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金融·证券
  • 5:信息披露
  • 6:信息披露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周刊
  • C3:基金周刊
  • C4:基金周刊
  • C5:基金周刊
  • C6:基金周刊
  • C7:基金周刊
  • C8:基金周刊
  • C9:基金周刊
  • C10:基金周刊
  • C11:基金周刊
  • C12:基金周刊
  • C13:基金周刊
  • C14:基金周刊
  • C15:基金周刊
  • C16:基金周刊
  • D1:钱沿周刊
  • D2:钱沿周刊
  • D3:钱沿周刊
  • D4:钱沿周刊
  • D5:钱沿周刊
  • D6:钱沿周刊
  • D7:钱沿周刊
  • D8:钱沿周刊
  • D9:艺术周刊
  • D10:艺术周刊
  • D11:艺术周刊
  • D12:艺术周刊
  •  
      2007 年 4 月 16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6版:基金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6版:基金周刊
    蒋老伯的基金“情缘”
    南方避险增值10派2.5元
    开放式基金指数周升4.72%
    投资基金 不打无准备之仗
    中银国际收益10派0.5元
    中海分红增利10派1.1元
    封闭式基金净值周增5.59%
    本周分红的基金一览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投资基金 不打无准备之仗
    2007年04月1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阮文华

      

      不打无准备之仗,这是许多人都知道的。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投资者开始投资基金前需要做哪些必要的准备呢?以下三点供投资者实战中参考。

      首先是保持良好的心态。投资基金既要面对基金净值下跌的煎熬,同时又能在基金净值的上涨中享受欢愉。投资失利没必要气馁,投资获利也未必就一定要跑去沙滩享受阳光,关键是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调节自己的心态,做到可持续发展。其实站得离市场远一点,反而会看到更多有规律性的东西,离市场太近,整天讲今天基金净值涨几分钱,明天净值跌几分钱,只会迷失基金投资的大方向。买了基金后,是不是能够坚持长期持有,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基金的净值是不断变化的,不要为净值上涨而心情高昂,也不要为净值下跌而悲观、寝食不安。

      其次是资金准备。资金就像我们打仗需要充足的弹药,否则再高昂的激情和平稳的心态也是派不了用场的。用于投资基金的资金应当是自己闲置不用的资金,这样运用起来的负担较小,不会因为借钱买基金而承受支付利息和本金受损的双重压力。即使基金暂时的表现差强人意,也不会过于焦虑,更不会出现急于归还借款而赔钱出局。即使运用自有资金购买基金,也要学会运用“三分法”,1/3资金用于储蓄,1/3资金用于买一定的保险,而另外的1/3资金才可以买基金。

      最后还需要确定自己的投资目标,即自己想通过买基金实现短期、中期还是长期目标。有了目标,就等于有了行动的计划,有了奋斗的方向。目标的制定需要结合家庭情况而定,包括养老计划、子女教育计划、旅游等消费计划等。事实上,基金作为一种专家理财产品,都是主张中、长期投资的。这样投资的好处是,可以熨平基金净值受股市影响而产生的波动,更好地实现资金的长期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