人从事境外期货交易,既包括商品期货交易,也包括金融期货交易,其中可能涉及商务部对跨境商品流通的监督管理,国资委对国有企业参与境外期货交易的监督管理,银监会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参与境外商品和金融期货交易的监督管理,外汇局对资本项下的外汇管制等,错综复杂,需要解决各种政策和问题,在新条例制定时尚无明确规划和政策,因此,新条例授权有关部门制订,并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李肖 程海霞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