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财经要闻
  • 4:焦点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广告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特别报道
  • B8:书评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股民学校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2007 年 4 月 12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1版:市 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1版:市 场
    宏源证券去年盈利2.28亿
    新股发行动态
    股民开户难 券商银行忙改善
    齐鲁证券积极推进第三方存管
    东方红2号9个月净值翻番
    居安思危 券商牛市不忘忧患
    长江证券快速推进第三方存管
    光大阳光2号领跑基金宝
    中信证券建议:完善大宗交易制度实现股改平稳解禁
    浙江:保荐机构签署诚信自律公约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居安思危 券商牛市不忘忧患
    2007年04月1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屈红燕

      

      股改让资本市场恢复了真面目,也让券商进入流金岁月。但是,记者注意到,在丰厚的收益面前,券商并没有显露癫狂,而是忧患意识十足,居安思危的态度正帮助历尽劫难的中国券商更上一层楼。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启动,证券市场信心不断恢复,股指翻倍增长,券商迎来了历史上难得的丰收年景。统计显示,去年全年证券公司净利润总额超过407亿元,而在2005年全行业尚亏损50多亿元。今年证券公司的业绩更加令人瞩目,如中信证券一季度净利润是去年同期的12倍;如联合证券去年的利润是3亿多,今年1到2月份,公司的利润已经达到了2.5亿多,保持了每个月1亿的利润增长势头。

      在证券市场的历史上,“多金”曾是券商的大敌,在行情大好的2000年、2001年上半年,券商何其癫狂,委托理财、挪用客户保证金等重大忧患也恰在此时埋下,行情消退时这一枚枚“地雷”葬送了许多券商,2001年之后的5年中,整个行业一片萧条,30多家券商永远地从资本市场消失。

      面对本轮如火佳绩,艰难走过综合治理的券商却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忧患意识。“证券行业竞争的一般趋势必将是寡头垄断格局的产生,在证券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行业内也处于竞争和分化最激烈的时期,机会稍纵即逝,成不了寡头就会被边缘化,不进则退,没有其他选择。”联合证券公司总裁盛希泰在一次公司全体会议上曾充满危机感地正告公司员工。

      事实上,证券行业的确处在一个令从业者沸腾的时代,但是并不是每一个证券公司都可以分享大发展的机遇。据统计,自全流通背景下的再融资和IPO开闸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在去年下半年中的筹资额超过2100亿元,但是这场投行业务的盛宴却集中到了部分优质券商手中,在现有的68家保荐机构中,27家券商投行业务颗粒未收。经纪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也同样表现出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

      无可否认,不进则退的危机意识在整个证券行业蔚然成风,就连业内排名靠前的中信证券也具有强烈的危机感。中信证券在分析自己面对的竞争形势时曾流露出“利润率下降,竞争对手越来越强”等危机感。其实,无论是走进中投证券这样的“新贵”、还是招商证券、国信证券等老牌券商,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都在强烈地散发着,中投证券负责人近日在接受采访时提出“暂不做自营,而是先把内部控制做好。然后,再酌量考虑公司能承受多大程度的风险,从而开展何种业务。”

      与此同时,监管部门也不断提醒券商要保持清醒。“中国的证券业是一个新生的正在发育的行业,而资本市场又是一个周期性特征明显的市场。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正视自己的幼稚和敬畏市场的周期,任何时候都应保持清醒头脑,不要忘乎所以。”深圳证监局局长张云东曾在辖区机构监管会议上如是“敲打”证券公司老总们的神经,“部分小公司不居安思危,反倒小富即安。特别是今年市场好,有吃有喝,以为就可以高枕无忧。我在此提醒一句,你们如果不早做打算,迅速扩大资本,增加积累,不用多久,都会是别人盘中的小鱼小虾。”

      关于券商对于危机的认识,盛希泰的话就非常富有代表性,”我们的日子本来可以过得很舒服,希望大家从正面去理解我们讲的危机,我们讲危机本身是想做好,想做得更好。讲危机体现一种决心,我们不满足于现状;讲危机是表现一种力度,我们一定要做得更好;讲危机也是一种战斗的号角,在危机面前大家需要更多地去战斗,更多地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