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金融·证券
  • 5:信息披露
  • 6:信息披露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周刊
  • C3:基金周刊
  • C4:基金周刊
  • C5:基金周刊
  • C6:基金周刊
  • C7:基金周刊
  • C8:基金周刊
  • C9:基金周刊
  • C10:基金周刊
  • C11:基金周刊
  • C12:基金周刊
  • C13:基金周刊
  • C14:基金周刊
  • C15:基金周刊
  • C16:基金周刊
  • D1:钱沿周刊
  • D2:钱沿周刊
  • D3:钱沿周刊
  • D4:钱沿周刊
  • D5:钱沿周刊
  • D6:钱沿周刊
  • D7:钱沿周刊
  • D8:钱沿周刊
  • D9:艺术周刊
  • D10:艺术周刊
  • D11:艺术周刊
  • D12:艺术周刊
  •  
      2007 年 4 月 16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D7版:钱沿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D7版:钱沿周刊
    投资工具放宽 银行QDII产品增加收益有望
    ◆一周市场
    中资行新招应对“贴身肉搏”
    理财产品大PK 巧用产品为财富“加油”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投资工具放宽 银行QDII产品增加收益有望
    2007年04月1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秦媛娜

      

      那些对QDII产品已经失望的投资者,最近一则监管部门积极推进扩大银行系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产品投资范围的消息,可能会让他们重新树立起乐观的预期。

      上周,银监会与香港证监会在香港就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签署了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表示,银监会希望今年内调整并扩大QDII的经营范围。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东荣近日也在公开场合表示,外管局与有关部门积极合作,研究进一步扩大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的境外理财投资范围。这意味着,在冲破投资范围的限制之后,银行将有更大的空间搏取更高的QDII产品收益率水平,提高投资人的资金回报率。

      据统计,自去年4月央行宣布符合条件的银行、保险和基金等机构可以集合境内机构和个人资金进行海外投资以来,QDII产品的表现一直差强人意,据统计,截至去年底,已经有15家商业银行获得134亿美元的QDII额度,其中中资银行10家,外资银行5家,但是去年年底9家银行在国内首次募集的资金仅4.5亿美元。同时,已经投入运作的QDII表现也是难以令市场满意,其中中国银行首款QDII产品运行不足5个月之后因遭遇巨额赎回,产品规模连续20日低于最小规模限制而被迫终止。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银行系QDII产品表现不佳与其资金投资去向限制较多有关。按照现行规定,符合条件的银行集合境内机构和个人的人民币资金,购汇所投资的境外产品仅限于固定收益率产品,而不得直接投资于股票及其结构性产品、商品类衍生产品以及BBB级以下证券。但是这在保证了资金运用安全性的同时,却极大地降低了其使用效率。

      如果银行系QDII产品的资金运用渠道进一步打开,“应该会有更好的表现”,工商银行深圳分行外汇交易员覃珊珊指出,但是目前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背景下,QDII产品运作的客观环境并不好,即使只能投资固定收益产品的限制被取消,是否选择投资QDII,投资者还是要根据自身资金规模、对外汇资金的需求情况和风险承受能力来做出决定。

      可以对比的是,基金公司所管理的QDII产品资金在海外投资时可以投资将外汇用于包含股票在内的组合证券投资,但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获得QDII资格的华安基金所发售的QDII产品额度获批额度为5亿美元,其募集资金规模也不足2亿美元,可见投资者的热情仍然不高,因此如果银行系QDII产品在海外投资的自由度进一步扩大,如何正确评估,并选择一款合适自己的QDII产品,对于投资者来说仍有很多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