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焦点
  • 4:财经要闻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研究
  • B8:人物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股民学校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产权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D57:信息披露
  • D58:信息披露
  • D59:信息披露
  • D60:信息披露
  • D61:信息披露
  • D62:信息披露
  • D63:信息披露
  • D64:信息披露
  • D65:信息披露
  • D66:信息披露
  • D67:信息披露
  • D68:信息披露
  • D69:信息披露
  • D70:信息披露
  • D71:信息披露
  • D72:信息披露
  •  
      2007 年 4 月 17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1版:理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1版:理财
    逼空行情还能持续多久
    涨幅并非罕见
    敏感时刻做多信心一再被强化
    十佳分析师指数
    上证网友指数
    交叉持股公司面临重估机遇
    今日视频·在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交叉持股公司面临重估机遇
    2007年04月1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华泰证券研究所    陈慧琴

      超越估值

      布局股权投资主题概念

      A股市场上涨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中国资本市场制度性变革以及上市公司盈利大幅上升,但过剩的流动性也在股市的不断上涨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无论是GDP增长预期、还是两税合并、整体上市、资产注入、定向增发等都为上市公司2007年业绩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提供了想象空间。在这样的高成长预期下,市场出现一定的估值溢价仍属合理。通过分析,近两周基金的净值增长和大盘保持同步,表明新基金对整体上市、券商概念、注资概念股、股权投资和二线蓝筹股的积极挖掘。

      由于A股目前整体估值已经是39倍,平均股价上破10元,已经呈现出较大高估,动态PE已经达到30倍,PB超过4倍,按照2007年估值已经略微高估,按照2008年估值才能是估值合理。应该说,股指大幅上涨后,从估值角度进行投资的难度明显增加。当前股市有快速向“狂热”阶段过渡的特征。由于目前市场估值已到了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在市场进入价值创造阶段,行业(或个股)价值重估和股权投资带来的价值重估是股价继续上涨的主要理由。日本股市疯狂之时,交叉持股公司也曾得到极为充分地挖掘。为此,未来股价上涨的动力更多来自于上市公司股权投资和整体上市以及注资等给上市公司带来未来业绩增长的重估投资机会,要超越估值,对股权投资、整体上市、资产注入、证券、有色资源和地产的重估。

      众所周知,股指迭创新高,使交叉持股概念再度成为热点。交叉持股主要是指上市公司长期投资里面的股票投资,即上市公司间接参股的其他上市公司法人股。近期我们看到,由于市场的持续上涨,交叉持股———缘于股权投资而价值重估引发了很多个股的暴涨,如持有葛洲坝的中国高科连续飙升;同时,相关上市公司一季度业绩大幅增长中有不少是缘于股权投资重估的,典型代表有雅戈尔和两面针等。为此我们要战略关注具有股权投资重估价值较高的个股,如东方集团、中化国际、宏图高科、大厦股份、S深宝安和复星医药等。

      上海本地股

      交叉持股公司机会凸现

      我们知道,交叉持股的现象在上海本地股中表现得尤为普遍。据统计,上市公司目前交叉持股总计500余例,而其中上海本地的交叉持股有200余例,占比约40%。这种繁杂的持股结构安排,赋予了上海本地股更多的想象空间。而本地股具有的这一共性又使其利益相互捆绑,整个板块关系密切,因而在二级市场上表现出股价联动特征。而且,在近两年牛市中上海本地股表现一般,随着上海市有关部门对上市公司质量的关注,推进上市公司购并和落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等举措不断深化,我们有必要对上海本地股重新认识和重新价值重估。

      交叉持股属公司隐性资产,只要不出售股票,账面收益将不能体现,但内在价值依然存在。由于拥有多家公司股权,交叉持股公司可以根据市场行情来选择兑现时机,以保证投资收益的最大化。而按照新会计准则,将新增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科目,执行新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可将长期投资中的资产,如已经解禁的股票投资,转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计入投资损益,带来的权益或者利润增加是惊人的。如交大南洋持有4800万股交大昂立,相当于每股收益增厚1.7元;而大众交通分别持有3830.4万股交大昂立、3012.6183万股巴士股份、1555.539万股交运股份和273.1343万股浦发银行,按照4月16日收盘价测算,股权投资收益扣除成本净增值8亿元,相当于每股收益增厚1元;S爱建持有浦发银行819.4万股,其初始投资成本仅为600万元,按照4月16日浦发银行30.7元收盘价,目前股权收益已达2.5亿元。

      综合来看,我们认为,按照新会计准则,上海本地股中交叉持股公司如大众交通(大众B)、东方明珠、交大南洋、S爱建、大众公用、中华企业和东方创业等投资交叉持股带来的权益或者利润增加是惊人的,值得投资者逢低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