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财经要闻
  • 4:焦点
  • 5:观点·评论
  • 6:路演回放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9:时事·天下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书评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特别报道
  • B8:广告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股民学校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D57:信息披露
  • D58:信息披露
  • D59:信息披露
  • D60:信息披露
  • D61:信息披露
  • D62:信息披露
  • D63:信息披露
  • D64:信息披露
  • D65:信息披露
  • D66:信息披露
  • D67:信息披露
  • D68:信息披露
  • D69:信息披露
  • D70:信息披露
  • D71:信息披露
  • D72:信息披露
  • D73:信息披露
  • D74:信息披露
  • D75:信息披露
  • D76:信息披露
  • D77:信息披露
  • D78:信息披露
  • D79:信息披露
  • D80:信息披露
  •  
      2007 年 4 月 19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1版:公 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1版:公 司
    版面导读
    “意外之财”增厚上市公司业绩
    苏宁去年营收首超国美
    S 锦六陆重组方案今日上会
    定向增发再融资有望降温
    ST渝万里 首季预亏414万元
    阳光股份定向增发今审核
    春晖股份大股东资产二次拍卖
    长江电力预计 上半年净利大增
    京能热电大股东 未有整体上市计划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意外之财”增厚上市公司业绩
    2007年04月1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陈建军

      

      如果不是682亿元投资、清欠收益的“赞助”,已经披露2006年报的1018家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将缩水近两成。统计数据显示,上市公司2006年因投资、清欠所获取的“意外之财”创下了历史新高。

      截至昨天,沪深两市共有1018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06年报。据WIND统计,这1018家公司2006年取得的净利润为3528亿元,比2005年的2456亿元增加了43.65%。然而,在3528亿元净利润中,通过投资、清欠实现的收益高达682亿元,占比为19.33%。

      虽然上市公司2006年年报披露尚未结束,但682亿元已经创了历史新高。上市公司全年投资收益的前个高点,是2003年的340亿元。这一数据在2006年大幅提升,虽然与新上市的中国人寿、中国平安贡献了417亿元直接相关,但投资收益和清欠,增厚了上市公司的业绩也是不争的事实。

      正是投资、清欠的收益猛增,导致大量公司的净利润出现了飙升。统计显示,在1018家上市公司中,投资收益为正值的有594家。其中,投资、清欠收益超过1亿元的有53家,在5000万至1亿元之间的有56家。ST仁和2006年实现的1.3亿元净利润,完全来自对老大股东占款计提坏账准备的冲回。与ST仁和类似,多家公司投资、清欠收益占净利润的比重超过100%。其中,S*ST数码投资收益更是超过净利润的19倍。非重点公司如此,一些蓝筹公司的业绩增长同样有投资收益所作的贡献,中集集团2006年度27.72亿元的净利润比2005年度增长3.84%,但扣除3.83亿元投资收益后,净利润同比还是下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