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金融·证券
  • 5:信息披露
  • 6:信息披露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周刊
  • C3:基金周刊
  • C4:基金周刊
  • C5:基金周刊
  • C6:基金周刊
  • C7:基金周刊
  • C8:基金周刊
  • C9:基金周刊
  • C10:基金周刊
  • C11:基金周刊
  • C12:基金周刊
  • C13:基金周刊
  • C14:基金周刊
  • C15:基金周刊
  • C16:基金周刊
  • D1:钱沿周刊
  • D2:钱沿周刊
  • D3:钱沿周刊
  • D4:钱沿周刊
  • D5:钱沿周刊
  • D6:钱沿周刊
  • D7:钱沿周刊
  • D8:钱沿周刊
  • D9:艺术周刊
  • D10:艺术周刊
  • D11:艺术周刊
  • D12:艺术周刊
  •  
      2007 年 4 月 16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4版:基金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4版:基金周刊
    179万人的狂欢
    一季度基金业绩引发争鸣
    莫在疯狂中迷失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一季度基金业绩引发争鸣
    2007年04月1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主动风格的股票基金一季度跑输了大市 徐汇摄
      □本报记者 弘文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狄更斯的名著《双城记》,用这段文字描绘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时代场景。

      这段文字如果拿来刻画如今的基金投资心态,或许有其贴切的地方。今年一季度里,A股基金大面积跑输股市指数的状况,暗示了又一个“信仰之冬”的出现。

      一季度的市场状况是短期变化还是长期趋势?基金在熊市里累积的投资理念和操作手法还继续有效吗?价值投资理念是否需要更新或者丰富,如果变的话应该怎样变化?一场有关价值投资的内涵和外延的讨论由此而起。

      基金跑不赢指数

      根据统计,一季度A股市场的成分股指数和综合指数出现巨大差异,沪深300指数上涨了36.29%,上证180指数的涨幅是33%,深圳100指数的涨幅是36.35%。而上证50指数的涨幅为27%。

      而所有非货币开放式基金的平均回报,大约是20%,其中,220家开放式基金中,净值增长超过上证50指数的有51家,超越上证180指数的只有20家,超越沪深300指数的为10家,这10家中还包括2家指数基金(ETF)。

      上述情况清楚的表明,主动风格的股票基金在今年一季度跑输了大市,不是跑输某个风格指数,而是全面跑输大盘。

      当然,一个季度落后,并不意味着基金投资就有了什么问题。过去,股票基金也偶尔出现暂时落后于指数的情况,但终究不会太远。但是,一季度里,业绩落后的恰恰是以往基金业界的中流砥柱。

      来源WIND数据的统计显示,去年复权净值增长率前10名基金中,除了1家在今年一季度内排名26位以外,其余基金,全部落在50名开外,其中4家落到了后二分之一。去年前20名的平均排名在后二分之一。前50名也同样如此。

      如此,颠覆性的排名显然是出乎市场意料的,同时,究竟是市场犯了错,还是机构投资思维有偏差的争论油然而起。

      为何跑不赢?

      从目前看,各路基金对于今年一季度行情的原因分析基本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人散户大规模入市,在刚过去的3月份, A股市场以日均10万人的速度,吸引了超过250万的个人投资者大举入市。大批新股民入市使得场内投机气氛变的更为浓厚,垃圾股受到追捧,题材炒作受到青睐,而“价值投资”因风格不够激进而乏人追捧。

      第二,基金遭遇赎回大潮,导致基金重仓股的表现受到压制。基金赎回这个情况显然属实。来自权威数据的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内,剔除新基金发行,老的股票基金净赎回接近1000亿元,当然打压了市场基金重仓股的表现。

      当然,上述仅分析了一部分原因,但是似乎也不全面。老基金赎回固然导致了部分基金白马股的走低,但是,新基金不愿意追捧似乎也是重要原因。毕竟新基金还多发了400亿元。要接盘还是绰绰有余的。当然前提是,新基金认同老基金的投资思路。

      另外,散户追捧低价股也是人的投资本能。但个人投资者对于基金投资思路的认同也大有人在。总体上讲,个人投资者并不具备价格的话语权和市场影响力,一季度市场如此表现,既有资金面的因素,也难免有基金与其他机构争夺市场话语权失利的影响。

      价值投资争论

      当然,对于基金行业来说,并不是所有基金的业绩都在下降。还有一些基金在一季度内获得了相当不错的业绩水平。比如行业第一名取得了61%的季度收益回报,其收益率让人叹为观止。

      目前看,对于这批新崛起的基金业绩有两种解读版本。

      第一种认为,这些基金业绩的取得部分利用了其规模较小和投资标的较为宽松的特点。这些基金的业绩在未来并非完全可以复制。而坚持以往投资持续增长股思路的基金将最终居上。

      第二种则认为,上述基金的业绩是价值投资的一个体现。它的投资思路是遵循价值投资规律的,也适应市场发展趋势的。其业绩是可信的且可持续的。而部分指责这批基金的机构,则是为了掩盖其一季度投资决策判断失误的表现。

      从目前看,上述两个观点都未到分出结论的时候。毕竟,基金的业绩最终看的是所投资股票的长远表现。这不是一个季度的业绩能够分说的。

      而对于市场内的所有投资者来说,不断检验、更新、丰富自己的投资理念可能都是必须的。至于有关价值投资的分歧,某种程度是基金风格显化的一个表现,这个迹象对于整个股市来说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