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信息披露
  • 4:焦点
  • 5:信息披露
  • 6:信息披露
  • 7:信息披露
  • 8:财经要闻
  • 9:观点·评论
  • 10:时事·国内
  • 11:时事·海外
  • 12:时事·天下
  • 13:环球财讯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特别报道
  • B8:专栏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信息披露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D57:信息披露
  • D58:信息披露
  • D59:信息披露
  • D60:信息披露
  • D61:信息披露
  • D62:信息披露
  • D63:信息披露
  • D64:信息披露
  • D65:信息披露
  • D66:信息披露
  • D67:信息披露
  • D68:信息披露
  • D69:信息披露
  • D70:信息披露
  • D71:信息披露
  • D72:信息披露
  • D73:信息披露
  • D74:信息披露
  • D75:信息披露
  • D76:信息披露
  • D77:信息披露
  • D78:信息披露
  • D79:信息披露
  • D80:信息披露
  • D81:信息披露
  • D82:信息披露
  • D83:信息披露
  • D84:信息披露
  • D85:信息披露
  • D86:信息披露
  • D87:信息披露
  • D88:信息披露
  •  
      2007 年 4 月 18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4版:金融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4版:金融
    交行发招股说明书 今起推介
    中行总稽核敲定黄定坚
    去年“吃掉”近6000亿元 外汇掉期缘何喜欢“隐姓埋名”
    关于公布上海辖区“上市公司治理专项 活动”公众评议邮箱和电话的公告
    什么因素让招行业绩增近9成
    中信银行国际配售超额认购近50倍
    关于中信银行股票发行特别安排的通知
    三大行中间业务增长“提速” 占比仍偏低
    多数上市银行拨备覆盖率提升超15%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三大行中间业务增长“提速” 占比仍偏低
    2007年04月1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袁媛

      

      虽然已公布年报的上市银行中,中间业务收入增速大幅提高,不过这些收入更多地源于低附加值业务,所占的份额仍偏低。

      数据显示,2006年中行净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增长了54.9%。2006年工行净手续费和佣金收入为163.44亿元,增长55%,建行则增长了60.5% 。但是除中行外,其他三家银行中间业务占比均未超过10%,工行非利息收入占营业净收入的比重9.14%,建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经营收入比率达到8.95%,中行略高,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18.14%。

      专家认为,去年资本市场的向好,促成了基金、保险等产品的热销,进而促进了银行在代理类手续费方面的激增,从而使银行在其中受益。

      但在专家眼里,这些占比较高的代销产品的业务仍然属于低附加值业务。“中间业务仍是我国银行业务中的一块短板。”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相比外资银行代客理财、财富管理等高附加值的业务,我国国有银行的中间业务模式单一,结构不合理,大多集中在简单的、低附加值的传统金融产品,如结算业务、代理业务等。而在金融衍生品方面,量比较少。他认为,随着银行业的全面开放,理财、银行卡、贸易融资、投资咨询管理、私人银行等高附加值的中间业务将成为中外资银行争夺的焦点。而我国银行在高附加值业务方面还有很大的开拓空间。

      数据显示,花旗等20多家国际大银行的中间业务比重已超过50%。从这个国际水平来看,我国国有银行中间业务的比重仍然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