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财经要闻
  • 4:焦点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广告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特别报道
  • B8:书评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股民学校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2007 年 4 月 12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7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7版:特别报道
    百万罚款警醒不力 石油巨头缺失安全责任险
    大型企业防范风险离不开保险
    保险公司介入企业风险管理
    中国石油社会责任报告独缺环境保险
    ■链接
    应实施强制责任保险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保险公司介入企业风险管理
    2007年04月1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李雁争

      

      国外通常将保险制度引进到安全卫生体系,通过保险公司的参与,促使企业更加主动地采取措施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减少政府强制干预。

      根据化工安全专家、国务院安全生产专家组成员崔克清教授在国外考察的见闻:发达国家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由保险公司共同参与,保险公司根据企业前一年的事故情况来确定保费。如果该企业事故危险状态越高,保费也就越高;如果技术水平高、安全状态好,保费就低。

      在保险公司承担同样责任的情况下,企业总是想方设法降低保费,这就促进企业自觉搞好安全工作。同时,保险公司为了确保投保公司的安全,减少其本身的事故赔偿费用,拥有一批专业的化工安全稽查人员,不定期到企业作安全检查,或为企业培训一批安全员,以预防灾害的发生,故企业的安全卫生就又多了一道防线。

      而国内的保险公司与投保企业间是单一的、纯粹的、一成不变的金钱往来关系,只是在损失发生后进行财务处理和经济补偿,没有制约和反馈作用,也就不能刺激、督促企业搞好安全工作,这是一种消极的、被动的保险,是一种事后保险。国内的保险公司与行业技术部门目前几乎没有什么联系,只有在发生赔偿纠纷时才会求助于行业技术部门。所以,保险公司有必要参与到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中去,与企业一起搞好安全生产工作。

      举例来说,1994年12月13日凌晨,美国依阿华州特拉(Treea)工业公司一家氮肥厂的硝铵装置发生爆炸,炸死4人,伤18人。爆炸夷平了工厂的一半设施,硝酸车间、硝酸铵车间和几间仓库被炸毁。由于破裂的储罐释放出氨气,附近城镇的2500多名居民被迫疏散。公路和空中交通被中断。一些人被落下的瓦砾砸伤,另一些人因爆炸的冲击而受伤,许多人因吸入氨而受到伤害。这起爆炸还炸毁了氮肥厂附近居民房屋的窗户和门。临近的一个发电厂也受到结构性破坏,重建花了近1年的时间。损失相当惨重,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要承担如此庞大数额的赔偿,对其自身以后的经营能力是一次巨大的打击。

      经过保险公司化工安全专家的事故调查,怀疑密西西比化工厂为特拉公司制造的生产设备存在设计缺陷,而且该公司没有向特拉公司提供合适的操作规程。于是,工业保险承包人拿着特拉公司工厂的修葺、重建和业务损失的清单,走上了依阿华西部法庭,要求密西西比化工厂赔偿损失。在整个事故调查及赔偿法律诉讼过程中,保险公司都承担了大部分的工作。保险公司为减少其事故赔偿费用,会选择在事故前参与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在事故后积极主动地将事故原因调查清楚,并制订详细的事故预防措施,防止同类事故的重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