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财经要闻
  • 4:焦点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行业研究
  • B7:产权
  • B8:人物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股民学校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D57:信息披露
  • D58:信息披露
  • D59:信息披露
  • D60:信息披露
  • D61:信息披露
  • D62:信息披露
  • D63:信息披露
  • D64:信息披露
  • D65:信息披露
  • D66:信息披露
  • D67:信息披露
  • D68:信息披露
  • D69:信息披露
  • D70:信息披露
  • D71:信息披露
  • D72:信息披露
  • D73:信息披露
  • D74:信息披露
  • D75:信息披露
  • D76:信息披露
  • D77:信息披露
  • D78:信息披露
  • D79:信息披露
  • D80:信息披露
  •  
      2007 年 4 月 10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5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5版:观点·评论
    紧缩性货币政策对银行经营影响有限
    银行难道不是企业吗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政府需加快转型
    提高资源税税率势在必行
    偷逃税款不能一“补”了之
    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影响股市作用有限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影响股市作用有限
    2007年04月1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鲁宁

      

      下个周一,国内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将再次上调0.5个百分点。今年1月、2月及4月,央行已3次推出同一举动。加上3月份提高存贷款利率,央行每个月都没有闲着,金融杠杆舞动了4次。

      存款准备金率不断调高,而且,很有可能以后还会进行调整。对此,虽说“股嘴”们不断出面解释,但由于解疑释惑不够通俗,许多热衷于炒股的投资者,总觉得心里不踏实。

      所谓存款准备金,指各家银行为保证储户集中取存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归央行保管的那笔存款。在计划经济年代,这笔钱主要用于突发事件可能导致的金融挤兑。打个比方,若某一天,市民突然集中到银行取钱,银行存款大头又都贷了出去,若没有一笔准备金放那儿应急,银行就难以应付市民集中挤兑,银行随之就会出现信誉危机。所以,通俗地讲,存款准备金可视同为银行信誉保证金。

      搞市场经济了,存款准备金的作用边界也随之扩大,除了信誉保证以备应急的作用依旧外,它更多作为央行调控各家银行贷款扩张的常用政策工具之一。打个比方,某家银行吸储1亿元,假如存款准备金是10%,它最多只能放贷9000万元。若存款准备金提高到20%,放贷上限则压缩到8000万元。所以,存款准备金相当于银行放贷上限的紧箍咒,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占存款总额的比例)隐喻紧箍咒的松紧程度。

      央行连续调高存款准备金率,主要因为一季度贷款增长过快,拉动CPI(消费价格指数)“心动过速”(一季度达到2.7%)。CPI与百姓就直接有关了,这玩意儿过高,百姓尤其是底层群众的生活会受到直接影响。贷款过快又与货币的流动性过剩有关。

      流动性过剩也挺抽象的,通俗地说,就是银行里和社会上流通的钱过多。钱是怎么多的,分成几大块:一块是外贸顺差带来的,外贸用美元结算,而人民币与美元不能自由兑换,为确保出口企业正常再生产,国家必须从出口企业手里收购美元,其结果相当于货币投放过剩。另一块是人民币升值现状加预期,刺激大量国际游资进入中国做套利投机。这两块因素既有独立的一面,又有交互的一面。再一块是内需始终不足,仍然是“三驾马车”中的一辆“慢车”。

      这三大块原因,一块涉及国内经济结构现状,另一块涉及人民币实际购买力与名义购买力矛盾,再一块涉及贫富悬殊的深层次困局,要想化解它们,都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情。

      接着说说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与股市大盘走势的关系。有的股民可能已注意到,上周连续几天,金融大盘各股较为疲软,随之就有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消息公布。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也许说明上调信息已提前为某些大基金所感觉,想先看一看再说。但是,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不至于从总体层面影响当下的股指走势。这从上周五大盘的表现可以说明一二。更重要的是,证监会与央行已对前期贷款炒股的苗头施以重拳扼杀。眼下的炒股资金,主要来自两大块:一块是中小散户的自有资金,相当部分是多年的储蓄款。就算继续出现“储蓄大搬家”,其对银行的影响和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影响是大致相同的,即多少起到抑制银行放贷冲动的作用。而调高存款准备金率恰好说明银行放贷资金过剩,所以才有放贷冲动。因而,此举不至于影响银行业绩而波及金融股整体。另一块是越来越多的基金,基金是股市资金的主力,其来源很大一块还是基金购买者(包括自然人和社会法人)的自有资金。这样分析下来,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对股市的冲击通常是十分有限的。

      总而言之,经济全球化促使中外金融制度对接日益加快,央行动用金融政策杠杆的“品种选择”和使用频率呈越多、越快两个趋势。换句话讲,舞动金融杠杆与百姓生活包括切身利益的关联日益紧密。因而,主动学点金融知识当成为普通投资者知识更新的一项内容,有利于“趋利避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