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焦点
  • 4:财经要闻
  • 5:观点·评论
  • 6:路演回放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9:时事·天下
  • 10:专版
  • 11:专版
  • 12:专栏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研究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
  • C8:维权在线
  • C9:地产投资
  • C10:地产投资·理财
  • C11:地产投资·鉴房
  • C12:地产投资·数据库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2007 年 4 月 13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D24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D24版:信息披露
    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度报告摘要
    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五届九次董事会决议公告 暨召开2006年度股东大会的公告(等)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度报告摘要
    2007年04月1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06年度报告摘要

      §1 重要提示

      1.1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本年度报告摘要摘自年度报告全文,报告全文同时刊载于http://www.sse.com.cn。投资者欲了解详细内容,应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1.2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1.3 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1.4 公司负责人李锦,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何自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杨丽美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

      §2 公司基本情况简介

      2.1 基本情况简介

      

      2.2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3 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摘要

      3.1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3.2 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元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3.3 国内外会计准则差异

      □适用 √不适用

      §4 股本变动及股东情况

      4.1 股份变动情况表

      单位:股

      

      4.2 股东数量和持股情况

      单位:股

      

      

      4.3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情况介绍

      4.3.1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更情况

      □适用√不适用

      4.3.2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具体情况介绍

      □适用√不适用

      截止报告期末, 伟华电子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212,288,109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22.18%,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香港伟华电子于1984年9月1日成立,法人代表为唐翔千先生,主要经营业务或管理活动为项目投资。香港伟华电子是香港美维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及该集团敷铜板中国业务的控股公司。香港美维集团是唐翔千先生及家族全资拥有的电子企业,专业发展电脑和通讯设备用的敷铜板及印制线路板业务。

      (3)第一大股东与公司股权关系的方框图如下:

      

      (4) 公司第一大股东变更情况

      本报告期内公司第一大股东没有发生变更。

      §5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5.1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股变动及报酬情况

      单位:股 币种:人民币

      

      §6 董事会报告

      6.1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公司主营业务经营情况的说明

      公司业务范围:“生产和销售覆铜板和粘结片、印刷线路板、陶瓷电子元件、液晶产品、电子级玻璃布、环氧树脂、铜箔、电子用挠性材料、显示材料、封装材料、绝缘材料,自由房屋出租。从事非配额许可证管理、非经营商品的收购出口业务。”

      2006年生产各类覆铜箔板2,575.70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27.17%;生产半固化片3418.86万米,比上年同期增长26.91%。销售各类板材2,551.70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26.11%;销售半固化片3,399.04万米,比上年同期增长26.30%。实现销售收入339861.42万元,比上年增长40.87%;

      ①、陕西生益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各类覆铜箔板484.40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32.50%;销售各类覆铜箔板480.80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23.26%;销售收入为47654.57万元,比上年增长27.49%;②、苏州生益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各类覆铜箔板475.50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18.64%;生产半固化片714.40万米,比上年同期增长27.57%;销售各类覆铜箔板457.10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16.66%;销售半固化片710.34万米,比上年同期增长27.19%;销售收入为55938.53万元,比上年增长31.07%;

      ③、连云港东海硅微粉有限公司2006年生产各种规格硅微粉17,938.75吨,比上年同期增长47.67%;销售各种规格硅微粉16,884.76吨,比上年同期增长44.72%;销售收入为3393.98万元,比上年增长50.09%;

      二、2006年经营形势分析

      2006年市况与我们的预测和分析是相近的,全年各类成本急剧上升,尤其是铜箔的价格更是突破了历史最高水平而如脱缰的野马成为了行业06年的标志和热门话题。但全年的整体市场需求强劲,在强大市场需求的支持下,我们得以较好地转移急剧上涨的成本,从而使公司的年度经营目标得以实现。与05年不同的是,从年初开始,咸阳和苏州的企业以及各投资企业均获得持续盈利,因此,开年后的业绩得以承接05年四季度之势,使公司完成了各项经营目标。

      良好的业绩表现终使公司可以在完成了分红后仍实现在年初制定的各项投资计划所需资金的需求,完成对苏州生益的增资;完成了对东莞美维的增资;更重要的是在较高分红和投资苏州后又完成了增资送股,从而实现了松山湖二期工程的筹资目标。而与此同时,公司还同步完成了支撑业务所需的流动资金的筹措工作,保障了各公司实现其预定的经营目标。

      凭借2006年的有利市况,各公司均为后续发展打基础。经过艰苦努力,陕西生益对企业、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了信心,并开始逐步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苏州已完成了第一期投资的市场化工作,已完全具备了进一步扩充规模和扩大盈利能力的条件。东海硅微粉完成了一条新线的扩产,市场开拓、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交货能力均有较大的提高,产量、销售额和利润均创造了历史新高,基础也更扎实。

      虽然2006年取得了公司和集团历史上最好的业绩,但能获得这样的业绩也是很不容易的。

      2006年是覆铜板历史上成本急剧变化最大的一年,除了众所周知的铜箔连创历史新高之外,玻布和树脂也都升至新的高水平。如何将不同的原材料组合成最佳配组;如何运用技术手段提升产品价值而非仅仅提价;如何通过提高服务和交货准时率来为客户提供超过期望值的附加价值等等,都体现了公司整体和各专职团队的努力,正是通过这样综合性的努力,我们才得以在全年的大部分时间内消化了成本的影响,实现了公司的盈利、营业额、产量和销量的目标。

      06年在技术上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因无铅化带来的冲击。虽然我们对此早已做了准备,但整个行业应对无铅化时代的准备十分仓促,整机厂家利用其强势地位,纷纷以自己的验收和作业标准作为技术标准,从而造成许多的纠纷和商务争议,加上用户在过程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致使该系列产品在市场推广中遭遇了出乎想像的困难。我们唯有靠坚忍不拔的、认真负责的、及时响应的精神和精湛的技术来弥补,经努力还是令主要客户坚定地使用了我们的产品,保住了市场的基本格局没有太大的改变。

      2006年的三季度,国家突然调整了覆铜板的出口退税政策,使到公司增加相当的成本。同时,人民币汇率也在不断的调升,而从2005年以来,我们一直坚定不移地采取有效措施去对冲人民币升值的影响,规避可能产生的汇率损失,尤其是在汇率变动较大的数月和我们对外支付结汇较集中的时间,密切跟踪汇率变动,准确选取汇率,均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回顾2006年,我们抓住了机遇,平衡好了各种关系,处理好各种矛盾,实现了经营总目标,开创了公司历史的新纪元,实现了使06年成为公司和集团持续发展年的目标。

      三、对2007年的展望

      2007年实现经营目标将会遇到相当的困难,但相信经过努力争取可以克服,我们对市场的基本判断是谨慎和积极的。我们的依据如下:

      2-1. 宏观经济因素好坏参差

      2006年下半年以后,美国经济便开始逐步踏入调整,最集中的表现便是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已开始见到效果,虽说没有出现灾难性的结果,但不少银行出现的坏帐准备均说明其对美国经济的内在影响是不容忽视的。美国人资产减值带来的消费能力和意欲的下降都将逐步显现出来,这将毫无疑义地影响到我们行业的市场信心和憧憬。在美国经济不断传来不利因素的时候,欧洲和日本经济07年仍稳定和有增长。金砖四国的经济仍被人们寄予厚望,尤其是中、印二国,仍会有很高的增长率。俄罗斯的能源战略已无可置疑地显现出巨大的经济力量,从而推动俄罗斯经济复苏。我们对中国的经济展望是:上半年仍会处于调整期,这关乎国家的基本经济结构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但下半年以后,会因08"北京奥运"的政经因素而有良好表现,因此,总体仍可期待。综合各方信息, 07年的宏观环境会像今年的气候一样出现反复并有雾而令前景扑朔迷离,但总的说来如果美国经济因素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力下降而中国经济会逐渐向好,我们仍是期待好的因素会逐步占上风。

      2-2. 经营环境存在诸多不利因素

      伴随着宏观经济环境参差的态势,我们在07年的经营环境面临着诸多的不利因素是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成本仍将延续06年之势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虽然在某些时段某些材料价格会有所下降,但与06年以前相比,三大原材料的价格仍处于一个高水平,而且随着需求的增长,部分原材料也会出现供应紧张的局面,从而令价格仍会有大的调整。除此因素之外,07年对经营影响最大的四个不利因素为:

      2-2-1. 人民币的逐步走强。人民币逐步升值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相对应的是美元将逐步走弱,以我们以出口为主计,集团公司的汇差损失便达到约数百万元,这部分影响将会直接令利润减少。

      2-2-2.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国家在06年调整了出口退税政策,因国际海关编码的关系,我们覆铜板被定为征17%退5%的范围,经我们多方反馈,政府相关部门也已十分清楚了我们情况,也口头应承会考虑调整,但至今仍未予以调整。经初步测算,仅此政策调整便令公司一年约增加税赋数千万元,这也将直接令利润减少。

      2-2-3. 因经营环境的改变所产生的"适应成本"增加。在06年,中国和全球都劲吹环保之风,从政府的政策、态度到经营环境,均陆陆续续地出现一些无形壁垒,这些并非必须又似是而非的或用户加严要求的规定,都将令我们的成本上升。而欧洲的无铅化、无卤化之风已令不少用户无所适从,尤其是在没有相关的法规的情况下,最终用户准则便成为验收标准,这令到品质保证和技术局面日益混乱,由此也引发了许多不必要的成本,而在整个行业的过渡和适应期内,我们也只能忍受这些"适应成本"的增长。

      2-2-4. 市场竞争更趋激烈。2006年印制线路板行业经历了一场激烈的竞争。一面是材料不断升价,成本上升;一面是线路板市场升价困难。因此,线路板希望向供应商转移成本。而07年市场将会不断出现调整,必将使原来的供需结构瓦解,必将令同行竞争更激烈,尤其是表现在市场价格方面。

      2-3. 电子市场的需求仍会推动PCB工业增长。虽然存在诸多不利因素,但PCB市场仍会增长,需求仍会上升,这是因为在经历过02、03年的不景气之后,印制电路工业撤离欧美国家,转移到亚洲尤其是转移到中国已成为了不可逆转的结果。而经过了04、05年的整固,中国已成为了世界的PCB主制造国,以致中国的PCB工业吸收了世界上几乎所有品种的订单,从而令中国PCB企业在06年纷纷实施了增资扩产,以致于世界PCB设备制造商出现了空前的订单热,甚至出现一机难求的局面。而这个投资热的完成和效果的显现期正是07年的中、下旬,届时,将会出现对覆铜板的需求增长,这个趋势短期不会改变。若那时再承接上08年奥运的机会,相信会推动对覆铜板的需求不断上升。

      2-4. 新产品的推出会对需求增长推波助澜

      继索尼推出了PS3游戏机,微软和任天堂强力推出了Xbox360和Wii最新游戏机与索尼抗衡;微软在沉寂若干年后,一开年便推出了Vista软件,将对电脑市场起到推波助澜作用;苹果公司的iPhone的推出以及与思科的专利和解等等都予示着07年将会是一个新产品不断涌现的年份。而3G相关的产品以及通讯业在中国原有的发展步伐,都会令通讯市场有好的预期。南亚地区尤其是印度手机市场的迅猛发展,也为相关产品提供了机会。加上无溴无卤和无铅等产品的日益市场化,将推动产品在市场上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从而形成需求增长。在目前已知的技术和产品领域,利好的消息还是占有相当的成份。

      3. 2007年的经营对策

      在确定这个基本策略后,具体应做好以下的几项最主要的工作。

      3-1. 调整采购战略和策略,确保供应和成本控制

      随着公司对各种原材料需求量的增大,因此,采购战略已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而在07年将会有许多覆铜板企业有新增产能投产,会令供应出现局部缺供,因此,要将供应保障放在首位,以确保供应的充足,在此基础上通过运用好采购策略,将原材料成本控制在合理的水平。

      3-2. 加大技术投入,整合技术资源,突出比较优势

      07年在激烈竞争中,机会还是很多的,其中尤以面对新市场而涌现出来的新产品需求最殷切,而比较这部分产品而言,竞争对手相对较少,而市场的需求增长最快也最大。因此,调整好资源,尤其是调整好技术资源和配置,将我司产品的技术优势做足,在用户需求、应市时间、应用服务等等方面做出优势,在做好客户和市场分析的基础上,捕捉到市场机会相信还是可以获得较好回报的。

      3-3. 抓住新市场的机遇

      由于竞争和成本的压迫,世界PCB制造大国中最优秀的日本同行也终于开始认识到一个转型时代的来临。在这个大背景下,日本行业表现出二个动向:其一是PCB中低水平的订单大量转向中国;其二是其覆铜板企业放弃了一部分产品的生产,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市场契机。抓住了这个契机,也就是抓住了一个新的市场和客户群,会有一个新的市场空间出现。

      总得说来,2007年的市场特点是:上半年仍是供货偏紧,因此,下半年松山湖投产后,将会令该局面稍微松缓。我们希望能令所有的新增产能开满,投资效应可以最大化。但最大的影响来自于政策--即退税和汇率。

      3-4. 适应新政策

      2007年我们要在工作实践中摸索并调整好对新政策的适应,如人民币升值可能带来的人民币交易额的增加,因此又会影响出口与内销的结构比例改变。又如增值税的实征少退所带来的成本增加如何消化等等。对汇率和增值税实征少退的政策影响,这其中汇率因素要靠选取最有利的经营方案,运用好和综合平衡各种金融、业务手段来化解。而退税风险则只能靠通过各类行业组织向政府有关部门反馈,争取政府的政策调整来解决。

      在市场存在诸多不利因素但业务可以期待的氛围中我们已做了相应的技术、业务准备,集团内部也做了资源和市场安排,因此,我们认为2007年公司的经营规模将会上到一个新的台阶。

      6.1.1 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后,公司可能发生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及其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情况

      √适用□不适用

      1、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将由原采用权益法核算变更为采用成本法核算,由此将改变子公司各期间经营成果对母公司相应期间投资收益的影响,但不影响公司相应期间的合并财务报表。

      2、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的规定,完成等待期内的服务或达到规定业绩条件才可行权的换取职工服务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应当以对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权益工具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和资本公积。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已经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待中国证监会备案无异议及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实施,该事项如实施将会影响公司的当期利润和股东权益。

      3、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的规定,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损益,而现向制度下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资本公积,该项变化将会增加当期收益,从而影响公司的当期利润和股东权益。

      4、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的规定,用以资本化的借款由现行制度下的专门借款变更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该项变化将会增加公司利息资本化的借款范围,从而影响公司的当期利润和股东权益。

      5、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公司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将由原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变更为采用资产负债表的债务法核算,将会影响公司当期所得税费用的确认,从而影响公司当期利润和股东权益。

      6.2 主营业务分行业、产品情况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6.3 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6.4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不适用

      变更项目情况

      □适用√不适用

      6.5 非募集资金项目情况

      √适用□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6.6 董事会对会计师事务所"非标意见"的说明

      □适用√不适用

      6.7 董事会本次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

      公司2006年度按税后净利润 429,552,797.41元计提10%的法定公积金 42,955,279.74元后,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220,371,049.30元。公司拟以2006年12月31日的公司总股本 957 ,023.438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现金 1.00元(含税),共派现金 95,702,343.80元,所余未分配利润 124,668,705.50元全部结转至下一次分配,该分配预案待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实施。公司已据以调整2006年度财务报表,列示于“拟分配现金股利”科目。

      公司本报告期盈利但未提出现金利润分配预案

      □适用√不适用

      §7 重要事项

      7.1 收购资产

      □适用√不适用

      7.2 出售资产

      □适用√不适用

      7.3 重大担保

      √适用□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7.4 重大关联交易

      7.4.1 与日常经营相关的关联交易

      √适用□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其中:报告期内上市公司向第一大股东及其子公司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的关联交易金额348,797,166.60元。

      7.4.2 关联债权债务往来

      □适用√不适用

      7.4.3 2006年资金被占用情况及清欠进展情况

      □适用√不适用

      报告期内新增资金占用情况

      □适用√不适用

      截止2006年末,上市公司未完成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的清欠工作的,董事会提出的责任追究方案

      □适用√不适用

      7.5 委托理财

      □适用√不适用

      7.6 承诺事项履行情况

      为了进一步保护流通股股东利益,积极稳妥推进股权分置改革工作,本公司主要非流通股股东除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履行法定的承诺义务外,还作出如下特别承诺:

      (1)东莞市国泰物资供销有限公司承诺为截止至本次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实施股权登记日止未明确表示同意参与本次股权分置改革的非流通股股东及由于存在股权权属争议、质押、冻结等情形无法执行对价安排的非流通股股东(合计五家公司持有966,875股、应支付对价股数139,088股),先行代为垫付该部分股东持有的非流通股份获得上市流通权所需执行的对价。

      注:该项承诺已履行完毕。

      (2)当国家关于管理层股权激励的政策法规正式实施后,香港伟华电子有限公司、东莞市电子工业总公司、广东省外贸开发公司将提议并积极促成管理层股权激励计划。

      注:该项承诺正在推进之中。

      7.6.1 原非流通股东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做出的承诺事项及其履行情况

      √适用□不适用

      

      报告期末持股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东持有的无限售条件流通股数量增减变动情况

      √适用□不适用

      

      7.6.2 未股改公司的股改工作时间安排说明

      □适用√不适用

      7.7 重大诉讼仲裁事项

      □适用√不适用

      §8 监事会报告

      8.1 监事会对公司依法运作情况的独立意见

      公司监事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召开程序、决议事项、董事会对股东大会决议的执行情况、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执行职务的情况及公司管理制度等进行了监督,认为公司董事会2004年度的工作能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上市规则》、《公司章程》及其他有关法规制度进行规范运作,工作认真负责、经营决策科学合理;公司董事、经理执行职务时没有违反法律、法规、公司章程或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

      

      (下转D2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