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有限售条件股份可上市交易时间
4.2.3 本公司共有九家有限售条件股东,其持股变动情况及限售条件如下表:
注1:本公司第一大股东中兴新在股权分置改革中作出如下承诺,该承诺刊登于2005年11月23日本公司在信息披露指定网站上公告的《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说明书(修订稿)》:
法定承诺: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履行法定义务,即自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实施之日起,所持有的本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份在十二个月内不上市交易或者转让;在上述禁售期满后的十二个月内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出售的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数量占本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不超过百分之五,在二十四个月内不超过百分之十。
特别承诺:中兴通讯非流通股份获得上市流通权之日起第13个月至第24个月内,若中兴新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出售该等股份的,出售价格将不低于中兴通讯董事会初次公告本次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前中兴通讯A股60个交易日收盘价的算术平均值26.75元的115%即30.76元(若自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实施之日起至出售股份期间有派息、送股、资本公积金转增股份等除权事项,应对该价格进行除权处理)。中兴新若有违反该承诺的卖出交易,卖出资金将划入中兴通讯帐户归全体股东所有。
因本公司已于2006年7月14日实施了2005年度利润分配方案, 中兴新作出的上述特别承诺中的“30.76元”调整为“30.51元”。
注2: 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履行法定义务,即自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实施之日起,所持有的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份在十二个月内不上市交易或者转让。
注3: 有关部分有限售条件股份解除限售详情,请参见本公司于2006年11月26日在信息披露指定网站上公告的《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解除股份限售的提示性公告》。
4.3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情况介绍
4.3.1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3.2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具体情况介绍
4.3.2.1本公司控股股东名称:深圳市中兴新通讯设备有限公司(简称“中兴新”)
法定代表人:张太峰
成立日期:1993年4月29日
注册资本:10,000万元人民币
经营范围:生产程控交换机机柜、电话机及其零配件、电子产品;进出口业务;废水、废气、噪声的治理、技术服务,环保设备的研究及技术开发;生产烟气连续监测系统。
4.3.2.2本公司控股股东的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情况
本公司控股股东中兴新是由西安微电子、深圳航天广宇工业(集团)公司(“航天广宇”)、中兴维先通三方股东合资组建,其分别持有中兴新34%、17%和49%的股权。中兴新现有董事9名,其中西安微电子推荐3名,航天广宇推荐2名,中兴维先通推荐4名,分别占中兴新董事会的33.33%、22.22%及44.45%。因此,无论在股权比例上或是在公司治理结构上,中兴新的任何股东均无法控制本公司的财务及经营决策,故本公司不存在实际控制人。该三个股东情况如下:
◆西安微电子隶属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属于国有大型科研事业单位,成立于1965年,法定代表人为张俊超,开办资金19,853万元。是国内唯一集半导体集成电路、混合集成电路、计算机研发生产于一体并相互配套的专业化研究所。
◆航天广宇隶属航天科工深圳(集团)有限公司,属于国有独资企业,成立于1984年3月20日,法定代表人谢伟良,注册资本1,795万元。经营范围为航天技术产品,机械、电器产品,仪器仪表;电子产品,塑料制品,化工制品,起重运输产品,五金家具,建筑材料,磁性材料,粉末冶金,国产汽车(小轿车除外)、仓储及进出口业务等。
◆中兴维先通是一家民营高科技企业,成立于1992年10月23日,法定代表人侯为贵,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为开发、生产通讯传输、配套设备、计算机及周边设备。
截止2006年12月31日,本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5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5.1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股变动及年度报酬情况
5.2 董事、监事和总裁之股份或债权证权益
本公司董事、监事及总裁于2006年12月31日持有本公司股份股数已载列于5.1 部分。
除上述所披露之外,于2006年12月31日,本公司各董事、监事及总裁概无在本公司或其相关法团(定义见《证券及期货条例》第XV 部)的股份,相关股份及债权证中拥有任何须记录于本公司根据香港《证券及期货条例》第352 条规定须予备存的登记册的权益或淡仓,或根据香港联合交易所证券上市规则(“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十《上市公司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标准守则》”)须通知本公司及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联交所”)的权益或淡仓。
于2006年12月31日日,本公司各董事、监事或总裁或彼等之配偶或18 岁以下的子女概无持有可以认购本公司或其相关法团的股本或债权证之权利,彼等亦无行使任何该等权利。
§6 董事会报告
6.1 报告期内整体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6.1.1 业绩回顾
集团业务
本集团主要业务是致力于设计、开发、生产、分销及安装各种先进的电信设备,包括:无线通信系统、有线交换与接入设备、光通信设备、数据通信设备、手机和电信软件系统和服务业务等。
财务业绩
有关本集团分别按中国公认会计原则和香港会计准则编制的截至2006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业绩,请参见按本年度报告摘要附件之财务报表。
业务回顾
2006年中国通信行业概述
2006年,中国电信行业持续平稳增长。根据信息产业部的统计,2006年国内电信业的收入为人民币6,484亿元,同比增长11.7%,电信业的投资为人民币2,187亿元,同比增长7.5%。电信行业以移动和数据业务带动总体发展良好。为满足3G来临时快速布网的需求,各运营商加大了对传输的投资。而对本集团传统的国内优势产品CDMA及PHS的投资都出现了大幅下滑。在中国政府加大对自主知识产权的政策主导下,TD-SCDMA的实际投资虽然还没有大规模产生,但其在中国通信行业中的地位日益明朗。
2006年全球通信行业概述
全球电信业在经历了2004年和2005年的大幅增长后,从2006年开始增长速度放缓,进入一轮小幅增长的调整期。根据Gartner数据,2006年的全球电信行业的收入为16,633亿美元,其中电信设备市场收入为3,342亿美元,2007年电信设备市场收入将略增加至3,537亿美元。在整个区域市场中,西欧、北美和亚太占据全球3/4强的电信市场容量,但未来中东和非洲等新兴市场会有较大的增长动力。
2006年本集团经营业绩
按照中国公认会计原则编制的财务报表,2006年本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0.3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长6.7%;实现净利润 8.0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减少32.4%。
按照香港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2006年本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0.3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长6.7%;实现净利润 7.6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减少40.4%。
按市场划分:
国内市场方面
2006年,本集团实现国内主营业务收入128.0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下降7.7%。2006年的中国市场对本集团来讲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本集团主要传统产品CDMA及PHS投资大幅下滑的情况下,通过扩大GSM及其它产品的占有率,稳定了国内市场的销售。同时积极贯彻和落实国家自主创新的政策,通过与运营商紧密合作,在中国未来3G市场格局中占据了较为主动的地位.
国际市场方面
2006年,本集团继续大力推进国际化战略,本集团实现国际主营业务收入102.3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长32.8%,占本集团整体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达到44.4%,较上年增加8.7个百分点。从地域上来看,在发展海外主流及跨国运营商战略支持下,亚太市场的跨国运营商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北非市场也取得较快增长,而在欧洲与北美市场,本集团已陆续扩大销售规模。
按产品划分:
无线通信类产品
本集团在3G三种制式的产品TD-SCDMA、WCDMA和CDMA2000上,均可满足大规模商用的需求。2006年,本集团承担了在厦门与中国移动,在青岛与中国网通进行的TD-SCDMA试验网的测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也与运营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WCDMA基站系列化研发进展顺利,2006年在高效率功放和基带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在保持低成本竞争优势的同时,高性能、高速率方面也超越了一些同行。在中国移动及中国电信研究院组织的HSDPA测试中,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
GSM产品在2006年取得了较大的增长,先后在南亚、东欧等跨国运营商项目中成功进入短名单,并成功进入印度市场。CDMA产品的国际业务也出现了较高的增长,产品开始进入北美市场。
交换接入
2006年,运营商对传统交换接入产品的投资持续下降。本集团通过加大获取传统产品的市场份额,并按照运营商“转型”的方向,推进“固网智能化”的解决方案。
数据及光通信产品
本集团的数据通信类产品包括NGN、DSL系统、路由器和路由交换机及无线接入数据产品等各种数据通信设备。本集团承建的中国电信DC1长途网通过了最终验收。光通信产品方面,推出适用于骨干网、汇聚层、接入层的系列多用途传输设备,启动支持ASON的版本研发,在区域覆盖、网络层次上较上年有了显著的提升。
手机
本集团手机产品实现了从2005年以前以PHS、CDMA为主,主要依靠国内市场较为单一的格局,向多元化发展的市场布局,国际与国内取得了均衡发展。
国内方面,GSM手机A12成功入围中国移动定制,为进一步与中国移动的合作打下基础。CDMA手机在中国市场继续保持着较好的市场份额。TD-SCDMA手机中,U310获得第一个TD手机入网试用批文,U350为全球第一款TD+GSM双模双待手机。国际方面,CDMA手机的增长最为明显。
其它
2006年,本集团的IPTV产品首次实现规模放号。运营商对增值业务的投资增长及网络运营托管业务的增长,为本集团此类产品和服务的增长提供了空间。
6.1.2 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后,本公司将发生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及其对本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根据财政部第33号令和财会[2006]3号文件的要求,公司决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全面执行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同时不再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原企业会计准则。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公司应当在首次执行日对所有资产、负债和股东权益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重新分类、确认和计量。首次执行日的调整对A股2007年年初股东权益的影响为减少股东权益21,955千元,请详见按中国公认会计原则编制的财务报表附注的附录二----新旧会计准则股东权益差异调节表及其注释。
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后,对公司财务报告的影响主要包括:
1、公司内部研发项目在开发阶段的支出,可以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确认为无形资产,并在受益期内摊销。
2、货款采用递延方式收取,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销售合同,营业收入按照所销售商品的公允价值确认,合同包含的融资收益递延确认。
3、员工福利费开支,将根据实际的员工福利支出情况和福利计划确认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4、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如公司第一期股权激励计划),按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及行权数量计算确认为当期费用。
5、政府补助在满足其所附条件且能够收到时,即可确认,而不需等到实际收到。与政府补助相关的费用或资产的折旧,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用于补偿的政府补助同时确认为营业外收入。
6、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其公允价值的变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和资产、负债。
7、衍生金融工具、套期保值工具及其损益,在财务报告中单独确认。
8、成本可以准确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按照成本模式计量并在财务报告中单独确认。
9、对子公司的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在子公司宣告分红前母公司不确认投资收益,对合并报表则没有影响。
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有利于公司进一步规范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提升财务信息质量,减少按照中、港两套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告的差异。
6.2 主营业务分行业、产品情况表(按中国公认会计原则编制)
占本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或主营业务利润10%以上主要行业、主要产品情况表
6.3 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按中国公认会计原则编制)
采购和销售客户情况
6.4管理层论述与分析(按香港会计准则编制)
以下涉及的财务数据摘自本集团按香港会计准则编制并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以下论述与分析应与本年度报告所列之本集团经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财务报表及其附注同时阅读。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收入分产品、地区分析
下表列出下列期间本集团各主要产品类别收入以及占总收入的相应百分比: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下表列出下列期间本集团来自中国、亚洲(不包括中国)、非洲及其它地区的销售收入以及占总收入的相应百分比: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本集团的收入,由2005年的人民币21,575.9百万元增加6.7%至2006年的人民币23,031.7百万元,主要是由于无线通信、光通信及数据通信、手机、电信软件系统、服务及其他产品的收入增长所致,而部分被有线交换及接入产品的销售收入下降所抵消。2006年海外业务继续保持增长,销售收入上升32.8%,由2005年的人民币 7,701.6百万元上升至2006年的人民币10,229.9 百万元,但部分被因中国运营商投资结构调整所导致的国内销售收入下降所抵消。
本集团无线通信业务收入由2005年的人民币8,930.8百万元上升2.9%至2006年的人民币9,186.9 百万元,主要是由于GSM系统在全球市场销售的增长及CDMA在国际市场销售的增长,惟该增长部分被中国运营商对PHS网络建设投资持续减少导致的本集团PHS系统设备收入减少所抵消。
本集团有线交换及接入业务收入由2005年的人民币2,752.6百万元减少17.2%至2006年的人民币2,279.4百万元,主要是由于有线交换及接入业务的海内外销售收入下降所致。
本集团光通信及数据通信业务收入由2005年的人民币3,353.0百万元增长15.6%至2006年的人民币3,874.7 百万元,主要原因是光通信及数据通信系统的国内销售收入 增长所致,但部分被海外销售收入下降所抵消。
本集团手机产品业务收入由2005年的人民币4,333.1百万元上升4.3%至2006年的人民币 4,519.5 百万元,主要原因是本集团3G手机在国际市场销售大幅增长,但部分被GSM手机、PHS手机销售的下降所抵消。
本集团电信软件系统、服务及其它产品业务收入由2005年的人民币2,206.4百万元增长43.7%至2006年的人民币 3,171.2 百万元,主要是由于视讯及网络终端、海外电信运营服务的销售增长所致。
销售成本及毛利分产品分析
下表列出下列期间(1)本集团销售成本及销售成本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及(2)本集团毛利及毛利率: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本集团的毛利由2005年的人民币7,474.2百万元上升至2006年的人民币7,781.2百万元。本集团的毛利率由2005年的34.6%略降至2006年的33.8%,主要是由于无线通信、有线交换及接入、电信软件系统与服务产品的毛利率下降,手机、光通信及数据通信产品毛利率的增加部分抵消了上述产品毛利率的下降。
本集团本年无线通信业务的毛利率由2005年的43.8%下降至42.6%,主要由于CDMA系统销售毛利率的下降,而部分被PHS系统、GSM系统毛利率的上升所抵消。
本集团有线交换及接入产品业务的毛利率由2005年的54.2%降至2006年的40.3%,主要是由于市场需求减少,该类产品价格不断下降所致。
本集团光通信及数据通信业务的毛利率由2005年的19.5%上升至2006年的23.6%,主要是由于DSL、路由器及路由交换机及其他数据通信产品毛利率上升导致。
本集团手机产品的毛利率由2005年的17.5%上升至2006年的25.6%,主要是由于3G手机和PHS手机毛利率上升所致,随着海外市场的拓展,3G手机海外销售规模进一步增大,PHS手机在2006年销量虽然因运营商投资的减少而比2005年有所下降,但因技术与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成本得到有效降低,毛利率亦有所上升。此外,CDMA手机、GSMS手机的毛利率也随着生产成本降低略有上升。
本集团电信软件系统、服务及其它产品业务的毛利率由2005年的29.9%下降至2006年的27.8%,主要是由于本年毛利率相对较低的视讯及网络终端产品销售规模增长较快使得该类产品毛利率下降。
其它收入及收益
本集团其他收入及收益由2005年的人民币681.6百万元上升16.2﹪至2006年的人民币792.1百万元,主要是由于增值税退税收入增加所致。
研发成本
本集团的研发成本由2005年的人民币1,959.5百万元上升44.6﹪至2006年的人民币2,832.7百万元,主要是由于本集团加大了对海外战略市场定制化产品和3G、WIMAX、IMS等先进技术的投入,2005年部分开发费用资本化亦有影响。2005年研发成本占主营业务收入的百分比为9.1﹪,而2006年为12.3﹪。
销售及分销成本
本集团2006年的销售及分销成本为人民币3,274.6百万元,比2005年的人民币3,186.4百万元上升2.8%。2006年销售及分销成本占主营业务收入的百分比为14.2%,而2005年为14.8%。
管理费用
本集团的管理费用上升0.2 %,由2005年的人民币1,095.4百万元升至2006年的人民币1,097.6百万元,但2005年管理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的百分比为5.1%,而2006年为4.8%。
其它费用
本集团的其他费用由2005年的人民币128.6百万元增加48.9%至2006年的人民币191.5百万元,主要是由于本集团呆坏帐拨备增长的影响,部分因汇兑损益及商誉减值减少而抵消。
运营盈利
本集团的运营盈利减少34.1%,由2005年的人民币1,785.9百万元减至2006年的人民币1,176.9百万元,运营盈利率则由2005年的8.3%下降至2006年的5.1%。运营盈利率下降主要是由于研发成本、销售及分销成本、其他运营开支增加所致。
财务费用
本集团的财务费用由2005年的人民币175.9百万元减少12.6%至2006年的人民币153.7百万元,主要是本集团的应收账款保理减少而导致费用减少,但银行有息借款金额增加使财务费用上升,而获得部分抵消。
税项
本集团的税项由2005年的人民币179.8百万元减少29.3%至2006年的人民币127.1百万元,且实际税率由2005年的11.2%增加至2006的12.3%,主要是由于本集团个别附属公司的实际税负有所上升。
归属于少数股东权益的利润
本集团的归属于少数股东权益的利润由2005年的人民币138.3百万元减少1.2%至2006年的人民币136.6百万元,与去年基本持平。少数股东权益占未计少数股东权益前盈利的百分比由2005年的9.7%增至2006年的15.1%,主要是由于本集团少数股东所占股权比例较大的附属公司贡献于本集团盈利的比例上升所致。
资本负债率及计算基础说明
本集团2006年的资本负债率为18.8%,2005年为6.0%,上升12.8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计息借贷增加所致。资本负债率为计息借贷总额除以总资本的百分比。
流动资金及资本来源
2006年本集团主要以运营所得现金及银行贷款作为发展资金。本集团的现金需求主要用于生产及运营、偿还到期负债、资本开支、支付利息及股息,其它非预期的现金需求。
本集团2006年12月31日的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为人民币4,142.1百万元。
流动现金数据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运营活动
2006年本集团运营所用流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2,106.3百万元,2005年所用为人民币285.9百万元,主要由于贸易应收账款及票据增加2,412.9百万元(其中有约2,273.4百万元为半年内到期款),以及本集团为客户提供更为优惠的商务条件,使通信系统建造工程完工进度超过合约付款进度所导致的应收工程合约款增加人民币1,144.3百万元;未计运营资金变动前的运营盈利由于本年研发费用与销售及分销成本增加而从2005年之人民币2,222.9百万元减至人民币1,863.1百万元,上述现金减少部分被本集团从供应商处获得较多的信用额度而延期支付货款所导致的应付贸易账款及票据增加所抵消;预付帐款和其他应收款主要由于本集团2006年度对外贷款而增加309.5百万元。2006年本集团的应收帐款周转率为3.7次,而2005年则为4.0次;存货周转率为6.5次,而2005年则为7.1次;应付帐款周转率为2.3次,而2005年则为2.7次。
投资活动
2006年本集团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量为人民币1,115.2百万元,2005年则为人民币1,067.3百万元。该等现金主要用于扩展业务与生产规模,其中人民币1,135.7百万元用于购买机器设备、测试仪器、电脑,更新添置办公设备等,人民币43.9百万元用于购买软件等无形资产。
融资活动
2006年本集团融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人民币1,975.6百万元,2005年度则为 -735.0百万元,主要是新净增贷款1,945.3百万元。
资本开支
下表列出下列期间本集团的资本开支。以下资本开支乃以本公司在H股首次公开发售之筹集资金、长期银行贷款、运营所得现金及政府资助支付。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2006年本集团资本开支为人民币1,135.7百万元,主要用于完成深圳的中兴工业园工程及购买其它设备及设施。
债务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本集团之可用信贷包括长期及短期银行贷款,主要用作运营资金。本集团的长期贷款中人民币贷款按固定利率计算,美元贷款按浮动利率计算。为控制人民币升值风险,本集团的借贷除部分以人民币结算外,主要以美元结算。
2006年本集团银行贷款有所增加,主要由于应收账款保理减少而用银行贷款补充营运资金。
合约责任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或有负债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资本承担
于下表所示日期,本集团有下列资本承担: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本集团附属公司、共同控制企业及联营公司的情况
本集团于2006年12月31日止之附属公司、共同控制企业及联营公司的详情,已载列于按香港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注释18、19及20。
发展新业务的前景
本集团之新业务的前景的详情,已载于本年报的“董事长报告书”章节。
雇员
本集团于2006年12月31日止有关人数及酬金、酬金政策、花红以及培训计划的详情,已载于本年报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情况”章节及 “公司治理结构”章节。
资产押记
本集团于2006年12月31日止之资产押记的详情,已载于按香港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注释32。
重大投资或购入资本资产的计划
本集团于2006年12月31日止之重大投资、表现和前景的详情,已载于本年报的“董事会报告书”章节。
本集团未来作重大投资或购入资本资产的计划详情,已载于本年报 的“董事会报告书”章节。
市场风险
利率风险:
本集团的利率风险主要来自本公司的有息长期负债.本集团主要采用调整债务期限的方式来控制利率风险。
外币汇率风险:
本集团之外汇风险主要来自以非人民币结算之销售及采购转换为本集团功能货币人民币中汇兑差异。本集团在采购及销售合同中尽可能采纳对外汇风险进行规避或分担的条款;提高集团内部管理水平,对外汇进行头寸管理,按照收支两条线对币种和金额进行匹配;对于无法匹配的外汇头寸,根据外汇头寸期限选择不同比例,采用外汇远期等衍生产品锁定外汇汇率,尽量规避汇率波动对集团主营业务的影响。本集团一直重视对外汇风险管理政策、模式和策略的研究,订立和完善了具有本公司运营特色和符合国际风险管理规范的外汇风险管理政策,积累了大量利用外汇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外汇风险管理的经验。
6.5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6.5.1 截至报告期末,本公司全球发售H 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如下:
单位:人民币万元
上述项目进度及收益情况说明如下:
全IP移动交换平台项目
该项目已按计划完成可用于NGN网关、基站控制器和支持多种3G无线标准核心网的全IP交换平台,处于业界领先地位。目前,全IP移动交换平台已经大批量生产,在国内移动网络和全球多个国家获得商用,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收益。
移动宽带业务应用综合系统项目
该项目已完成统一业务平台的研发工作,其产品能够提供网络呼叫、网络会议、一号通、彩铃、软终端通信、短信、WAP等业务,并在国内电信运营商的网络中获得广泛应用。此外,该产品还为哥伦比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巴基斯坦等国家的电信运营商提供增值服务。统一业务平台可同时支持PSTN、PHS、GSM、CDMA、3G和NGN等各种网络的业务,其技术优势使得该项目的市场前景良好。
高速分组化移动通讯基站系统项目
在CDMA2000 EV-DO Rev0大规模商用的基础上,该项目已完成多种先进功能的开发,并抢先推出CDMA2000 EV-DO RevA系统。中兴通讯已经在菲律宾、越南、挪威,斯里兰卡、蒙古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多个CDMA2000 1xEV-DO商用或实验局。2006年5月,中兴通讯正式获得全球第一个EV-DO Rev.A的商用合同,在业界引起了广泛关注。2006年6月在斯里兰卡实现Ap口在全球首次商用,发布CDMA2000 ALLIP整体解决方案,用户超过40万。中兴EV-DO还在挪威和美国等高端市场获得突破。
智能无线综合接入系统项目
该项目已完成产品研发工作,并成功进入市场。同时,基于该系统的具有接入3G网络扩展接口的下一代无线综合接入产品的研发也已完成。该系统具备满足国际市场需求的能力,适合下一代网络发展的智能无线综合接入系统,因而有着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核心路由器项目
该项目已经完成产品研发工作,并且通过了中国电信研究院的严格测试,测试性能优异。目前,高端路由器已经投入商业应用,并且承担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运营商的下一代CNGI骨干网络的多个核心节点建设,以及中国电信CN2多个省份城域网的试点项目工作,在昆明开通了10G 接口IPV6实验局,已通过了联通的初步验收测试。有力地推动了中兴数据产品市场的提升。
NGN网络系统项目
该项目于2005年推出业界领先的大容量媒体网关设备和软交换控制设备,2006年完成 V2.0版本并获得规模应用,TG和AG的推出使稳定性得到很大提升;目前,该系统在中国电信长途软交换商用试验网和上海国际局获得开通应用。中兴通讯承建的中国电信DC1长途网于2006年11月21日正式通过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最终验收。2006年12月,业务加载量达到30%。
中兴软交换还在广东、上海、武汉、重庆、四川、辽宁、内蒙古等地的固网汇接局智能化改造项目或NGN项目中投入商用,充分表明了中兴通讯自主研制的NGN网络系统已完全具有大规模提供丰富业务的功能,而且能够不断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自动交换光网络系统项目
该项目已完成商用化自动交换光网络系统的研发,并在内蒙古开通商用实验局,开始市场营销推广和功能提升工作。自动交换光网络技术不仅能够提高光网络的运营管理能力,而且便于引入新的业务,不断适应未来通信发展的需求。预计今后几年内,运营商将首先在骨干网络中应用自动交换光网络,然后逐步向城域网延伸,因此该系统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
募集资金用于海外运作部分的收益体现在本集团近几年海外收入的持续增长.
变更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6.5.2 本公司第一期股权激励计划的相关激励对象已于2007年3月14日至2007年3月18日,缴纳了标的股票的认购款项,此笔款项将最终用于补充本公司的流动资金。有关本公司第一期股权激励计划内容、进展情况及会计处理方法,请详见2006年年报告全文中“重要事项”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