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金融·证券
  • 5:信息披露
  • 6:信息披露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周刊
  • C3:基金周刊
  • C4:基金周刊
  • C5:基金周刊
  • C6:基金周刊
  • C7:基金周刊
  • C8:基金周刊
  • C9:基金周刊
  • C10:基金周刊
  • C11:基金周刊
  • C12:基金周刊
  • C13:基金周刊
  • C14:基金周刊
  • C15:基金周刊
  • C16:基金周刊
  • D1:钱沿周刊
  • D2:钱沿周刊
  • D3:钱沿周刊
  • D4:钱沿周刊
  • D5:钱沿周刊
  • D6:钱沿周刊
  • D7:钱沿周刊
  • D8:钱沿周刊
  • D9:艺术周刊
  • D10:艺术周刊
  • D11:艺术周刊
  • D12:艺术周刊
  •  
      2007 年 4 月 16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11版:基金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11版:基金周刊
    奥本海默基金“逼宫”重仓股
    ◆全球
    要不要关闭 规模膨胀在考验四只美国基金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要不要关闭 规模膨胀在考验四只美国基金
    2007年04月1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Morningstar晨星(中国) 黄晓萍

      

      在基金的世界里,充满了成功诱惑却又暗藏杀机。出色的回报令人瞩目并引发新钱滚滚流入。庞大的资金流入有诸多好处,如可以降低资金的运营费率。但是当资金洪流愈发汹涌后,隐藏的费用———例如交易成本———开始上升。此外,基金经理可能要被迫改变投资风格以适应基金的“腰身”渐长、体积膨胀。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人潮涌入,期望辉煌的历史可以重演。但是资金持续流入引发资产膨胀,到达一定程度,可能会影响基金经理重演历史的投资管理能力,美好愿景只能无奈成空。

      晨星美国分析师罗素·金奈尔表示,资产膨胀有诸多后果,如使基金经理改变投资策略、选择的股票更具流动性、会减少交易、组合更加分散等等,但可能不会使基金变得更加优秀。在此背景下,金奈尔指出了四只应该考虑关闭的美国基金。

      罗伊斯总收益基金(Royce Total Return)。该基金是现有的小型股票基金中规模最大的,但其依然开放。从2000年至今,该基金从2.8亿美元资产规模、持股150个增长到60亿美元、持股450个。此外,首席基金经理Chuck Royce还需要管理其他基金的50亿美元资产。Royce采用低换手率的策略,从而降低了投资组合对资产膨胀的敏感程度。虽然如此,该基金要取得过往的出色回报却显得压力重重,因为任何一只股票的回报对于基金整体收益贡献都是很有限的。的确,数据也显示该基金近三年的回报已然欠佳。

      卡乐摩斯成长基金(Calamos Growth)。该基金增长太快、太大,导致业绩下滑,回报已经连续三年低于同类基金的平均值了。虽然该基金并不是纯粹的中型股票基金,但将其165亿美元资产的一半投在中型股票上也是很大的挑战。回顾历史,该基金战绩显赫的年份多数是其资产还未跨过10亿美元门槛的时候,而其业绩欠佳也已经引发了赎回。如果卡乐摩斯能够汲取教训,应当考虑未来在其资金净流入转为正的时候毅然关闭。

      美洲成长基金(American Funds Growth Fund of American)。该基金资产规模达1670亿美元,涉水深浅难以定论。和此前的超大规模基金———富达麦哲伦相比,该基金在应对资产膨胀方面要更加从容一些,主要是有10名基金经理分开独立地进行投资管理,并把一部分资产交给单个的分析师负责。美洲基金以庞大的资深基金经理和资深分析师队伍为豪,但资深的专业人才、出色和流动性好的选股思路并非取之不尽的。虽然该基金对新的投资人实行关闭有助于缓解资金的流入,但在保护老持有人而不对其实行关闭的道路上也要谨防误入歧途。

      富达价值基金(Fidelity Value)。该基金资产规模190亿美元,在中型价值股票基金中体积最为庞大,相当于规模第二大的同类基金的两倍。在投资策略上,基金经理Rich Fentin并没有增加持股的个数以适应资产膨胀,而是买入大型股票,因此该基金现在有约一半资产投资于大型股票上。该基金倒是未声称自己是纯粹的中型股票投资者,但其已开始离开缔造以往业绩的中型股票领域。而且,基金经理无法在组合中增加一些其所中意的股票,因为其持有的一些个股已经超出15%的单只股票比重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