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焦点
  • 4:财经要闻
  • 5:观点·评论
  • 6:路演回放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9:时事·天下
  • 10:专版
  • 11:专版
  • 12:专栏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研究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
  • C8:维权在线
  • C9:地产投资
  • C10:地产投资·理财
  • C11:地产投资·鉴房
  • C12:地产投资·数据库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2007 年 4 月 13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4版:金融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4版:金融
    放宽保险资金投资 保监会“只做不说”
    交行将发31.9亿股A股 筹资或超200亿
    美国银行 获人民币业务牌照
    花旗银行 杭州分行6月亮相
    工行又推两款 个人理财产品
    华夏基金ETF专栏
    汇丰未来增持无碍财政部第一大股东地位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资格 向外资敞开大门
    企业年金发展需要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企业年金发展需要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2007年04月1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卢晓平 何鹏

      

      前后16年,累积910亿元。该怎样看待中国企业年金事业发展的这张成绩单?

      “中国现有的企业年金规模并没有达到市场预期。”在昨日召开的北京大学CCISSR(赛瑟)论坛企业年金高层圆桌会议上,多位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国内外专家表示,虽然从1991年开始,中国的企业年金从无到有,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发展速度和规模还比较有限。

      面对未来老龄化社会的迫切需要,与会领导和专家建议应该尽快给予企业年金一定的优惠政策,加大推广力度,扩大企业年金的覆盖面,同时加快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给予年金提供更稳定、更高水平的收益来源。

      什么阻碍了年金发展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5岁以上人口已经达到了7%,这意味着中国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

      “市场经济的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没有企业年金,社会保障制度就不够健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基金监管司司长陈良说,但总体看我国企业年金制度还处在起步阶段,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首先是相关教育不够,一些企业负责人和年轻员工对企业年金非常陌生;其次,政策不配套,最突出是现在对企业缴费还没有全国统一的税收优惠规定,多数都是由省级政府规定,标准不统一,又很难执行;第三,对资本市场缺乏信心,尽管目前资本市场开始大幅回升,但总有人担心养老钱交给公司投资运营无法获得收益。”

      发展年金正逢其时

      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主任李伏安在讲演时说,为什么企业年金前十年每年积累20亿元,而近五年每年积累100亿元?说明企业年金需要与经济发展规模相适应。

      来自银监会的资料显示,我国人均储蓄账户总额在1986年占GDP的40%左右,到2006年,已经占到GDP的80%,同时从2001-2003年,中国人均GDP的价值刚刚跨越一千美元。“从贫穷到富足,这个标准正好是生活由温饱型向小康生活转变的一个基础,现在正好是需要重新考虑包括企业年金在内的养老制度设计的时候了。”李伏安表示。

      保监会主席助理陈文辉表示,企业年金要发展好,要贯彻“政策支持、企业自主、市场运作、专业监管”的原则,政策支持,就是要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这不仅是为了发展年金市场,关键还是为了解决政府在长远时期支付民众养老费用方面的负担。

      发展年金需要壮大资本市场

      当日的研讨会上,美国驻华大使馆财政参赞Mr David Loevinger在介绍美国年金发展经验的时候介绍说,股票市场对于美国退休金资产投资非常重要,全部算起来有61%的退休金实际上投资于股票,很多国家在最开始推行退休金计划时候对于投资于股票市场的限制比较多,但从长期回报而言,退休金投资于股票市场的回报率大大高于投资于固定资产。

      陈良也认为,发展企业年金需要资本市场本身以及相关的管理者做出良好的表现,向企业和广大的职工传达积极的市场信号,让大家相信资本市场,能够主动地把钱交给市场投资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