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焦点
  • 4:财经要闻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研究
  • B8:人物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股民学校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产权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D57:信息披露
  • D58:信息披露
  • D59:信息披露
  • D60:信息披露
  • D61:信息披露
  • D62:信息披露
  • D63:信息披露
  • D64:信息披露
  • D65:信息披露
  • D66:信息披露
  • D67:信息披露
  • D68:信息披露
  • D69:信息披露
  • D70:信息披露
  • D71:信息披露
  • D72:信息披露
  •  
      2007 年 4 月 17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1版:理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1版:理财
    逼空行情还能持续多久
    涨幅并非罕见
    敏感时刻做多信心一再被强化
    十佳分析师指数
    上证网友指数
    交叉持股公司面临重估机遇
    今日视频·在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逼空行情还能持续多久
    2007年04月1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制图 张大伟
      上周五尾盘的急速跳水,换来周一更强劲的上涨,股指一口气走到了距离3600点只有一步之遥的高点。大盘持续逼空式的上攻没有给空头留下多少余地,这种上扬已经走了比较长的时间,投资者无论在场内还是在场外都等待着大盘比较像样的回调。这种回调会出现吗?这种逼空式大涨行情能持续多久?

      □海通证券 吴一萍

      

      缩量上涨格局不会持久

      周一大盘的上攻非常坚决,不过成交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背离,沪市和深市分别较上一交易日减少了13%和15%。萎缩的成交量代表的是什么一种现象呢?

      笔者认为这种缩量上涨的格局恰恰说明了逼空前行的行情特征,场内和场外的投资者都处于相对谨慎的状态。持股者心态比较稳定、不愿意抛售筹码。这样就造成了场外资金入场获取筹码的难度,在没有大规模挺进的情况下就推高了股指。

      笔者认为这种量价背离现象可能会在接下来的行情行进过程中再度出现,但始终维持下去的可能性较小。一个理由是这种量价背离是建立在持股者有比较一致预期的基础上,而随着股指的快速推升,这种预期或者说持股者的联盟必然会松动,缩量上涨的格局也就会随之打破。

      另一个理由是近期深强沪弱的格局代表的是两股力量的不一致:以基金为代表的主流资金扎根的蓝筹股都集中在沪市,而非主流资金角逐的小盘股可以用深市的股指来表现,这两个市场的悬殊在某种意义上体现出两股资金态度的不一致。但是,随着题材股、垃圾股的泡沫膨胀到一定阶段,蓝筹股的相对“洼地”位置就显现出来了,寻求安全收益的主流资金最终还是会对这些品种给予青睐,而这个过程在股指展开快速上攻的最后阶段会展现出来。沪综指迎头赶上的推动力就来自于蓝筹权重股,而一旦蓝筹股启动,大盘量价背离的现象也就会马上消失了。

      终将回到业绩的根本上来

      推动股指上涨的动力来自于哪里?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很可能最直接的答案就是资金。但是简单的答案背后却有复杂的动因,因为资金逐利的本性驱赶它流到有赚钱的地方来。这也就是我们不能非常简单地用流动性来对股市的上涨下一个结论,只是目前在“笼中虎”被唤醒之后,储蓄的持续流入惯性十分强大。

      那么,上市公司业绩的增长能否跟上股指上涨的步伐呢?笔者认为,目前大家按照2006年报的惯性对2007年报的预期都比较乐观,这种乐观还有待于季报和中报的检验。有一点值得投资者注意的是,2006年报的增长可能有部分因素是2005年基数相对较低的缘故。2007年的业绩增长还会保持较高速度吗?而且,这只不过是考虑业绩增长需要重视的一个因素,其他还有比如通胀、原材料价格上涨、顺差可能继续缩小等等因素都可能影响乐观的预期。那么,回到上市公司业绩的根本,笔者认为惯性推动力会在短期内持续,但从长期来看,需要慎重考察季报和中报的业绩才能得出结论。现在市场热络的氛围让冷静思考的人销声匿迹,但是当这种惯性开始略微松动之后,透支的部分可能就要偿还。

      逼空式的惯性推动行情有望在长假之前延续,主流资金和非主流资金交替充当主角的状态将会在盘面上显现,而蓝筹股的启动可能会加快大盘上行的步伐。目前,大盘加速前进的赶顶过程已经开始,而且还将持续一段时间。操作策略是,保持一定仓位的持股状态,并以选择蓝筹权重指标股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