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财经要闻
  • 4:焦点
  • 5:特别报道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天下
  • 9:时事·海外
  • 10:专版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7:信息披露
  • B8:专栏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信息披露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2007 年 4 月 11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6版:货币·债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6版:货币·债券
    渐具基准相 shibor频频发声
    1年期央票发行利率继续走平
    三公司短融券周五集中发行
    台阶已高 难以回去
    紧缩性政策将贯穿全年
    06忠旺CP01: 盈利能力提升 维持A-1评级
    利差交易影响继续 澳元升至新高
    3月顺差骤减 人民币跌回7.73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台阶已高 难以回去
    2007年04月1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海天

      

      周二债券市场相对弱势。由于1年央行票据发行利率已经连续两周稳定在2.796%,市场行情略有企稳,但市场心态仍显弱势。例如,7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超越3.10%,接近2005年年中的水平,更是近两年来市场所企盼出现的较好收益。但在当下的弱势行情中,3.10%将不再是市场接受的投资水平,弱势的行情似乎继续指向更高的中长期债券收益率水平。周三农发行将发行2年金融债,期限、收益比较符合稳健投资者偏好,但在弱势行情中,是否会有大量投标仍是变数。

      自去年四季度以来,中长期债券收益率不断上升,3年金融债/央票收益率由2.90%上升到现在的3.30%,5年国债由2.50%上升到现在的2.85%,7年金融债更是由3.15%上升到现在的3.65%。债券市场在连续紧缩的货币政策以及持续的不利预期作用下,出现了波浪下跌行情,并且至今仍见不到结束迹象。

      那么,债券市场会否出现大的反弹呢?收益率会否重新回到先前或者至少比现在低的水平呢?笔者认为,债券市场收益率似乎已经难以回去。原因来自多方面,不管是持续负面的预期、不断紧缩的流动性、资本市场的资金分流,还是中长期债券供给的可能加码、通货膨胀率的压力等等。但可能最核心的一个因素,是一年来基准利率的上升。去年的此时,基准存款利率为2.25%,基准贷款利率为5.58%,而现在,两个利率已经分别是2.79%和6.39%,此外,5年期存款利率和5年期以上贷款利率更是分别达到4.41%和7.11%。正是这连续上升的基准利率,对债券市场产生质的影响,不同产品利率的比价效应,使得债券利率最终上一个台阶。

      从国外债券市场历史走势看,中长期债券利率不管受到多少因素影响,其最终走势方向还是与基准利率相同的。现在,当我们面对一个已经连续上升的基准利率的时候,又怎么可能预期债券利率能够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