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财经要闻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环球财讯
  • 8:时事·海外
  • A1:市 场
  • A2:特别报道
  • A3:特别报道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T1:国际汽车特刊
  • T2:国际汽车特刊
  • T3:国际汽车特刊
  • T4:国际汽车特刊
  • T5:国际汽车特刊
  • T6:国际汽车特刊
  • T7:国际汽车特刊
  • T8:国际汽车特刊
  • T9:国际汽车特刊
  • T10:国际汽车特刊
  • T11:国际汽车特刊
  • T12:国际汽车特刊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研究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维权在线
  • C9:地产投资
  • C10:地产投资·指数
  • C11:地产投资·指数
  • C12:地产投资·理财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D57:信息披露
  • D58:信息披露
  • D59:信息披露
  • D60:信息披露
  • D61:信息披露
  • D62:信息披露
  • D63:信息披露
  • D64:信息披露
  • D65:信息披露
  • D66:信息披露
  • D67:信息披露
  • D68:信息披露
  • D69:信息披露
  • D70:信息披露
  • D71:信息披露
  • D72:信息披露
  • D73:信息披露
  • D74:信息披露
  • D75:信息披露
  • D76:信息披露
  • D77:信息披露
  • D78:信息披露
  • D79:信息披露
  • D80:信息披露
  • D81:信息披露
  • D82:信息披露
  • D83:信息披露
  • D84:信息披露
  • D85:信息披露
  • D86:信息披露
  • D87:信息披露
  • D88:信息披露
  • D89:信息披露
  • D90:信息披露
  • D91:信息披露
  • D92:信息披露
  • D93:信息披露
  • D94:信息披露
  • D95:信息披露
  • D96:信息披露
  • D97:信息披露
  • D98:信息披露
  • D99:信息披露
  • D100:信息披露
  •  
      2007 年 4 月 20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4版:财经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4版:财经要闻
    外债余额去年底 达3229.88亿美元
    证监会拟出台符合银行特点的信披规则
    德意志银行:中国出口与美国经济关联度减弱
    公司债发行将借鉴股票发行经验
    唐双宁 区域金融资源配置体系亟待建立
    交通银行“得利宝·辉黄3号———金砖四国”理财产品面市
    抓紧缓解流动性过剩矛盾 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上接封一)
    吴晓灵 大力发展固定收益产品
    周正庆 将过剩资金引入资本、保险市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吴晓灵 大力发展固定收益产品
    2007年04月2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基金市场发展应以货币市场基金和偏债基金为主

      □本报记者 苗燕 卢晓平

      

      央行副行长吴晓灵昨天在出席“2007中国金融市场论坛”时指出,股票型的投资基金过多,容易堆积风险,她认为,更应该发展货币市场基金和偏债型基金,这样将更有利于基金的稳健发展。

      吴晓灵指出,我国金融市场当中,股权融资和固定收益产品的比例不协调,固定收益产品发展非常滞后。她说,固定产品收益产品中有许多结构性的产品,需要较高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此外,中国机构投资人正在逐步成熟,但机构投资人中固定收益型的基金还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专业水平还有待提高。

      她特别指出,“最近由于股票市场发展得比较好,很多基金放弃了债券型为主的取向,大部分都转向股票型。而股票型基金风险较大,如果把握不好,会对基金市场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我认为投资基金更多应该是发展货币市场基金和偏债型的基金,这将更有利于基金行业的稳健发展。”

      吴晓灵还说,在固定收益产品当中,公司债比例很低,而在资本市场当中,应主要发展公司债券市场。

      在谈到推动固定收益产品发展时,吴晓灵表示,在发行方式上,应该简化程序,真正落实核准制,逐步创造条件,向注册发行制过度。此外,要培育基准利率,完善收益率曲线,提高产品定价能力。此外,她指出,固定收益利率产品适合场外询价交易方式为主,市场化监管取向和功能监管的理念是发展固定收益产品市场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