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金融·证券
  • 5:信息披露
  • 6:信息披露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周刊
  • C3:基金周刊
  • C4:基金周刊
  • C5:基金周刊
  • C6:基金周刊
  • C7:基金周刊
  • C8:基金周刊
  • C9:基金周刊
  • C10:基金周刊
  • C11:基金周刊
  • C12:基金周刊
  • C13:基金周刊
  • C14:基金周刊
  • C15:基金周刊
  • C16:基金周刊
  • D1:钱沿周刊
  • D2:钱沿周刊
  • D3:钱沿周刊
  • D4:钱沿周刊
  • D5:钱沿周刊
  • D6:钱沿周刊
  • D7:钱沿周刊
  • D8:钱沿周刊
  • D9:艺术周刊
  • D10:艺术周刊
  • D11:艺术周刊
  • D12:艺术周刊
  •  
      2007 年 4 月 16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16版:基金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16版:基金周刊
    王国卫:做事业要有激情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王国卫:做事业要有激情
    2007年04月1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史丽图

      简历

      王国卫

      1994年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1994年-1998年5月,任职于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1998年6月至今,任职于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先后担任基金安信、基金安久、华安上证180指数增强型基金的基金经理、基金投资部总监、总经理助理

      投资格言:与好公司共同成长;好人自有好报

      ◇本报记者 贾宝丽

      

      说起王国卫,圈里可能没人不知道。“年轻、专注、有责任感、有激情”,他就是给人这样的感觉。作为国内基金业的第一批开拓者,王国卫不仅参与了华安基金管理公司的整个筹备工作,他还让他管理的基金安信、基金安久在这些年表现出持续优良的业绩。如今,作为公司投资总监的王国卫,已经将其大部分时间从管理基金资产转移到了管理公司的整个投研团队上面。虽然压力比以前更大了,但王国卫却仍然对他的工作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足够的耐心,他似乎就是这样一个停不下的人 ……

      一次偶然的选择

      王国卫说,自己进入基金行业其实很偶然。 1994年,王国卫从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院毕业。当时,一起的同学大多都去了银行。而他也面临两个不错的选择,一个是上海国投,另外一个是人民银行在外地的分行。两相权衡了一下,王国卫说:“当时刚好赶上浦东开发,想到留在上海机会会比较多、而且离老家安徽也近,于是就选择了上海国投”。

      这次选择对他后来踏上基金行业自然是至关重要。“那个时候根本都不知道证券是什么东西”,王国卫回忆自己刚刚毕业时的情景。一进上国投,他被分到了当时的证券投资信托部工作,这个部门当时管理着金龙基金,这是当时上海获批的三个面对中小学老师发行的投资基金,这些基金主要投资证券,实业投资也可以。王国卫说:“在这里工作的一年时间里,跟那些老师傅学习了很多关于如何进行实业投资的经验,也为后来做投资打了一点基础”。

      1995 年的时候,王国卫被调到上海国投投资银行部工作。他说:“在投行部的时候,做过财务顾问、证券承销等一系列工作,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接触一级市场,对于证券行业的知识开始具备了一点,同时,在与人的交往方面也有很大进步”。就这样,一直到了1998 年。

      当时,国内的基金公司仅有南方、国泰、华夏三家。在上海准备打造中国金融中心这种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华安基金的筹备事宜被提上日程。

      作为华安基金公司的主要发起人,上海国投方面出了几个人过来组建华安基金公司,而王国卫就是其中一位。

      大不了重头再来

      对于当时从上海国投跳出来筹备华安基金这件事情,王国卫是经过了非常激烈的思想斗争的。他说:“当时大家都不知道基金是干什么的,心里根本没底,很多人也不愿意过来。从心里讲,留在上国投,收入不错也相对稳定,而且上国投当时的经营状况也是处于顶峰。但出来的话,可能会成功,也有可能失败。最要紧的是,上国投把这批人的编制、档案都转到浦东人才交流中心去了。也就是说,一旦出来就不可能再回去了”。

      经过几天的反复思考以后,王国卫再次选择了去尝试,去挑战自己。他说:“那个时候刚刚 30岁,因为年轻,很有冲劲。当时想,就算做不好,还有重头再来的机会,大不了就是重新再去找工作。而且基金本身是个新行业,虽然有挑战,但是也蕴藏着很多机会”。抱着这种做事业的激情,王国卫离开了上海国投。

      华安基金最初组建的时候只有 18个人,有从券商等其他机构过来的,也有刚毕业的学生。王国卫说:“当时组建华安的人证券背景都不是很强,比起那些由券商发起设立的基金公司,华安没有什么明显的优势。因为这样,所以我们一直特别注重团队的合作,靠大家相互补充。大家会在一起理出一些重点股票,然后分头去调研,然后再一起讨论。也由于没有太多的消息优势,我们就一直特别注重基本面的分析和研究。我们也一直希望多利用外部资源”。

      也正因为如此,王国卫在基金安信1998年的年报当中就提出“精选个股、集中投资、长期持有”的投资理念,但贯彻该理念的前提是注重基本面分析、注重价值投资。他说:“当时写这些的时候还是非常用心的”。事实上,即使是今天来看,这些理念仍然是深入人心的。

      尽心尽力做好事情

      王国卫坦言:“从1998年到2000 年的头三年里,其实压力一直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到了半年、一年底的时候,想到一年的辛苦几天就要见分晓了,压力就会更大。”他笑着说:“头几年的时候,头发都会掉得很厉害,这种情况从 2000年以后才开始得到遏制”。

      对于自己的性格,王国卫这样总结,“我这个人性格平和,考虑问题比较全面,比较周到。”他还说:“我是农村孩子,可能是因为从小比较贫困的原因吧,对于别人的钱总是非常重视,就怕管的不好对不起别人”。

      就这样,凭着对事业的尽心投入和对投资者深切的责任感,王国卫管理的基金安信、基金安久在这些年当中无论是牛市还是熊市都始终保持着不错的业绩,为投资者取得了良好的回报。

      资料显示,在从1998年6月到2003年9月王国卫担任基金安信的基金经理期间,基金安信累计净值从1元涨至2.1461元,累计涨幅达到214.61%。截至2007年4月13日,基金安信的累计净值已经达到4.1505元,成为国内首只累计净值爬上4元的基金。

      就是现在出去做公司产品推介的时候,王国卫还总是受到很多老投资者的追捧。他们对他说:“你做的很好,给我们赚了很多钱。”王国卫说:“每次遇到这种情况,心里都觉得很感动。”他说:“做投资这个行业的人,管理的资产多,见得有钱人也多,所以人很容易浮躁。但静下来,好好回忆一下,要做好投资,一是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其次,就是对金钱要有平淡超脱的心态”。

      这些年,基金业从业人员的跳槽是此起彼伏,但王国卫在华安一呆就是 9年,从基金经理到投资总监再到总经理助理,始终如一的执着。用他的话说:“华安是我参与创办起来的,真的是非常有感情。我现在想最重要的就是尽心尽力把事情做好”。

      天道酬勤

      作为公司的总经理助理兼投资主管,王国卫现在已经把大部分的精力转移到考虑如何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团队上面。用他话说:“以前主要是管钱,现在主要是管人”。

      他说:“管钱会相对压力小一些,因为钱不会说话。但是人就不同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作为管理者,最主要的任务就是通过与人沟通,分析每个人的特点,为大家创造一个融洽宽松的工作氛围,让每个人的价值最大程度的体现出来,从而整个团队的力量也就会体现出来”。与此同时,他对投资工作的兴趣依然不减。王国卫说:“只要不出差,投研平台每天的晨会我都会去参加”。

      王国卫很看重基金专业理财的优势。他说“做好任何一件事情,既需要智慧,更需要时间,如果不花时间在上面,很难想象会有什么成功,这就是天道酬勤。而基金就是靠一群人的智慧和一群人的时间去进行专业的理财活动”。

      事实上,你从王国卫的身上看不到明显的行业压力,可能是这些年经历的投资生涯的起起落落、风云变幻太多,他反而更多的有了一种大浪淘沙后的从容淡定。他一直说,自己的很多选择都很偶然,但从这一次次的选择背后,可以看到由于他稳重沉着而又积极向上的性格所带来的必然。

      王国卫说,自己的生活很简单,也很健康。每天 10点半之前肯定就睡觉了,早上 6点多起床。很喜欢运动,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游泳都愿意去玩,虽然都不是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