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金融·证券
  • 5:信息披露
  • 6:信息披露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周刊
  • C3:基金周刊
  • C4:基金周刊
  • C5:基金周刊
  • C6:基金周刊
  • C7:基金周刊
  • C8:基金周刊
  • C9:基金周刊
  • C10:基金周刊
  • C11:基金周刊
  • C12:基金周刊
  • C13:基金周刊
  • C14:基金周刊
  • C15:基金周刊
  • C16:基金周刊
  • D1:钱沿周刊
  • D2:钱沿周刊
  • D3:钱沿周刊
  • D4:钱沿周刊
  • D5:钱沿周刊
  • D6:钱沿周刊
  • D7:钱沿周刊
  • D8:钱沿周刊
  • D9:艺术周刊
  • D10:艺术周刊
  • D11:艺术周刊
  • D12:艺术周刊
  •  
      2007 年 4 月 16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7版:基金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7版:基金周刊
    逼空行情展开 关注指数型基金
    “二合一”封转开 鹏华两基金受瞩目
    “封转开”的收益
    买基金还是买股票?
    益民红利:牛市思维 精选个股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买基金还是买股票?
    2007年04月1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长信基金研发部总监 骆泽斌

      

      买基金还是买股票?这是个问题。在经历了2006年股市暴涨后,今年有更多人把目光锁定在了这两个投资品种上。综合目前的市场态势和行情,对那些缺乏投资知识但又渴望通过合适的投资渠道使个人资产适度保值增值的普通投资者来说,今年购买基金比买股票更合适。

      股市复苏,黄金十年。走过火红的2006,公众蛰伏的理财热情被彻底唤醒。赚了钱的,想赚钱的,都把希望寄托在2007年。今年到底买什么?成了大家最关心的话题。2007年,国内股市行情整体向好是个不争的事实,但与2006年不同,今年再也不会出现单边上涨的走势,短期的震荡将会是家常便饭。去年下半年以来,火爆的股市让更多人涉足股票和基金买卖,几十亿规模的基金一天之内被一抢而空已不再是稀罕事。但不得不注意的一点是,普通老百姓受利益驱动或出于从众心理,纷纷加入“淘股选金”的行列,多少带有一些盲目,很多人只看到了赚钱效应,而忽略了潜在的风险。只想着赚钱的快感,而忘却了或是没有体味过亏钱的痛苦煎熬。

      这次的全民投资大行动,不由令人联想到十年前的“全民炒股”,景相似,人已非,当时的中国证券市场,政策法规远远不如现在齐全,更重要的是没有现在近万亿阳光主力证券投资基金的介入。而目前新加入的股民、基民大都没有经历过熊市带来的痛苦和深刻反思,所谓吃一堑才能长一智,花钱买来的教训固然深刻,但对大部分人来说却难以接受。就今年的实际情况,股市波动较去年有所加大,投资股票的风险性也会比基金大得多。长空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想要真正轻松的理财,获取较高的收益,适度购买一些投资研究能力强,整体业绩和实力靠前的基金公司的产品无疑是较好的选择。从国外成熟市场看,在股市走牛时,股民的数量会逐渐减少,而基民数量会增加,基金的总体收益也更加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