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财经要闻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环球财讯
  • 8:时事·海外
  • A1:市 场
  • A2:特别报道
  • A3:特别报道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T1:国际汽车特刊
  • T2:国际汽车特刊
  • T3:国际汽车特刊
  • T4:国际汽车特刊
  • T5:国际汽车特刊
  • T6:国际汽车特刊
  • T7:国际汽车特刊
  • T8:国际汽车特刊
  • T9:国际汽车特刊
  • T10:国际汽车特刊
  • T11:国际汽车特刊
  • T12:国际汽车特刊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研究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维权在线
  • C9:地产投资
  • C10:地产投资·指数
  • C11:地产投资·指数
  • C12:地产投资·理财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D57:信息披露
  • D58:信息披露
  • D59:信息披露
  • D60:信息披露
  • D61:信息披露
  • D62:信息披露
  • D63:信息披露
  • D64:信息披露
  • D65:信息披露
  • D66:信息披露
  • D67:信息披露
  • D68:信息披露
  • D69:信息披露
  • D70:信息披露
  • D71:信息披露
  • D72:信息披露
  • D73:信息披露
  • D74:信息披露
  • D75:信息披露
  • D76:信息披露
  • D77:信息披露
  • D78:信息披露
  • D79:信息披露
  • D80:信息披露
  • D81:信息披露
  • D82:信息披露
  • D83:信息披露
  • D84:信息披露
  • D85:信息披露
  • D86:信息披露
  • D87:信息披露
  • D88:信息披露
  • D89:信息披露
  • D90:信息披露
  • D91:信息披露
  • D92:信息披露
  • D93:信息披露
  • D94:信息披露
  • D95:信息披露
  • D96:信息披露
  • D97:信息披露
  • D98:信息披露
  • D99:信息披露
  • D100:信息披露
  •  
      2007 年 4 月 20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8版: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8版:期货
    伦铝市场续写“逼仓”新故事
    纽约油价大跌 刺穿62美元
    沪胶期价垂直“触地”
    印尼开放出口许可 锡价基本面生变
    农产品趋弱 豆类商品走入低潮
    现货黄金刷新11个月高点
    外企积极“研修”套期保值
    国际期货市场行情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农产品趋弱 豆类商品走入低潮
    2007年04月2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特约撰稿 陆伟

      

      进入4月,随着美农业部报告全面利空,农产品创新高的动能已经不足,期价在连续回落之后K线图形已经形成头部特征,本周三国内农产品市场期价一泻千里,满盘皆绿,少数农产品更遭至跌停,就基金持仓和期价的变化来看,农产品期货将进入低潮期。

      现时虽然正处于豆类现货企业旺季,但农产品价格上涨过快反而抑制了商品价格的冲高过程,作为国内油脂企业,以豆油价格的飞涨为主要盈利点,在经营上忽略了豆粕生产的利润,以至形成豆粕弱不惊风而豆油维持强势的特征;而盘面更是出现以买油抛粕的大量套利资金,对更远的时间进行预期,在旺季过后自然就是淡季的来临。经历高价过后,农产品的再生性致使下跌过程更加迅速,震荡回落将是农产品的短期趋势。

      就近日的CBOT每周的CFTC持仓报告显示,基金的净多头寸已经出现大幅减少,虽然报告数据具有滞后性,但是大幅度的变化同样能反映短期基金做盘趋势:截至4月10日当周,非商业性头寸多头减少6874手至133054手,空头增加4363手至37912手,当周共计减少净多头寸11237手,较上一周净多头寸106379手减少10%;总持仓同样减少,减仓减多头明显是短期获利平仓的标志,就基金的动作来看,趋势将向利空头寸发展。CBOT行情与此相互对应,豆类商品的价格短期内创新高有点难。

      K线图形显示头部特征明显,CBOT美豆指数日线在2月22日达到高点813美分后再没有创出新高,之后期价选择回落调整,3月下旬的反弹行情没有打破高点,在不到800美分附近出现跳水行情。同期受到基本面大幅利空影响,期价一路下跌突破前期低点750美分,即颈线位置,技术上的双头特征已经非常明显,趋势向下直指前期2006年12月至2007年1月的震荡区间,短期内止跌企稳的价位将在700美分附近。

      综上所述,以豆类期货为主的农产品价格的年中高位已经出现,期货行情已经由强转弱,投资者请务必谨慎,对于农产品,下降过程将比上涨更为迅速,伴随着持仓量成交量的减少,期价可能再创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