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证券
  • 5:观点·评论
  • 6:金融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周刊
  • C3:基金周刊
  • C4:基金周刊
  • C5:基金周刊
  • C6:基金周刊
  • C7:基金周刊
  • C8:基金周刊
  • C9:基金周刊
  • C10:基金周刊
  • C11:基金周刊
  • C12:基金周刊
  • C13:基金周刊
  • C14:基金周刊
  • C15:基金周刊
  • C16:基金周刊
  • C17:基金周刊
  • C18:基金周刊
  • C19:基金周刊
  • C20:基金周刊
  • C21:基金周刊
  • C22:基金周刊
  • C23:基金周刊
  • C24:基金周刊
  • D1:钱沿周刊
  • D2:钱沿周刊
  • D3:钱沿周刊
  • D4:钱沿周刊
  • D5:钱沿周刊
  • D6:钱沿周刊
  • D7:钱沿周刊
  • D8:钱沿周刊
  • D9:艺术财经
  • D10:艺术财经
  • D11:艺术财经
  • D12:艺术财经
  •  
      2007 年 4 月 9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3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3版:特别报道
    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年内出台 将明确税收优惠认定标准
    新旧会计准则平稳转换 两大问题值得关注
    加大会计监管力度 证监会确定五大重点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新旧会计准则平稳转换 两大问题值得关注
    2007年04月0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谢晓冬 何鹏

      

      中国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刘玉廷昨日在京表示,新会计准则实施一季度以来,从已披露的600多家上市公司2006年年报来看,已跟旧会计准则实现了平稳转换。但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下,投资性房地产和辞退福利的确认计量值得关注。

      刘玉廷是在第三届中国CFO高峰论坛上做上述表示的。

      新旧会计准则平稳转换

      刘玉廷透露,财政部会计司通过对已披露上市公司年报综合分析发现,按新标准确认计量的净资产和按原标准计量的净资产总体增减幅度在0.5%左右。“这说明,新旧准则的过渡比较平稳。”刘玉廷说。

      刘玉廷介绍,在新准则实施过程中,实际变动的主要涉及到:按公允价值计量的交易性金融资产、资产减值准备、股权长期投资差额,以及辞退福利等几个项目。

      他举例分析,如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由于近期我国股票市场一直处于上升阶段,从目前已披露年报看,该项目采用新会计准则处理净资产增加了90多亿元。而像辞退福利项目,由于按新准则要确认为预计负债,进入成本费用,调整后净资产减少50多亿元。“这样有增有减,加上一些其他调整的项目,相抵后净资产基本持平。”刘玉廷说。

      两大问题值得关注

      在看到平稳过渡的同时,刘玉廷强调,目前有两个项目的确认计量尤其值得关注:一是投资性房地产,二是辞退福利。

      对于投资性房地产,刘玉廷称,对其计量要慎用公允价值模式。目前,新会计准则对投资性房地产规定了两种计量模式,一是成本计量,二是公允价值。其中,采用前者处理,实际上跟固定资产中的房地产处理没有本质差别。而采用后者的话,企业所有的投资性房地产都要采用公允价值。

      刘玉廷称,由于投资性房地产缺乏像股票、基金等金融资产那样的定价平台,因此公允价值很难确定。在实际工作当中,按准则符合公允价值计量的房地产很少,主要还是成本计量。例如,从已经披露的600多家公司的情况来看,只有2至3家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他透露,财政部目前已经派出调研工作组对其进行调研。

      “我们并不反对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关键是你的计量是不是合格,你的公允价值的得出证据是不是充分。如果脱离实际,随意去确定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这是不符合我们政策要求的,我们不能接受”。刘玉廷说。

      对于辞退福利,他强调辞退计划必须客观、属实,且必须要落实。

      刘玉廷透露,财政部要在今年上市公司实施的基础上,总结经验,进一步扩大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范围,争取在2009年左右,扩大到大中型企业。

      他介绍称,今年适用新会计准则的主要是1400多家上市公司,而据国资委的安排,到2008年,160家央企也要全面执行新的会计准则。目前,已经有一些行业和地区要求提前执行新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