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焦点
  • 4:财经要闻
  • 5:观点·评论
  • 6:路演回放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9:时事·天下
  • 10:专版
  • 11:专版
  • 12:专栏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研究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
  • C8:维权在线
  • C9:地产投资
  • C10:地产投资·理财
  • C11:地产投资·鉴房
  • C12:地产投资·数据库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2007 年 4 月 13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3版:基金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3版:基金
    基金封转开首尝“末日比例确认”
    富国基金迎来自己的8周岁生日
    40天募集1500亿元 巨资借道基金大举入市
    封闭式基金几乎全线飘红
    国海富兰克林联手监管部门
    华夏启动“我的理财故事”有奖征文
    泰达荷银开展“服务百万人”行动
    《基金投资者教育手册》连载(十九)
    一批基金即将实施分红
    上投摩根内需基金“中签率”11.1%
    日兴资产成融通基金第一大股东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40天募集1500亿元 巨资借道基金大举入市
    2007年04月1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赚钱效应吸引巨资借道基金流入股市 资料图
      □本报记者 贾宝丽

      

      节后新基金发行开闸以来,市场资金就如巨浪般一波波涌向基金,且出现愈演愈烈之势。根据Wind资讯提供的数据显示,自节后第一只新基金建信优化配置以来,短短40天里,已经有11只基金成立,算上刚刚发行结束还未成立的上投摩根内需动力基金,这些新基金合计首发规模已经达到1000亿,这一数据较去年同期翻了10倍还多,而这还不包括那些持续营销和正在发行的基金。

      市场火热引来资金狂潮

      新基金发行在今年春节过后这段时间可以说火爆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从建信优化配置的一天100亿,到上投摩根的一天900亿,人们的心理预期一再被市场的狂热打破。仅仅是节后已经发行结束的基金,首发规模就已经达到了1000亿元。

      除了新成立基金之外,老基金的持续营销也是热火朝天。资料显示,在春节过后,就有招商优质成长、景顺长城优选股票、华宝兴业宝康消费品、建信恒久价值、国投瑞银创新动力、南方稳健2号六只基金进行“份额拆分、净值归一”的持续营销活动。这些优质老基金的类新基金营销同样受到投资者的大肆追捧,就拿南方稳健2号来说,启动拆分集中申购仅一天,就引来300多亿资金追逐,申购“中签率”才26.11%。

      另外,市场目前还有诺德价值优势成长、博时第三产业成长两只基金正在或者即将发行,华安中小板基金也将在下周一开始集中申购,还有多只封闭式基金启动“封转开”。另据了解,还有几十只基金目前还在证监会等待获批。

      如果把上述各种渠道都算上的话,节后这一个多月通过公募基金可以给市场提供的资金应该已经接近1500亿元。

      基金发行两大特点显著

      与往年相比,节后这段时间基金发行的两大特点十分显著。一是单只基金平均规模大。数据显示,年后共有11只新基金成立,其中,除银河银信添利一只债券型基金之外,其余全部为偏股型基金,10只偏股型基金平均每只首发规模为87.62亿份,而2006年成立的67只偏股型基金平均单只首发规模才为46.78亿元。

      事实上,今年新基金开闸后,所以基金的发行都采用了“限售”的模式,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单只基金平均首发规模简直难以想像,千亿规模的基金可能就在眼前。

      除规模上的快速膨胀之外,基金发行时间缩短的程度也是十分惊人。资料显示,节后成立的基金从发行到成立基本没有超过半个月的。事实上,大多数基金的发行都是在1到3天之内结束,而这在以前同样也是不可想像的。

      所有这些特征都在不断烘托出场外资金入市愿望的强烈程度。

      买基金还需三思而后行

      巨额资金疯狂借道基金流入股市,最直接的诱因还是基金去年的赚钱效应使然。目前新增的基民大多数之前都没有接触过证券市场,对基金投资的风险收益状况几乎没什么认识,而基金在去年平均翻倍的收益率也让所有人眼前为之一亮,似乎发现了一个金矿。

      应该看到,基金在2006年收益率的大幅提高是建立在整个市场的大幅上升和股权分置改革对价获利两块收益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剔除这些因素,基金的平均收益想必并不会太高。而这种市场环境明显是难以重现的,那么基金在这种环境下形成的高收益率也将是难以复制的。

      就拿今年一季度来说,有的基金季度累计收益率超过60%,而有的基金收益率却不足3%,如果市场出现较大的调整,部分基金很可能马上就会出现亏损。基金业绩的分化说明“基金并不等于保险的收益”,因此投资者买基金还是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财力状况、健康状况,对资金的长、短期需求等因素三思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