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财经要闻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环球财讯
  • 8:时事·海外
  • A1:市 场
  • A2:特别报道
  • A3:特别报道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T1:国际汽车特刊
  • T2:国际汽车特刊
  • T3:国际汽车特刊
  • T4:国际汽车特刊
  • T5:国际汽车特刊
  • T6:国际汽车特刊
  • T7:国际汽车特刊
  • T8:国际汽车特刊
  • T9:国际汽车特刊
  • T10:国际汽车特刊
  • T11:国际汽车特刊
  • T12:国际汽车特刊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研究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维权在线
  • C9:地产投资
  • C10:地产投资·指数
  • C11:地产投资·指数
  • C12:地产投资·理财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D57:信息披露
  • D58:信息披露
  • D59:信息披露
  • D60:信息披露
  • D61:信息披露
  • D62:信息披露
  • D63:信息披露
  • D64:信息披露
  • D65:信息披露
  • D66:信息披露
  • D67:信息披露
  • D68:信息披露
  • D69:信息披露
  • D70:信息披露
  • D71:信息披露
  • D72:信息披露
  • D73:信息披露
  • D74:信息披露
  • D75:信息披露
  • D76:信息披露
  • D77:信息披露
  • D78:信息披露
  • D79:信息披露
  • D80:信息披露
  • D81:信息披露
  • D82:信息披露
  • D83:信息披露
  • D84:信息披露
  • D85:信息披露
  • D86:信息披露
  • D87:信息披露
  • D88:信息披露
  • D89:信息披露
  • D90:信息披露
  • D91:信息披露
  • D92:信息披露
  • D93:信息披露
  • D94:信息披露
  • D95:信息披露
  • D96:信息披露
  • D97:信息披露
  • D98:信息披露
  • D99:信息披露
  • D100:信息披露
  •  
      2007 年 4 月 20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2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2版:焦点
    通胀压力加大 加息预期再度增强
    缓解流动性过剩 成为紧迫问题
    企业商品价格 5个月来首次环比下降
    经济增速加快 三大特点突出
    股市大跌与推迟公布经济数据无关
    致申万巴黎新动力股票基金投资人的一封信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通胀压力加大 加息预期再度增强
    2007年04月2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中)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本报记者 史丽 摄
      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3%,CPI同比上涨2.7%,其中,3月份同比上涨3.3%。专家认为,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出现反弹,并且CPI增速较2月份继续攀高,央行再次加息的可能性正在增大。

      □本报记者集体采写

      

      价格水平存在继续上涨压力

      李晓超昨天表示,当前价格的上涨以及未来的走势可以用三句话概括,即总体较为平稳,部分项目上涨较快,存在继续上涨的压力。“虽然价格总水平是平稳的,但从结构上来看,有些项目上涨还比较快,值得引起高度关注。”李晓超指出。

      李晓超认为,未来价格水平存在着继续上涨的压力,原因有:一旦出现气候等原因引起粮食和农业生产出现不稳定的情况,加之去年第四季度因粮食价格引起的翘尾因素,就可能会引起居民消费价格的上涨;今年将对资源价格形成机制进行改革,会涉及到水、天然气、供热等服务项目价格的上涨等。

      再次加息可能性增大

      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的数据还显示,一季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3%。专家认为,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出现反弹,并且CPI增速较2月份继续攀高,央行再次加息的可能性正在增大。

      由于今年以来货币信贷和投资过快增长,同时通胀水平有所提高,央行已于3月18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

      花旗银行首席经济师沈明高表示,从已知的数据来看,比市场预期的效果要强一些,央行在5月1日前有可能再次加息,幅度为27个百分点,年内仍会调高存款准备金率二次,共100个百分点。

      中信建投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诸建芳则认为,新公布的投资、信贷和CPI增速对目前利率带来较大压力,央行会继续紧盯这些指标的走势,以此判断是否需要迅速采取行动。“如果快的话,央行可能会选择5月份加息。”他表示。

      申银万国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认为,从已经公布的数据来看,中国经济比预期的还要乐观,正在出现新一轮全面过热。这主要体现在工业生产、信贷、投资强劲反弹,通货膨胀压力加大,贸易失衡加剧。这种过热会使国家采取比较有力的措施,加剧了紧缩预期。但是他也指出,虽然CPI指数同比增幅大于3%,超过警戒线,并不意味着立即就加息。

      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主要数据

    项目                     总值         同比增长(%)

    国内生产总值             50287亿元     11.1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2.7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935元        19.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1188亿元     14.9

    进出口总额                4577亿美元    23.3

    工业企业利润             2932亿元     43.8

    固定资产投资             17526亿元     23.7

    房地产开发投资            3544亿元     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