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信息披露
  • 4:焦点
  • 5:信息披露
  • 6:信息披露
  • 7:信息披露
  • 8:财经要闻
  • 9:观点·评论
  • 10:时事·国内
  • 11:时事·海外
  • 12:时事·天下
  • 13:环球财讯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特别报道
  • B8:专栏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信息披露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D57:信息披露
  • D58:信息披露
  • D59:信息披露
  • D60:信息披露
  • D61:信息披露
  • D62:信息披露
  • D63:信息披露
  • D64:信息披露
  • D65:信息披露
  • D66:信息披露
  • D67:信息披露
  • D68:信息披露
  • D69:信息披露
  • D70:信息披露
  • D71:信息披露
  • D72:信息披露
  • D73:信息披露
  • D74:信息披露
  • D75:信息披露
  • D76:信息披露
  • D77:信息披露
  • D78:信息披露
  • D79:信息披露
  • D80:信息披露
  • D81:信息披露
  • D82:信息披露
  • D83:信息披露
  • D84:信息披露
  • D85:信息披露
  • D86:信息披露
  • D87:信息披露
  • D88:信息披露
  •  
      2007 年 4 月 18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12版:时事·天下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12版:时事·天下
    枪击案33人丧生 美枪支问题折射政界利益博弈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枪击案33人丧生 美枪支问题折射政界利益博弈
    2007年04月1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悲痛万分
      紧急抢救
      警察跑向案发地 本报传真图
      抢救人员将受伤者抬出 本报传真图
      美国弗吉尼亚州弗吉尼亚理工大学16日上午发生枪击事件,包括凶手在内的33人死亡,20多人受伤,目前没有发现有中国学生在这起枪击事件中伤亡。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枪击案。枪击事件从当地时间上午7时15分开始,持续了两个多小时。美国总统布什说,它使“全国感到震惊和悲伤”。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17日宣布,该校16日枪击案犯罪嫌疑人为该校一名23岁的韩国籍学生。

      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17日就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严重枪击事件向美国国务卿赖斯致慰问电,并对这一暴力行动表示谴责。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17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中方对上述不幸事件感到震惊,对遇难者表示沉痛哀悼,对伤者和受害者家属表示诚挚慰问。

      悲剧

      枪击案造成33人遇难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位于华盛顿西南390公里处的布莱克斯堡,已有135年历史,目前共有2.6万名学生。美联社报道说,当地时间上午7时15分左右,凶手在学院男女混住的“安布勒·约翰斯通宿舍楼”开始行凶,约两个小时后,学院另一端的“诺里斯教学楼”又传出枪声。

      两栋建筑间大约有800米远。警方官员说,他们在调查宿舍枪击案时,才听见教学楼又发生了枪击。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长查尔斯·斯蒂格当天晚些时候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枪击案中共有33人丧生,包括枪手本人。

      美国政府官员说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枪击案。校警负责人温德尔·福林丘姆说,警方认为只有一名凶手,他在行凶后已自杀身亡。罹难者中有一些学生,但不全是。

      20岁的特里·帕金斯枪击案发生时正在上德语课,他告诉《华盛顿邮报》记者说,一名枪手在大约9时50分时闯入教室,连续开枪大约1分半钟,发射了30发子弹,“所有人都一下子都趴在了地上,枪声似乎要永远持续下去”。

      福林丘姆没透露枪手所用枪械,但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执法部门人员说,根据初步掌握情况,凶手拿了两支手枪,并带了大量弹药。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17日宣布,该校16日枪击案犯罪嫌疑人为该校一名23岁的韩国籍学生。弗林彻姆说,经证实,23岁的凶手赵承辉(音译)是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英语系四年级学生。赵承辉平时也居住在校园内,属于美国合法居民。

      美国总统布什当天晚些时候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这一事件是“可怕的悲剧”,它使“全国感到震惊和悲伤”。

      质疑

      案发2小时为何未疏散

      据学生介绍,两座楼的枪击发生时间大约间隔两个小时,两楼中间还有一段距离,而目前已知的凶手只有一人。有学生质疑校方和警方在如此长的时间内为什么没能采取疏散等有效行动。

      一些学生说,第一声枪响两个多小时后,他们也没收到公告或警告,他们后来收到电子邮件警告时,大约是在第二座楼发生枪击时。学生激动地质疑校方反应。学生贾森·派亚特对CNN说:“今天发生的事很荒谬,当他们发电子邮件的时候,有20多人已经死了。”

      劳拉·韦丁等学生说,他们第一次接到关于枪击的邮件通知是在9时26分,那时离第一次枪击已有两个多小时。学生说,邮件中的细节也很少,只是说:“今天早晨早些时候,‘安布勒·约翰斯通宿舍楼’发生了枪击事件,警方正在现场调查。”

      这封邮件警告学生保持警惕,告诉学生发现任何可疑情况可同警方联系。学生安德鲁·卡珀斯·汤普森说:“关于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被蒙在鼓里。”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长查尔斯·斯蒂格辩解说,当局一开始以为宿舍发生的枪击源于内部纠纷,并误认为枪手已经逃离。

      警方正在继续调查这起惨案。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所有出入口都已经封闭,17日的课程也已全部取消。        

      致电

      李肇星谴责此暴力行动

      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17日就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严重枪击事件向美国国务卿赖斯致慰问电,全文如下:获悉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严重枪击事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我感到震惊,并对这一暴力行动表示谴责。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向遇难者表示沉痛哀悼,向美国政府和人民特别是伤者和受害者家属表示诚挚慰问,并祝愿伤者早日康复。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17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中国对美国校园发生枪击案感到震惊。刘建超说,中方对上述不幸事件感到震惊,对遇难者表示沉痛哀悼,对伤者和受害者家属表示诚挚慰问。他说,我们已经注意到了有关报道,据了解,真实情况尚在调查之中。

      目前,没有发现有中国学生在这起枪击事件中伤亡。学校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成员王睿嘉告诉新华社记者说,事发时他并不在校内,返回时发现学校已被警方封锁。他与其他中国学生进行了联系,目前还没有发现有中国学生在枪击事件中伤亡。

      (综合新华社报道)

      ■新闻观察

      利益之争或将因“枪”加剧

      □本报记者 朱周良

      

      16日发生在美国的“史上最惨重的”枪击案,不仅惊动了包括布什在内的全体美国人,也令全世界人为之震惊。有关专家指出,美国之所以接二连三发生恶性枪击事件,原因有很多,譬如收入分配相对不均、过分崇尚自由人权等等。但是,最根本的症结之一在于美国过于宽松的枪支管理,这也是美国政界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其在本质上反映的是共和党和民主党为了各自政治利益的博弈。

      利益博弈与枪支管理不力

      正如美国前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杰西·杰克逊昨天所言,本周发生的恶性枪击案更多地还是勾起了公众对于枪支管理不力的担忧和不满。“我们必须付出加倍努力来限制个人自由获得枪支。”

      美国是唯一将私人备带武器明定为宪法权利的国家,民间拥有枪支2亿多支,几乎人手一枪。枪支泛滥,造成枪祸不断。据统计,1972年以来,美国平均每天有80多人因枪杀案毙命,其中约有12名是儿童。

      尽管对于枪支问题的争论并不严格以党派划界,但总的说来,支持持枪自卫的共和党人居多,而反对者以民主党人居多。民主党的克林顿执政以后,将枪支管制提上重要日程,陆续通过了几项枪支管制法,主要也是在对购枪者进行背景检查、购买等待期的长短等方面做文章。共和党的布什上台后,则采取了一些有利于放松管制的措施。

      有关专家表示,美国的政治体系很大程度上都是建立在不同利益集团基础之上的。一般来说,共和党代表的是大企业的利益,而民主党则被认为更多代表弱势群体和中下阶层的声音。如果真的对枪支实行严格监管,可想而知,对支持共和党政府背后的企业集团的利益会带来多大冲击。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孙哲认为,虽然目前美国政府加大了枪支管理的力度,但因其背后蕴含着政治及理念方面的深层原因,使得这一问题,始终面临着令人头疼的三大矛盾。从现实政治来说,美国军工集团的势力非常强大,像“全国步枪协会”等组织,一直是美国政治献金的主要来源,在政治程序上,很难真正消除利益集团的影响,在枪支管制上,美国始终骑虎难下。

      在这样的前提下,尽管部分民主党和社会公众一直要求推动加强枪支管制,但每次在国会表决时,相关法案就是通不过,就是因为有关枪支管制的法案不符合军工集团的利益。而军工集团作为美国的强势集团,它有强大的游说国会的能力。

      当然,专家也指出,持有枪支既然在美国受到法律保护,因此要彻底管制也不大现实。事实上,尽管大多数民众支持对枪支进行适当管制,但也不愿严格到禁止个人拥有枪支。当犯罪率上升、出现严重的枪杀案件时,在震惊之余,他们反应会相当强烈,要求政府采取措施;可一旦事过境迁,对于枪支问题的关注度就会下降。

      专家表示,鉴于美国2008年大选在即,在此时发生如此恶性的枪击案,可能令这一话题的政治色彩再度升温。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问题专家袁鹏表示,枪支管理一直是美国大选重要的政治议题,民主党和共和党在该问题上存在很大分歧。

      分配不均与过分强调自由

      世界上也有一些国家允许持有枪械,但美国为何枪击案的频率要高很多呢?对此,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的解释是,这可能与美国国内收入分配相对不均有关。

      一直以来,美国的贫富差距在发达国家中都是最高的。尽管美国经济仍在缓慢增长,但美国经济的发展并没有惠及全民,而是向富裕阶层倾斜。2005年,美国用于衡量居民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指标———基尼系数再创新高,达到0.469,为连续第3年上升,同时也刷新了1967年采取现行方法进行统计以来的最高纪录。而相比之下,西方国家的平均基尼系数也不过0.3左右。基尼系数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用来衡量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个指标,其值在0-1之间。值越大表示收入分配平均程度越低;反之,值越小,说明收入分配越平均。

      而在2005年,美国有370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2.6%。有观点认为,当今是自罗斯福新政以来美国收入不平等状况最严重的时期。目前的收入分配状况早已引起美国民众的很大不满。去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收入不平等问题在美国人关注的最重要经济问题中排行第二,紧随高能源价格之后。

      此外,尽管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体,但许多美国人无法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险服务。根据普查结果,在美国全国,大约有15.7%的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险,且5年来这个数字一直呈上升趋势。

      专家表示,尽管美国在保护弱势群体利益方面也采取了诸多举措,但收入分配不均以及美国在福利制度上相比其他西方国家的“吝啬”,直接导致了生存和就业竞争加剧,由此带来的高压力也更容易造成整个社会的紧张情绪,稍有失控,便可能酿成类似枪击案的悲剧。

      “与成年人相比,在校学生往往自控能力较差,且经济基础和社会地位都很有限,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心也小很多。”陈凤英说,因此,很容易引发校园枪击案。

      除了收入分配的原因,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的专家王在邦还表示,美国过分强调的自由和人权,一定程度上也为类似的恶性事件发生埋下了伏笔。

      近两年

      美校园枪击案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16日发生一起枪击事件,造成至少33人死亡。美国私人拥有枪支数量世界第一,枪支泛滥,枪祸不断。以下是近两年美国发生的主要校园枪击事件:

      2005年3月21日 美国明尼苏达州一个印第安人保留地内一名学生打死自己的祖父母后又闯进当地一所高中校园,开枪打死6人、打伤15人,然后自杀。

      2005年11月8日 美国田纳西州坎贝尔县中学发生一起校园血案,一名14岁中学生开枪将一名校长助理打死,校长和另一名校长助理身受重伤。

      2006年8月24日 美国佛蒙特州奇滕登县一所小学发生枪击案,一名枪手在学校内外打死2人、打伤3人后开枪自伤,最后被警察逮捕。

      2006年9月17日 美国杜肯大学5名篮球队员在参加完校园舞会后,遭到一名男子枪击,其中一人身受重伤。

      2006年9月27日 美国科罗拉多州贝利镇一所中学发生劫持人质事件,劫持者在打伤一名女人质后开枪自杀,伤者被送到医院后不治身亡。

      2006年10月2日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兰开斯特县一所社区学校内发生枪击事件,造成5名女生死亡,凶手最后饮弹自尽。

      2007年1月3日 美国西北部华盛顿州一所高中发生一起枪击事件,一名学生在学校的走廊上用枪朝另一名学生射击,致使对方当场死亡。(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