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财经要闻
  • 4:焦点
  • 5:特别报道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天下
  • 9:时事·海外
  • 10:专版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7:信息披露
  • B8:专栏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信息披露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2007 年 4 月 11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2版:谈股论金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2版:谈股论金
    银行股短期有上涨动力
    4月行情:估值与流动性面临考验
    站上3400 可看得更高
    把握行情平衡才是关键
    绩优蓝筹股带领大盘上涨
    短期注意回避两类个股
    “泡沫”之争缘何偃旗息鼓
    震荡回落可能性增大
    短线仍将维持强势格局
    天量震荡换手 力推股指攀升
    绩优蓝筹股成新盈利热点
    资金新目标: “小公司大集团”
    蓝筹股业绩增长超预期
    蓝筹估值优势支撑大盘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4月行情:估值与流动性面临考验
    2007年04月1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阿琪

      

      行情在3月份的多空高度分歧中盘旋上涨后,到4月份市场看空与做空者已经几乎绝迹。看空与做空绝迹的原因是,机构投资者与理性思维者受到了大幅增长的2006年公司业绩鼓舞,更受到了几乎倍数增长的一季度公司业绩的刺激;投机者与络绎不绝入市的新投资者的理由则更简单,买股就相当于“买菜”,买的人多了“菜价”自然上涨。前者基于的是估值空间,后者的出发点是流动性。然而,在4月份,行情的估值空间与市场的流动性皆经受检验。

      估值空间接受检验

      按照已披露年报,2006年公司业绩的平均增长率大致在35%左右,其中成份股的增长率更是超过了40%。如此,按照已披露2006年公司业绩为标杆,剔除亏损股后的整体市盈率将降低到31倍左右,沪深300指数的市盈率将下降到29倍左右。与此同时,2006年公司业绩的高增长,也使机构投资者普遍提高了对2007年公司业绩的预期,最近,大多数机构投资者把2007年公司业绩的预期增长率由原来的20%提高到了30%,如果这个预期成立,则目前行情对应2007年预期业绩的市盈率将降低到24倍左右,沪深300指数市盈率更将下降到22倍左右。这是4月份行情继续上涨,市场做多信心有增无减的底气所在。

      然而,在公司整体业绩大幅增长之时,也存在不和谐之处。主要是许多微利与绩差公司利润虽然也是大幅增长,但其主营收入与毛利的增长幅度却非常缓慢,其增长的主要来源是投资收益和财政补贴等非经常性收益,这样的增长是不具有可持续性的,也不值得信赖的。另外,有许多公司利润超预期增长,但也有部分2006年的明星股出现预期落空的现象。时间在进入4月的中、下旬,预期落空的公司将会越来越多,并且一些绩差报表总是挤在月末来公布。因此,公司业绩增长率到底是几何?大股东利益输送机制下的业绩增长是否存在“拔苗助长”现象?行情估值空间还有几许?在4月中、下旬均将经受检验。

      流动性将受到考验

      3月份行情越出“利空”越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客户保证金增加了1400亿,而IPO规模却只有区区21亿,从而使行情产生了“买菜”的现象。4月份的市场新增资金将会逐渐减少,一方面,春节前后因股市财富故事传播导致储蓄大搬家的高潮将逐渐减弱;另一方面,市场风险意识随行情的高涨在逐步增强,对投机炒作的监管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再一方面,基金的申购与赎回已趋于平衡。与此同时,中信银行A+H股的IPO宣告新一轮的大市值股发行与上市已经揭幕;并且,4月份有119家公司“大、小非”解禁,解禁股份数达91.64亿股,接近一季度解禁总数之和,也是2007年“大、小非”解禁的高峰月。按市值计算解禁规模近900亿元,再加上其它小盘股的IPO与增发,市场供需在一增一减之时,行情流动性的充裕度将经受检验。

      抓“黑马”不如找“白马”

      现在,因题材股行情的泛滥,许多投资者在四处找“黑马”。然而,本轮题材股行情的面不可谓不广,对行情题材的挖掘不可谓不深,在“买股像买菜”的投资热潮下,有再多的“黑马”也都已被充分挖掘,目前行情演绎得更多的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黑马爆发”。“黑马股”的特征是:价低、业绩可能会突发性增长、或者隐含着重要的题材,而目前的题材股行情无论是真黑还是假黑,大多已经演绎。“黑马股”具有冷门的特性,否则,它就不会被称之为“黑马”,“冷门”即意味着刺激行情的题材可能最终兑现的少,落空的多。在目前题材股“大批发”的市况下,抓“黑马”的风险已远远大于机会。

      相反,在人们热衷于抓“黑马”之时,许多年初以来一直沉寂的“白马股”在被冷落多时之后却具备了厚积薄发的优势,诸如有色、钢铁、石化、金融等优势股。而年报的陆续公布,也为投资者寻找“白马”提供了良好的机会。相对于2006年的公司业绩,“找白马”更应注重2007、2008年的预期增长率。

      虽然在目前巅峰演绎的牛市行情中,具有显著投资价值与估值空间的白马股也已所剩不多,但正因为稀少才显得更可贵。白马股的特征是:具有比较明确的增长预期和相应的估值空间。白马股的行情虽然没有黑马股的爆发性与刺激性,但具有低风险与实现稳健收益的优势,更能抵御行情可能的系统风险。行情重心是会阶段性转换的,我们相信,在题材股投机炒作的行情退潮之后,白马股将是“蓦然回首,行情已在灯火阑珊处”。

      链接:

      相关沪深市场行情热点评述请见中国证券网股票频道https://www.cnstock.com/gppd/

      三元顾问:三千五百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安徽新兴:继续加速上扬 塑造中期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