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金融·证券
  • 5:信息披露
  • 6:信息披露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周刊
  • C3:基金周刊
  • C4:基金周刊
  • C5:基金周刊
  • C6:基金周刊
  • C7:基金周刊
  • C8:基金周刊
  • C9:基金周刊
  • C10:基金周刊
  • C11:基金周刊
  • C12:基金周刊
  • C13:基金周刊
  • C14:基金周刊
  • C15:基金周刊
  • C16:基金周刊
  • D1:钱沿周刊
  • D2:钱沿周刊
  • D3:钱沿周刊
  • D4:钱沿周刊
  • D5:钱沿周刊
  • D6:钱沿周刊
  • D7:钱沿周刊
  • D8:钱沿周刊
  • D9:艺术周刊
  • D10:艺术周刊
  • D11:艺术周刊
  • D12:艺术周刊
  •  
      2007 年 4 月 16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D3版:钱沿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D3版:钱沿周刊
    海外淘金安全为先
    金盛保险新推 退休财富规划产品
    新品擂台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海外淘金安全为先
    2007年04月1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斐翔

      

      近日,工商银行在香港的控股公司工银亚洲正式推出了“理财金账户”品牌,同时承诺,只要拥有“理财金账户”,客户可同时在香港和内地分行享受贵宾服务。一石激起千层浪,个人理财“内外联动”似乎已经水到渠成,但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内外联动”迈出第一步

      在工银亚洲推出“理财金账户”品牌的同时,工行也同时开通了内地各分行与工银亚洲互通贵宾理财服务,内地分行可向工银亚洲的“理财金账户”客户提供多种贵宾理财服务,而内地分行的“理财金账户”客户在香港也可享受工银亚洲提供贵宾理财服务。一些投资者认为,工行此次在内地与香港互通贵宾理财服务大大拓宽了贵宾理财服务的地域范围,购买香港的理财产品似乎已经没有门槛了。但是来自权威渠道的消息来看,此次互通的贵宾理财服务,只是“内外联动”的第一步。

      据业内人士介绍,工银亚洲在香港为“理财金账户”提供的贵宾服务礼遇包括:特优储蓄及定期存款利率、投资服务收费优惠、人民币及内地关联服务优惠、豁免借记卡及信用卡年费、银行柜台服务费豁免及优惠等,并不可以直接去投资香港的资本市场,或者购买只在当地上市的理财产品。

      外资银行“好牌”诱人

      汇丰、渣打、东亚和花旗的外资法人银行在中国内地顺利开业,使得许多投资者在憧憬着能在不久后依托这些银行到海外投资理财,从这些银行在香港的理财产品来看,确实有如一副“好牌”。

      花旗香港网站的股票投资包括香港、美国证券服务、股票月供投资计划;汇丰香港可提供更多的海外证券买卖。汇丰“卓越理财”客户,能通过网络和电话购买中国B股、美国、英国、日本、澳洲及加拿大的股票;花旗目前可提供汇丰、和黄、中石油、中移动和盈富基金等。

      为了规避风险,不少外资银行,都有一个面向个人投资者的股票月供计划业务,银行会圈定一些股票或ETF,让投资者每月低至1000港元或1500港元定期定额买入,规避风险。月供股票,从长期而言,风险更低,收益可能更高,资金占用不多。至于外汇基金、各类ETF、国际市场基金、生命周期基金等等,也是外资银行手上的“好牌”。

      海外淘金安全为先

      不过,尽管投资海外的渠道将日益拓展,投资者还是要注意控制好风险,到海外“淘金”,安全是最重要的。近日,佛山警方公布了首宗购买境外基金被骗案,70余名佛山市民购买58万美元基金血本无归,骗子声称欧洲某国金融集团推出的“货币动能基金”,在互联网上开设了网站,年回报率可达200%。其实,除了这些稍有投资理财常识就能识破的骗局之外,一些借海外合法机构到内地推荐理财产品的事情,其出现的频率也在逐步加大。

      随着国家对于个人使用外汇限制越来越少,个人投资海外的渠道也越来越多,像外汇信托、外汇理财产品以及QDII产品,包括新近出现的外汇保单。但无论产品的类型如何变,其唯一不变的就是他们的发售机构,其注册地是在内地。只要关注到这一点,你就可以建立起初步的辨识标准。同时,即使是合法的海外理财产品,投资者也要评估它的风险和收益是否在自己可承受范围之内,毕竟海外市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十分陌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