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财经要闻
  • 4:焦点
  • 5:观点·评论
  • 6:路演回放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9:时事·天下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书评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特别报道
  • B8:广告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股民学校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D57:信息披露
  • D58:信息披露
  • D59:信息披露
  • D60:信息披露
  • D61:信息披露
  • D62:信息披露
  • D63:信息披露
  • D64:信息披露
  • D65:信息披露
  • D66:信息披露
  • D67:信息披露
  • D68:信息披露
  • D69:信息披露
  • D70:信息披露
  • D71:信息披露
  • D72:信息披露
  • D73:信息披露
  • D74:信息披露
  • D75:信息披露
  • D76:信息披露
  • D77:信息披露
  • D78:信息披露
  • D79:信息披露
  • D80:信息披露
  •  
      2007 年 4 月 19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9版:时事·天下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9版:时事·天下
    公开挑战 美制定外交战略遏制俄罗斯
    长崎市长 遭枪击身亡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公开挑战 美制定外交战略遏制俄罗斯
    2007年04月1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美俄双方既有共同利益和共同战略,也会存在分歧和较量 资料图
      美俄在航天领域的合作 资料图
      美国国务院日前公布了2007年至2012年的美国外交政策战略计划。在这份文件中,美国政府公开表示今后5年美国的外交重点之一是遏制俄罗斯“在某些领域的负面行为”,并且继续推动在原苏联加盟共和国的“颜色革命”。

      俄罗斯《生意人报》的分析指出,这是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首次公开宣布将对俄罗斯采取遏制政策,表明俄罗斯和美国未来的关系发展面临诸多考验。

      报告

      延续批评基调语气更强硬

      美国国务院发表的这份题为《2007至2012财政年度战略计划》的文件阐述了今后5年美国外交政策的重点,勾画出美国国务院和对外援助机构国际开发署的公开战略目标和工作重点。

      美国国务卿康多莉扎·赖斯在介绍这一计划时说,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外交重点是“为了维护美国人和全世界的利益,推动自由、安全和繁荣的未来”。

      “在今天的世界,要在我们的安全利益,我们的发展努力和我们的民主理想之间划出明确的界限是不可能的,”赖斯说。

      俄罗斯媒体注意到,美国国务院的这份文件提到俄罗斯时用了很多篇幅,而且措词强硬,咄咄逼人。今年3月和4月,美国国务院公布了两份报告,在人权和民主问题上对俄罗斯大加指责。莫斯科随即予以猛烈还击,指责美国粗暴干涉俄罗斯内政,损害俄罗斯主权完整。

      俄《生意人报》的评论认为,美国国务院外交战略计划的出台不仅延续了此前的批评基调,而且语气更加强硬,给美俄关系造成了新的龃龉。

      批评

      指责俄过多干预国民经济

      美国国务院的报告指责俄罗斯政府在一些方面的“负面举动”达到了苏联解体以来的顶峰,其中包括强化中央集权,政府对国民经济干预过多,限制媒体自由等。此外,报告还批评俄罗斯向伊朗、叙利亚和委内瑞拉等国出售武器。

      报告指责俄罗斯在政治和经济上向邻国施加影响力,利用俄在能源领域的优势“试图控制这些国家的基础设施和战略资产”,借助“能源杠杆”促使这些国家继续留在独联体中。

      美国政府同时指出,为了抵消俄罗斯的“能源外交”攻势,美国将寻求在原独联体国家中建立“地区能源安全机制”。

      报告还公开表示,美国将通过“提供帮助、鼓励和技术性建议”,促使格鲁吉亚、乌克兰和摩尔多瓦等国“巩固民主化进程”,并且向欧盟和北约靠拢。

      美国国务院的这部分表述被部分分析人士解读为美国在外交政策上向俄罗斯直接发出的挑战。《生意人报》的评论说,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从来没有在公开文件中对俄罗斯提出如此强烈的批评和挑战。

      回应

      俄表示不会对美实施冷战

      不过,美国国务院在这份文件中仍然表示,希望俄罗斯成为一个“开放、民主、稳定的地缘政治伙伴”,美国国务院将通过经济、社会、科技和政治等领域的行动实现这一目标。此外,美国政府对俄罗斯的“积极趋势”抱有浓厚兴趣,表示将帮助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入全球经济,并希望日益扩大的中产阶级能够在俄罗斯的政治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

      自从1999年以来,美国国务院已经发表了三份外交政策战略计划,美俄关系的冷暖也可从中看出端倪。

      在1999年的文件中,美国表示将推动俄罗斯的民主化进程,同时认为俄罗斯对美国构成“长期潜在的安全挑战”。在2000年公布的第二份文件中,美国对俄罗斯核武库的安全感到担忧,并对俄罗斯和伊朗在核技术上的合作颇有微词。2004年公布的第三份文件则肯定了俄罗斯在控制核扩散、加强国际反恐合作及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生意人报》记者谢尔盖·斯托坎指出,美国和俄罗斯的关系今后将长期以“合作”和“遏制”的形式存在,双方既有共同利益和共同战略,也会存在分歧和较量。

      俄安全会议秘书伊戈尔·伊万诺夫17日在莫斯科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冷战只会导致壁垒和“铁幕”,没有谁能在这样的对抗中获胜,所以俄罗斯决不会将制造冷战作为目标,将俄美关系复杂化。俄美两国都愿意开诚布公地进行对话,积极解决双边问题。最近有关俄美开始冷战的言论都是别有用心的宣传。俄方认为,美国应该明白俄罗斯愿与其进行合作的意愿。

      (综合新华社报道)

      ■新闻观察

      政治遏俄

      美国或首打“经济能源牌”

      □本报记者 朱周良

      

      “这是一种冷战思维。”谈及美国最新提出的遏制俄罗斯“5年外交计划”,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的沈骥如研究员这样对记者说。沈骥如说,事实上,美国在冷战后其实很多时候在执行遏制俄罗斯的战略,这次只不过是明确提出而已。通过北约东扩、在中亚部署军队等各种手段,美国一直在试图压缩俄罗斯这个“潜在威胁”的战略空间。

      有关专家指出,美国向来喜欢把经济问题政治化,可以想见,在未来5年的遏制俄罗斯战略中,“经济牌”和“能源牌”仍将是美国的首选工具之一。在具体的表现上,美国可能在俄罗斯的市场经济改革、入世以及能源外交等方面向俄方施压。

      美欲拖延俄罗斯“入世”?

      在此次报告中,美方所列举的俄罗斯政府在一些方面的“负面举动”中就有政府对国民经济干预过多。联系到俄罗斯正在积极争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样的指责无疑会让美方有更多理由“考察”俄罗斯。

      俄罗斯是目前全球少数几个仍未加入世贸组织的主要经济体之一。有关俄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已进行了十多年。俄政府官员日前曾表示,俄罗斯将力争在今年年内完成加入世贸组织的准备工作,并在明年年初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早在去年11月布什访俄时,美方就表示,支持俄方加入世贸组织,并称两国将签署支持俄罗斯“入世”的协议。然而,时至今年4月初,美国贸易代表苏珊·施瓦布却又公开表示,俄罗斯为加入世贸组织所做的努力还不够。施瓦布称,美国希望俄罗斯能够履行作为世贸组织成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并表示美国国会并不准备立即废止冷战时期制订的“杰克逊-瓦尼克修正案”,后者旨在限制美俄之间的双边贸易。而且,迄今为止,美国也没有给予俄罗斯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

      “就入世来说,俄罗斯在贸易上对美并无实质威胁,”沈骥如说,俄罗斯的出口比较少,且仅限于能源和原料等有限产品。而且,从某种角度说,支持俄罗斯“入世”,也是将俄纳入美国主导的世界机制,符合美方的立场。

      美国如果在俄入世的问题上做文章,“以此作为一个筹码,以换取政治上的让步,”沈骥如说。譬如,普京政府近年来加强了对因历史原因形成的国内石油和金融寡头的控制,并陆续把关系国计民生的命脉产业收归国有,但美方则指责俄方的行为是不民主,是经济改革的倒退,不是市场经济的行为。

      有分析认为,让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是美国必走的一步,但虽然这一大目标已定,却并不想让俄罗斯很快“入世”,因为步步为营的谈判,可以为美国谋求更多的利益。许多美国议员就认为,总统不应该匆忙签订协议,以换取更多“拖延”的收益。

      “能源外交”针锋相对?

      俄美交锋的另一个焦点则很可能围绕能源展开。俄罗斯是欧佩克之外的全球最大产油国之一,而美国则是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专家表示,不管是出于政治利益还是现实的经济利益,美国都不愿看到俄罗斯在能源市场的地位过于强势。

      在此次的报告中,美方就指责称,俄方利用在能源领域的优势,“试图控制邻近国家的基础设施和战略资产”,借助“能源杠杆”促使这些国家继续留在独联体中。

      专家表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俄罗斯对于周边的盟国以及一些东欧国家都给予能源上的优惠政策,不管是石油还是天然气,出售给这些国家的价格都低于市场价。不过,近年来,随着这些国家经济日益发展,且北约东扩不断推进,俄方慢慢地也开始转向按市场价向这些国家出售油气。而美方则认为,俄罗斯向乌克兰等国提高油气售价是在耍政治手段,企图控制这些国家。

      为了应对俄罗斯的“能源外交”攻势,美国政府在最新报告中已指出,美国将寻求在原独联体国家中建立“地区能源安全机制”。

      在天然气欧佩克问题上,俄美的冲突则更为直接。美国政府强烈反对俄罗斯和伊朗等首倡的“天然气欧佩克”,并称成立这样一个组织对天然气消费国和生产国都没有好处。在最近的一次研讨会上,美国能源部长博德曼称,一些天然气出口大国试图组建垄断组织是一个“糟糕举措”,这将损害国际能源自由市场机制。只有开放并具有竞争力的市场,才能确保国际能源安全。美方称,这种“反竞争”做法,不仅会给天然气消费国造成影响,同时也会给天然气生产国自身带来问题。

      经济利益引发较量?

      最后,俄美的经济较量可能还体现在伊朗问题上。相比美国的强硬立场,俄罗斯等仍主张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伊朗核问题。从某种角度来看,美俄在伊朗问题上的对立背后也不乏经济利益的因素。

      在本月初伊朗局势再度紧张之际,俄罗斯方面就警告称,他国不得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并称“任何邻近俄罗斯边界的军事行动都令人无法接受,我们将视之为极端负面之举,并将尽力对抗”。

      专家指出,俄罗斯并未与伊朗接壤,但如果美国攻打伊朗,可能会影响到俄罗斯的经济利益。因为俄罗斯在伊朗还有大量投资,并且俄方还帮助伊朗修建该国第一座核电站。目前,俄罗斯与伊朗合作建设的布什尔核电站价值超过8亿美元,预计将于今年晚些时候投入使用。而且,在俄罗斯力推的“天然气欧佩克”战略中,伊朗也是重要的发起成员之一。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涌说,美国主导的对伊制裁难生效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各个大国都在伊朗有着巨大的经济政治利益,尤其是能源方面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