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焦点
  • 4:财经要闻
  • 5:观点·评论
  • 6:路演回放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9:时事·天下
  • 10:专版
  • 11:专版
  • 12:专栏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研究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
  • C8:维权在线
  • C9:地产投资
  • C10:地产投资·理财
  • C11:地产投资·鉴房
  • C12:地产投资·数据库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2007 年 4 月 13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5版:产业·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5版:产业·公司
    中日能源巨头携手应对“亚洲溢价”
    德印能源巨头争购风电厂商瑞能
    上海将关停29台小火电机组
    “十一五”电改方案力推市场化
    我国已查明铁矿铜矿区4222个
    高镍价迫不锈钢企业加速研发新品
    调控欠佳 中国欲推“钢材出口许可证”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十一五”电改方案力推市场化
    2007年04月1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工作小组昨天下发了备受关注的《关于“十一五”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 资料图
      □本报记者 阮晓琴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工作小组昨天下发了备受关注的《关于“十一五”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坚持了2002年以来电力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同时提出,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安全和稳定的关系,要先行试点,逐步推开,确保电力职工队伍稳定,为改革创造有利条件。

      一直以来,我国对电力实行全额收购,价格由政府确定的方式。2002年,我国开始以市场化为最终目标的电力体制改革。这是一场涉及到电力行业所有环节的改革,从市场交易主体到交易模式,都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而工程浩大,难度很大,耗时较长。

      “十一五”电力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巩固厂网分开,逐步推进主辅分离,改进发电调度方式,加快电力市场建设,创造条件稳步实行输配分开试点和深化农村电力体制改革试点,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全面推进电价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初步形成政府宏观调控和有效监管下的公平竞争、开放有序、健康发展的电力市场体系。

      新电改方案提出,“十一五”电力体制改革的四项基本原则是:一、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二、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三、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四、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安全和稳定的关系。

      新电改方案首次提出新时期的电价体系,包括销售电价与上网电价联动;实行环保节能电价。

      新电改方案提出,结合区域电力市场建设,尽快建立与发电环节竞争相适应的上网电价形成机制,初步建立有利于促进电网健康发展的输、配电价格机制,销售电要反映资源状况和电力供求关系并逐步与上网电价实现联动。实行有利于节能、环保的电价政策,全面实施激励清洁能源发展的电价机制;大力推行需求侧电价管理制度,研究制定发电排放的环保折价标准。

      方案提出,在实现发电企业竞价上网前,继续实行煤电价格联动。

      目前,我国电价据成本加一定收益来定价,没有考虑环保和节能等其他因素。

      支持国有电企整体上市 加快交易平台建设

      □本报记者 阮晓琴

      

      2002年,为了电力公平调度,原国家电力公司分为五大发电集团和两大电网集团。但是,主辅分离的改革一直未进行,发电集团和电网都存在较重的企业办社会负责。新电改方案提出,抓紧处理厂网分开遗留问题,逐步推进电网企业主辅分离改革。巩固厂网分开成果,抓紧完成厂网资产划转移交,解决相关遗留问题,防止产生新的厂网不分。

      所谓“遗留问题”,是指“分家”时,电网当中预留了部分发电厂资产:640项目和920项目,一方面为了电力安全调度,另一方面主辅分离时,为分流职工,需要安置资金而预留。

      主辅一旦实现分离,厂电和电网就能“轻装”进入电力市场。

      新电改方案提出,加快国有电力企业股份制改革,支持国有发电企业整体或主营业务上市、引入战略投资者,实现产权多元化。

      培育购电主体,是培育市场主体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是“十一五”要大力推进的工作。

      新电改方案提出,着眼于改变单一电力购买方的市场格局,培育多家市场购电主体。目前,我国购电模式是,电网独家向电厂购电,独家销售。改革后,大用户可以直接向发电厂购电,而电网不再是一个买方,仅是提供电力输配服务而已。

      方案将推进农村电力体制改革与培育购售电主体结合起来考虑,方案提出,要在明晰县级供电企业产权关系的基础上,改变企业代管状态,规范县级供电企业改制、改组工作,培育独立的购售电主体。

      当前,电力价格分为电厂上网电价和终端销售价格。新购电模式下,电力输配价格将是一个独立价格。如何确定其价格?“十一五”电改方案提出,研究制定输配分开方案,稳步开展试点。“先对输配电业务实行内部财务独立核算,为研究制定输配分开方案,创造条件,积累经验。要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提出输配分开改革试点方案,稳步进行。”

      业内人士认为,进行输配分开试点,是为核算输配电价做准备。

      “十五”期间,我国在东北、华东尝试建立了市场化的电力交易模式,即发电厂竞价上网。由于种种原因,两个试点都停下来,现处总结的阶段。新电改方案提出,认真总结区域电力市场建设试点经验,因地制宜,加快区域电力市场平台建设。电监会正在部署重启东北、华东电力市场的工作。

      新电改方案还提出,优先调度可再生能源、核电等清洁能源发电,鼓励高效、环保机组多发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尽快建立并实施节能、环保、经济的发电调度方式。

      电改时间表

      新电改方案列出了改革时间表。

      “十一五”期间前两年,集中精力处理厂网分开遗留问题,巩固厂网分开成果,稳步实施主辅分离改革,推进区域电力市场平台建设和大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推进电价改革,对输配电业务实行内部财务独立核算,开展输配分开和农村电力体制改革研究。

      “十一五”期间后三年,进一步完善区域电力市场,落实电价改革方案,适时开展输配分开改革试点和深化农村电力体制改革试点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