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财经要闻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环球财讯
  • 8:时事·海外
  • A1:市 场
  • A2:特别报道
  • A3:特别报道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T1:国际汽车特刊
  • T2:国际汽车特刊
  • T3:国际汽车特刊
  • T4:国际汽车特刊
  • T5:国际汽车特刊
  • T6:国际汽车特刊
  • T7:国际汽车特刊
  • T8:国际汽车特刊
  • T9:国际汽车特刊
  • T10:国际汽车特刊
  • T11:国际汽车特刊
  • T12:国际汽车特刊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研究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维权在线
  • C9:地产投资
  • C10:地产投资·指数
  • C11:地产投资·指数
  • C12:地产投资·理财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D57:信息披露
  • D58:信息披露
  • D59:信息披露
  • D60:信息披露
  • D61:信息披露
  • D62:信息披露
  • D63:信息披露
  • D64:信息披露
  • D65:信息披露
  • D66:信息披露
  • D67:信息披露
  • D68:信息披露
  • D69:信息披露
  • D70:信息披露
  • D71:信息披露
  • D72:信息披露
  • D73:信息披露
  • D74:信息披露
  • D75:信息披露
  • D76:信息披露
  • D77:信息披露
  • D78:信息披露
  • D79:信息披露
  • D80:信息披露
  • D81:信息披露
  • D82:信息披露
  • D83:信息披露
  • D84:信息披露
  • D85:信息披露
  • D86:信息披露
  • D87:信息披露
  • D88:信息披露
  • D89:信息披露
  • D90:信息披露
  • D91:信息披露
  • D92:信息披露
  • D93:信息披露
  • D94:信息披露
  • D95:信息披露
  • D96:信息披露
  • D97:信息披露
  • D98:信息披露
  • D99:信息披露
  • D100:信息披露
  •  
      2007 年 4 月 20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5版:金融·机构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5版:金融·机构
    外资行首度代售投连险 花旗热身银保市场
    三月信托产品发行骤减 六成投向证券市场
    数家被撤销保险中介欲求回归
    平安一季度 保费收入超预期
    保险公估发展提速 保监会一日放行四公司
    关于提醒投资者 “钢钒PGP1”权证 即将终止交易的 通知
    关于注销北京证券会籍的公告
    保险公司关联交易 须进行信息披露
    民生人寿将增资21亿 8000万股员工持股计划同时敲定
    ETF的净值为何能紧贴指数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ETF的净值为何能紧贴指数
    2007年04月2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华夏基金ETF专栏

      (华夏基金上证50ETF、中小板ETF基金经理 方军)

      ETF之所以不会出现大幅折溢价问题在于其拥有独特申购/赎回机制。简单的说,当ETF的次级市场交易价格相对其资产净值发生溢价情况时,机构投资人往往会先买进与ETF指数组成结构一致的“实物股票组合”,然后在初级市场申购ETF,再将ETF在次级市场以高于资产净值的价格卖出以赚取中间利差;反之,当ETF的价格相对于其资产净值产生折价情况时,机构投资者就会在次级市场以低于资产净值的价格大量买进ETF,然后在初级市场赎回ETF,换回股票组合,再在次级市场将股票卖出而获利。

      由于申购/赎回机制的应用,每当ETF在初级与次级市场之间出现折/溢价情况,机构投资者的套利买卖就会随之而至,从而缩小两个市场之间的价差,使一般投资者在交易所(次级市场)实际进行的交易价格与净值几乎完全一致,这就表示ETF基本不会像封闭式基金一样出现大幅折价或溢价的情况。此外,对ETF的发行机构而言,由于申购/赎回都以股票进行,因此也不会遇到开放式基金的现金赎回压力,发行机构不用保留资金来应对赎回,就能让资金获得更充分的运用。

      因为ETF拥有一套申购/赎回机制,令其不会像封闭式基金一样有固定的资产规模,因而每一档ETF都没有规模上限。这样,即使投资人放空ETF,也会因为申购/赎回的机制而出现相对应的买方进行ETF受益凭证的申购,以提供投资人放空ETF部位,这也说明了为何ETF的资产净值并不会随着投资人放空而大幅下滑。

      此套利机制,让机构投资者乐于积极参与ETF交易,进而带动整体ETF的活跃。而套利活动在市场非常活跃时,ETF的折溢价空间将会逐步缩小,当ETF在次级市场的报价与资产净值趋于一致时,又会加强一般散户投资者投资ETF的意愿,进而促使整体ETF市场更加蓬勃发展。

      虽然投资者可以直接买卖ETF,也可以通过申购/赎回机制获得ETF基金单位,但是要注意的是,无论申购或赎回机制都是以实物股票的形式来进行,而非现金交易。ETF在初级市场的申购/赎回交易有最低交易单位的限制,称为实物申购基数。每一档ETF申购/赎回的基本单位可能不同,如上证50ETF最小申购/赎回单位为100万份,中小板ETF最小申购/赎回单位为50万份。

      或许一般人会觉得申购/赎回交易机制不够公平,门槛太高,但如果投资者要拿一个ETF交易单位去初级市场赎回,不但基金管理公司必须准备零股,投资人换回时拿到的也是零股,势必造成双方的困扰与交易成本的提升,当基金公司成本增加时,还是会转嫁到投资者身上。因此ETF申购/赎回机制的数量限制,虽然造成了只有大额的机构投资者能够投资,但散户投资者享受到了低交易费的商品。机构投资者进行申购/赎回操作的同时,解决了封闭式基金大幅折溢价的问题。对一般投资者来说,折溢价缩小的好处在于投资者不会有买高卖低的现象,在市场上买卖的价格是个非常公平的价格,从这个角度看,散户投资者虽然无法参与申购/赎回,但充分享受了这种独特的机制带来的好处。(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