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财经要闻
  • 4:焦点
  • 5:特别报道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天下
  • 9:时事·海外
  • 10:专版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7:信息披露
  • B8:专栏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信息披露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2007 年 4 月 11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5版:特别报道
    能源“十一五”规划:构筑稳定经济清洁能源体系
    天然气:加大价格调整力度
    万元GDP 煤耗 降至0.98吨
    煤炭:拟建设“西煤东运”新通道
    电力:2010年初步实现全国联网
    尽快完善能源法律法规体系
    氢能列入“十一五” 重点发展前沿技术
    战略石油储备体系确定三驾马车
    可再生能源:将迎来产业化机遇
    三大巨头将受益 油气价格改革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天然气:加大价格调整力度
    2007年04月1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李雁争

      

      国家发改委昨天《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显示,“十一五”期间,逐步理顺成品油价格,将加大天然气价格调整力度,引导油气资源合理使用,促进资源节约与开发。这也是其对天然气价格调整措辞最严厉的一次表态。这意味着,在天然气供应紧张的背景下,天然气价格上调的幅度和频率都将加大。

      《规划》指出,我国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人均占有量较低,特别是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7.7%和7.1%。随着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能源消费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资源约束矛盾更加突出。

      根据介绍,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成本加成本定价法向净值回推法定价过渡。“成本加成本定价法”是指开发成本加运输成本,这种思路忽视了市场的变化; 简单而言,净值回推法是让天然气价格与可替代能源的价格挂钩。目前,参照对象已经锁定为价格市场化的原油、煤以及LNG。

      《规划》显示,“十一五”期间,天然气将是几大能源当中增产最快的品种。如果不能尽快理顺天然气定价机制,三大石油公司开采气田的积极性会受到影响,规划目标将难以实现。

      国家发改委最近一次上调国内天然气出厂价是在2005年12月,将出厂价格每千立方米提高50-150元,平均涨幅达到10%。考虑到下游企业和居民的承受能力,2006年的天然气出厂价格没有上调。

      3月底,发改委发布报告披露,受全球垄断性天然气市场价格暴涨的影响,印尼对福建的液化天然气合约价上限从最初的25美元/桶,上调到38美元/桶。这份报告被认为是国内天然气出厂价再次大幅上调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