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金融·证券
  • 5:信息披露
  • 6:信息披露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周刊
  • C3:基金周刊
  • C4:基金周刊
  • C5:基金周刊
  • C6:基金周刊
  • C7:基金周刊
  • C8:基金周刊
  • C9:基金周刊
  • C10:基金周刊
  • C11:基金周刊
  • C12:基金周刊
  • C13:基金周刊
  • C14:基金周刊
  • C15:基金周刊
  • C16:基金周刊
  • D1:钱沿周刊
  • D2:钱沿周刊
  • D3:钱沿周刊
  • D4:钱沿周刊
  • D5:钱沿周刊
  • D6:钱沿周刊
  • D7:钱沿周刊
  • D8:钱沿周刊
  • D9:艺术周刊
  • D10:艺术周刊
  • D11:艺术周刊
  • D12:艺术周刊
  •  
      2007 年 4 月 16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2版:基金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2版:基金周刊
    ◆基金·数字
    诺德价值优势基金 今起开始发行
    东吴双动力基金 近两周净值增长夺冠
    华夏大盘精选 成首只4元基金
    天量认购创造配售比例新低
    华安中小盘成长 今起限量集中申购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天量认购创造配售比例新低
    2007年04月1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Morningstar晨星(中国) 王君言

      

      合资基金公司队伍有望扩容

      动态:

      今年以来除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已经发生股权变更外,还有其他几个基金管理人的股权转换也在进行之中,如融通基金与日兴资产联手,中海基金拟引入法国爱德蒙得洛希尔银行,而兴业基金股权拍卖后可能被荷兰AEGON保险集团接盘等消息。近期多数传闻都与外资入股有关,颇值业内人士深思。

      点评:

      自2002年招商首先开启中国基金业合资的大门之后,境内金融集团与境外资产管理公司联合设立基金管理公司渐成趋势。据晨星统计,2005年中国内地共新设立8家基金公司,其中6家为合资,当年设立的3家银行系管理人无一例外地选择与外资股东联手。而在2006年设立的5家基金管理人中,合资公司达到4家。不仅新设立的管理人多数以合资面孔出现,一些原有老基金公司也纷纷“变脸”,大都以引进外资股东的形式变身合资。从进荷兰银行参股湘财合丰基金开始,近4年时间先后有富国、嘉实和中融等4家老基金公司通过引入了外资入股,进入中外合资的行列。相对于单纯的内资而言,合资基金公司有它本身的优势:首先,变身合资之后,更易于借鉴境外资产管理人多年累积的成熟投资经验,尤其是风险控制环节,合资基金公司有一定的优势;其次,方便投资团队共享国际化投资平台,使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和方法选择范围更为广阔;最后,境外基金产品的形势多样,变身合资之后管理人可以更好地接触国际化的基金种类,为设计创新型的基金新品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上投摩根新基金遭遇巨额认购

      动态:

      4月10日开始发行的上投摩根内需动力基金,在发行第一天就获得了近900亿元的认购意向,创下新基金发行中获得认购资金规模的最高纪录。此前的最高纪录是去年发行嘉实策略基金,当时的认购纪录是419亿。天量认购同时也使得新基金的配售比例突破新低。由于上投摩根内需动力基金采取的是100亿限额的比例配售机制,900亿的认购资金最后的实际获配比例预计在10%左右。

      点评:

      晨星认为,上投摩根内需动力基金的巨额认购资金是多方面原因综合的结果:其一,现行市场募集环境好。2007年以来新基金动辄百亿规模横空出世,投资人对于低净值基金的热情使得今年以来多数基金的认购期都维系在一天之内,即使老基金持续营销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南方分拆的基金启动拆分的南方稳健成长贰号基金在集中申购第一天,就获得了超过300亿元的申购规模,假如不是规模上限的限定,中国基金业很可能在一夜之间就大肆洗牌。近期投资人对于基金的广泛热情是点燃上投摩根内需动力巨型申购资产的主要原因。其二,基金公司品牌形象好。上投摩根基金公司自2004年4月设立以来,如今已设立6只基金产品,多数在各自类别的排名中取得较好的成绩,有利于为管理人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其三,管理人多次关闭老基金的申购份额。上投摩根旗下的全部老基金设立以来都没有运用高比例分红等颇受业内争议的手法进行持续营销,且为维护老持有人的利益,该公司成为国内第一家主动关闭基金份额的管理人。

      基金再陷托管行股票投资尴尬

      动态:

      根据《证券投资基金法》第五十九条(五)的规定,“基金不得向其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出资或者买卖其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发行的股票或者债券”。然而,对于这条显而易见的规定,却仍然不少基金忍不住去踩红线。基金2006年年报显示,有多只基金在去年出现违规买入托管行股票和债券的情况。

      点评:

      基金能否购入托管行股票一直是业内争议较大的话题,此前在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准备上市时讨论的尤为激烈。中国6家上市托管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和华夏银行)共托管163只基金,其中有6只指数基金因为法规对托管行的限制而无法持有标的指数成份股,其分别为长城久泰300、华安MSCI中国A股、嘉实沪深300、融通巨潮100、上证50ETF、万家180。在评价指数的众多指标中有一项指标为跟踪误差,即考察是指数化跟踪投资组合的收益率与目标指数收益率之间的偏差。由于法规对关联方回避制度的要求,给这些基金在投资上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从去年中行上市开始,许多基金公司向管理层申请豁免指数基金不许被动买入托管行股票的行为,但至今仍未听闻有豁免政策出台,随着越来越多指数基金遭遇尴尬的局面,相信这一问题会受到更多人的关注。而此次几只基金越过法规雷池主动持有托管行股票的行为,也再次提醒了业内人士应该关注这一问题了。

      基金频现高比率分红与份额分拆

      动态:

      从去年开始,基金公司便把份额分拆和高比率分红作为迎合偏爱低净值投资人的一种营销策略,进入2007年以来,这两种营销手段更是被广大基金公司频繁应用。

      点评:

      根据晨星数据,自从去年7月富国天益价值基金成功分拆之后,截至2007年4月12日,已有12只基金成功运用份额分拆手段进行持续营销,其中10只基金的具体分拆都发生在2007年,仅在4月上旬就有建信恒久价值、南方稳健成长贰号和国投瑞银创新动力先后分拆净值到一元,近来市场又传出申万巴黎新动力也拿到了分拆的批文,老基金细胞分裂的现象一时间让投资人应接不暇。另一种降低老基金单位净值的手段就是大比率分红。今年以来,单次分红比例在净值30%的基金有44只之多,他们大都把净值从2元左右降到1元左右。

      就牛市的火热气氛,基金公司大都想通过新发基金产品或老基金持续营销的方式增加所管理资产的规模,目前来看这些持续营销的老基金近来规模增长神速。近期实施分拆的南方稳健成长贰号基金在集中申购第一天,就获得了超过300亿元的申购规模,尽管基金公司会退回超过限额的申购资金,但从中彰显的投资人热情却不可低估。

      晨星认为,投资人在选择老基金时,首先更该评价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圈定适合自身的基金类别后,基金的投资团队、费用、过往业绩等仍是投资人应该先关注的问题。

      “封转开”首尝“末日比例确认”

      动态:

      国泰基金管理公司4月13日发布公告称,由基金金鼎“封转开”而来的“国泰金鼎价值精选基金”将于18日起进行集中申购,发售规模上限为100亿份。为控制基金发售规模,国泰金鼎价值精选基金的集中申购将采取“末日比例确认”,它不同于近期流行的“全程比例配售”原则。“末日比例确认”指的是,在对集中申购期内申购申请全部确认后,如果基金集中申购总份额超过100亿份,对集中申购期内最后一个申购日之前的有效申购申请全部予以确认,对最后一个申购日有效申购申请采用“末日比例确认”的原则给予部分确认,未确认部分的申购款项将依法退还给投资者。而全程比例配售则对申购期间内所有的申购额统一按比例确认。

      点评:

      这种“末日比例确认”的原则大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意味,即综合了“先到先得”的公平竞争原则,又使最后一天认购的投资人可以按比例获取一定安慰的份额。此种新兴的限制份额方式比较贴合多数投资人的心理,使清晨排队赶早的投资人热情得到鼓励,使略迟一步的投资人得到比例性的份额勉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