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金融·证券
  • 5:信息披露
  • 6:信息披露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财富人生
  • B5:上证研究院
  • B6:上证研究院
  • B7:上证研究院
  • B8:上证研究院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周刊
  • C3:基金周刊
  • C4:基金周刊
  • C5:基金周刊
  • C6:基金周刊
  • C7:基金周刊
  • C8:基金周刊
  • C9:基金周刊
  • C10:基金周刊
  • C11:基金周刊
  • C12:基金周刊
  • C13:基金周刊
  • C14:基金周刊
  • C15:基金周刊
  • C16:基金周刊
  • D1:钱沿周刊
  • D2:钱沿周刊
  • D3:钱沿周刊
  • D4:钱沿周刊
  • D5:钱沿周刊
  • D6:钱沿周刊
  • D7:钱沿周刊
  • D8:钱沿周刊
  • D9:艺术周刊
  • D10:艺术周刊
  • D11:艺术周刊
  • D12:艺术周刊
  •  
      2007 年 4 月 16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2版:上市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2版:上市公司
    武汉商业重组暂无实质举措
    两公司讨论定向增发事宜
    华意压缩称无整体上市计划
    福田汽车MP-X蒙派克全球发布
    恒源煤电获税收抵免
    S*ST大通2006年预亏1.6亿
    沧州化工国有股拍卖暂停执行
    马钢制成40吨轴重车轮
    基金主导武钢四季度飙升行情
    家饰佳对发H股“有想法”
    “茅台迎宾酒,迎宾迎天下”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武汉商业重组暂无实质举措
    2007年04月1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武商联一年内不会对三家上市公司进行资产及业务整合

      □本报记者 王宏斌

      

      期待中的重组大戏没有如期上演。筹建中的武汉商联集团周末宣布,未来一年内,将不会对旗下3家上市公司鄂武商、武汉中百和武汉中商进行资产及业务的整合,也不会对3家公司的现有组织架构及员工聘用计划作出调整。

      武商联的这一计划是在三家上市公司于上周六同时公告的《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中披露的。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这意味着武汉商业重组未来一年内均不会有实质举措。

      3月19日,武汉国资公司宣布,拟组建武汉商联(集团)股份公司,打包管理3家本地商业上市公司,随后国务院国资委批准了这一计划。由于武汉市属3家商业上市公司经营业态基本趋同,因而拟组建的武汉商联集团的主要职责就是在3家商业上市公司之间优化资源配置,整合商业业态,实行差异化发展。

      就在市场普遍以为武汉商业重组大戏马上就要上演、“武汉版百联”即将现身时,《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却披露,武商联集团尚无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改变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或对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作出重大调整;亦不会对3家上市公司或其子公司的资产和业务进行出售、合并、与他人合资或合作,也无购买或置换资产的重组计划;同时,也无对3家公司相关人员、组织架构及业务进行调整的计划。

      规划了七、八年的武汉商业重组缘何在关键时刻“雷声大、雨点小”?对此,武汉国资方面及三家公司相关负责人均不愿发表看法。市场研究人士则认为,对武汉商业重组而言,股权重组的意义有限,真正有意义的重组是业态整合,即实现3家商业上市公司的错位竞争和差异化经营。但要实现这一点,“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该人士认为,武汉3家商业上市公司目前的格局是多年的发展形成的,其管理团队基本上都是企业的创始者,经过多年的发展,不仅形成了不同的企业文化和管理风格,而且各公司都有一定的强势。因此,要整合业态,需要协调的地方较多。该人士还认为,整合在技术上也存在一定困难。目前需要整合的商业资产位于3家上市公司内部,业态整合必然造成上市公司业务和利益的重新划分。因此,“武商商业重组不是想像的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