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证券
  • 5:观点·评论
  • 6:金融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周刊
  • C3:基金周刊
  • C4:基金周刊
  • C5:基金周刊
  • C6:基金周刊
  • C7:基金周刊
  • C8:基金周刊
  • C9:基金周刊
  • C10:基金周刊
  • C11:基金周刊
  • C12:基金周刊
  • C13:基金周刊
  • C14:基金周刊
  • C15:基金周刊
  • C16:基金周刊
  • C17:基金周刊
  • C18:基金周刊
  • C19:基金周刊
  • C20:基金周刊
  • C21:基金周刊
  • C22:基金周刊
  • C23:基金周刊
  • C24:基金周刊
  • D1:钱沿周刊
  • D2:钱沿周刊
  • D3:钱沿周刊
  • D4:钱沿周刊
  • D5:钱沿周刊
  • D6:钱沿周刊
  • D7:钱沿周刊
  • D8:钱沿周刊
  • D9:艺术财经
  • D10:艺术财经
  • D11:艺术财经
  • D12:艺术财经
  •  
      2007 年 4 月 9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2版:上市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2版:上市公司
    大股东揽债 海王生物拟冲回2700万
    华电能源称 参股国泰君安对业绩影响不大
    知识产权成海尔品牌“增利器”
    新华医疗与GE战略合作
    中国一航组建财务公司
    东软培训联盟在沈阳成立
    新条例调整了国有企业参与期货交易以及单位和个人参与境外期货交易的规定
    S*ST重实预计周三公布重组进展
    10家上市公司董事会获“金圆桌奖”
    S*ST聚友预计去年亏约1.2亿元
    江淮汽车首款轿车七月上市
    吉林制药预计一季度将扭亏为盈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知识产权成海尔品牌“增利器”
    2007年04月0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刘海民

      

      真是不算不知道,海尔知识产权战略不仅让海尔名下的发明专利数量逐年增加,而且,来自海尔的消息说,2006年,自主知识产权拉动公司产品销售价格增长高达20%以上。

      谁都知道家电是充分竞争的行业,利润像刀片一样薄,要想有利润只有一条路———品牌,而在海尔的品牌中,发明专利颇具“含量”。2006年,海尔共主持或参与了100项新标准制定,其中有国际标准提案3项,国家标准35项,同时制定行业及其他标准62项。3项新国际标准提案分别是:家庭多媒体网关要求、家庭电子系统核心协议及设备描述文件;同时,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在《洗衣机的特殊要求》标准中,考虑引入海尔不用洗衣粉技术。在参与制定国家标准方面,已正式成为“新国标”的海尔“防电墙”技术,以及由海尔空调牵头制定的“家用和类似用途空调安装规范”等等都是代表着自主创新能力的“国字号”标准。作为唯一一个进入IEC未来技术高级顾问委员会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代表,海尔目前已拥有6项国际标准提案,累计主持参与了115项国家标准的编制修订,制定行业及其他标准397项。

      近年来,海尔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过程中培育了富有活力的新市场。今年3月份,海尔空调’07鲜风宝以客户健康为出发点引爆国内市场,创造性地解决了不能室内外空气交换的瓶颈,其核心技术“双新风”、“AIP电离净化”、“负离子”健康技术等申报了6项发明专利,申报专利总共19项,实现了新风含氧度、空气洁净度和清新度的国家A级鲜风质量;海尔双动力洗衣机则集波轮、滚筒、搅拌三种洗衣机优点于一身,实现了省水省电各一半、省时70%,被誉为世界上第四种洗衣机,累计申请32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7项(含2项PCT);海尔“防电墙”热水器,彻底解决了世界性的环境漏电问题,累计申请12项发明专利,涵盖了防电墙技术的所有领域;海尔网络家电、宇航变频冰箱、润眼电脑、流媒体电视、随身唱手机、保鲜冰箱、爱国者芯片、太阳能冷柜、医用低温产品、氢电弧纳米材料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均通过合理的专利规划和布局,在行业内保持领先水平,并开辟了行业发展新方向。

      不久前,海尔集团在北京钓鱼台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海尔的“防电墙”技术成为我国第一个由国内企业参与制定的国家强制性标准,并将于2007年7月1日实施。在该标准中,海尔等企业的专利覆盖了所有的防电墙技术,成为企业通过自主知识产权实现市场竞争中有力地位的一个实例。

      在海尔全球化品牌战略的推进过程中,发明专利同样为海尔品牌的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例如海尔的U-home家电,过去家电分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信息化时代改变了这种简单区分,包括一台冰箱、一台洗衣机,加上网络接口,你可以在任何地方通过手机、电脑控制它,家电可以无处不在,无所不在。在自主知识产权方面,中国过去受制于国外的公司和品牌已经很长时间了,而在U-home这一家电顶尖领域,海尔打了一个提前量,海尔在开发产品的同时,已经在申报国际标准,现在已经开始通过国际的标准。现在,海尔全球首个家用保鲜冰箱标准、首个家用空调“鲜风空调标准”以及首个成套家电标准等,将“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演绎得淋漓尽致,大大加快了海尔海外扩张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