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证券
  • 5:观点·评论
  • 6:金融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周刊
  • C3:基金周刊
  • C4:基金周刊
  • C5:基金周刊
  • C6:基金周刊
  • C7:基金周刊
  • C8:基金周刊
  • C9:基金周刊
  • C10:基金周刊
  • C11:基金周刊
  • C12:基金周刊
  • C13:基金周刊
  • C14:基金周刊
  • C15:基金周刊
  • C16:基金周刊
  • C17:基金周刊
  • C18:基金周刊
  • C19:基金周刊
  • C20:基金周刊
  • C21:基金周刊
  • C22:基金周刊
  • C23:基金周刊
  • C24:基金周刊
  • D1:钱沿周刊
  • D2:钱沿周刊
  • D3:钱沿周刊
  • D4:钱沿周刊
  • D5:钱沿周刊
  • D6:钱沿周刊
  • D7:钱沿周刊
  • D8:钱沿周刊
  • D9:艺术财经
  • D10:艺术财经
  • D11:艺术财经
  • D12:艺术财经
  •  
      2007 年 4 月 9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4版:证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4版:证券
    首季基金排名 白马大变脸
    新股发行动态
    中信银行受到机构追捧
    沪深股市总市值 一周增加5.2%
    诺德价值优势基金将发80亿
    上海证券交易所、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公告
    国泰君安兴业银行 第三方存管系统上线
    中海基金股权或生变数
    末日备兑权证的 持仓风险极高
    德意志证交所牵手 中国海外上市网
    国投瑞银:二季度坚持资产均衡配置
    吉林证券业协会确立服务新目标
    广发证券全面推进 多银行第三方存管
    用制度保障独立董事发挥作用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末日备兑权证的 持仓风险极高
    2007年04月0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比联金融产品网址为www.kbcwarrants.com

      比联金融产品为亚洲活跃的衍生产品供应商,提供多元化产品,包括权证、结构性产品,并积极参与投资者教育,详请可浏览比联网页。证券价格可升亦可跌,投资者有机会损失全部投入的资金。投资者应充份理解权证特性及评估有关风险,或咨询专业顾问,以确保投资决定能符合个人及财务状况。

      (广告)

      末日备兑权证的

      持仓风险极高

      上期《国企备兑权证的周期》提及香港市面上备兑权证的存续期限一般较短,只有半年至一年。时至今年年初,香港权证发行商又推出了年期特长的权证, 如在2009年9月到期的中资国企金融认购权证(泛称“长玖轮”),这类权证的技术周期与其它一般标准证类似。一般标准证的周期可分为上市初期、上市中期、成熟期和即将到期四个阶段。处于不同阶段的权证,其市场特性和技术指标的表现差异较大。

      今期我们继而讨论即将到期的备兑权证,此类备兑权证的持仓风险尤其值得投资者注意。原因是末日备兑权证的技术风险凸现。认购权证愈接近到期,其年期与日俱减,意味着价外权证到期变成价内或持有权证的投资者最终能获得较大回报的潜在可能性愈低,同时,短年期权证价格对时间值损耗度极高,而年期愈短的权证引伸波幅敏感度也愈高于长年期权证,亦即该权证因引伸波幅上升或下跌而带来的潜在回报或风险愈高,因此,末日证持仓风险越高。

      权证的“3个1”风险指标:有效杠杆、对隐含波幅变化的敏感性及时间损耗值随着到期日的临近而增加,这时权证价格波动较为剧烈。特别对于价外、高街货权证,如果正股向不利方向变动时,持货者可能争相抛售,权证价格将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一旦出现正股急跌,相应权证的技术特性将出现末日证的特性,对正股敏感?、对隐含波幅敏感?及时间值损耗的潜在风险将急增。

      具体来讲,投资者买卖备兑权证多数是通过判断正股价格方向及权证的隐含波幅,以博取杠杆收益。有效杠杆是用来衡量权证价格对正股价格变化的敏感度。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权证剩余期限越短,有效杠杆越高。对于末日权证,如果股价向不利方向变动时,高有效杠杆使投资者的亏损也较大,甚至亏损全部的初始投资额。

      其次,权证隐含波幅敏感度变化的敏感性也随到期日临近,变得越来越高。假设国寿股价约22.35元,比较尚余三个月到期的价外证及价内权证,如其中一只国寿认购权证呈价外水平约17%,其引伸波幅敏感度约9%,而另一只国寿认购权证呈价内水平约8%,其引伸波幅敏感度约1.5%,可见价外末日权证来自引伸波幅敏感度的潜在风险,高于贴价及价内权证。末日权证价格较受市场投资气氛的影响,再配合较高的街货量,权证价格上落幅度较大,或者会出现权证与正股走势不一致。这时,投资者即使看对了正股方向,也未必能赢钱。

      最后,随着权证到期日的来临,权证时间价值的衰减速度也随之加快。时间值敏感度是计算这风险的指标,时间值损耗对已看错正股方向及波幅变化的投资者影响较大,假如一只末日权证价外水平高逾20%、且已接近权证的最后交易及到期日,其1周时间值损耗可以高达30%、甚至40%以上.如果正股一直处于横盘震荡,剩余期限较短的权证由于时间价值的迅速衰减而减少,特别对于价外的末日权证,如果正股价格再无有利的变化,权证很可能在时间价值的衰减中到期,因此投资者的持仓风险变大。

      需提醒投资者注意的是:当一份权证接近到期日,投资者不应该以隐含波幅去估计相关权证的估值水平高低。隐含波幅通常用来衡量权证价格的便贵,如果隐含波幅过高,权证价格偏贵,如果隐含波幅较低,表示权证价格较为便宜。但对于末日权证,我们应该关注权证是否有内在价值,其溢价率水平的高低,从而判断权证估值水平的高低。剩余期限长的权证,允许较高的溢价率,但对于末日权证,如果溢价率越高,权证到期打和的机会就较微,因而权证的持仓风险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