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焦点
  • 4:证券
  • 5:金融
  • 6:时事
  • 7:天下
  • 8:产业公司
  • 9:上市公司
  • 10:专栏
  • 11:专栏
  • 13:信息大全
  • 14:信息大全
  • 15:信息大全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69:信息披露
  • 70:信息披露
  • 71:信息披露
  • 72:信息披露
  • 73:信息披露
  • 74:信息披露
  • 75:信息披露
  • 76:信息披露
  • 77:信息披露
  • 78:信息披露
  • 79:信息披露
  • 80:信息披露
  • 81:信息披露
  • 82:信息披露
  • 83:信息披露
  • 84:信息披露
  • 85:信息披露
  • 86:信息披露
  • 87:信息披露
  • 88:信息披露
  • 89:信息披露
  • 90:信息披露
  • 91:信息披露
  • 92:信息披露
  • 93:信息披露
  • 94:信息披露
  • 95:信息披露
  • 96:信息披露
  •  
      2007 年 4 月 21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60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60版:信息披露
    吉林华润生化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度报告摘要
    吉林华润生化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第一季度报告
    吉林华润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五届五次董事会议决议公告(等)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吉林华润生化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度报告摘要
    2007年04月2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吉林华润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2006年度报告摘要

      §1 重要提示

      1.1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本年度报告摘要摘自年度报告全文,报告全文同时刊载于http://www.sse.com.cn。投资者欲了解详细内容,应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1.2公司董事会九名董事全部出席董事会议(董事岳国君先生委托董事胡永雷先生代为出席)。

      1.3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为本公司出具了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对相关事项亦有详细说明,请投资者注意阅读。

      1.4公司负责人董事长于旭波先生、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财务总监金荣鑫先生、会计机构负责人财务管理部经理祖兰兰女士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

      §2 公司基本情况简介

      2.1 基本情况简介

      

      2.2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3 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摘要

      3.1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人民币元

      

      3.2 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 人民币元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适用 □不适用

      单位:人民币元

      

      3.3 国内外会计准则差异

      □适用 √不适用

      §4 股本变动及股东情况

      4.1 股份变动情况表

      单位:股

      

      4.2 股东数量和持股情况

      单位:股

      

      

      4.3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情况介绍

      4.3.1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更情况

      √适用□不适用

      

      4.3.2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具体情况介绍

      2005年11月公司现控股股东华润(集团)有限公司与中粮生化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报告期内,股份转让的相关审批手续尚未办理完毕;协议收购的结果将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发生变化,最终控制人仍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1、现控股股东情况

      华润(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华润公司成立于1948年,1983年改组注册为华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新华,注册地为香港湾仔港湾道26号华润大厦,注册资本90亿港币,主要经营业务为投资控股。

      华润(集团)有限公司自五十年代初起,就成为中国各进出口公司在港澳和东南亚地区总代理,是新中国开展对港澳和世界各国贸易的最早窗口;内地改革开放后,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实现了以代理为主向自营贸易的转变、以贸易为主向多元化的转变、商品经营向资产经营的转变,本着做实、做强、做大、做持久的经营理念,在消费品的生产和销售、房地产及相关行业、能源基础设施等三大行业发展。

      2、现实际控制人情况

      华润(集团)有限公司的最终控股股东———中国华润总公司,成立于1986年,法定代表人陈新华,注册地为北京建国门北大街8号华润大厦,注册资本96.6亿元人民币,主营业务为贸易与投资。现由国资委直接管理。

      4.3.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5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5.1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股变动及报酬情况

      

      §6 董事会报告

      6.1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公司经营情况回顾

      1、总体经营情况

      公司以玉米深加工为主业,分别持有玉米加工企业黄龙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华润赛力事达玉米工业有限公司57.136%、49%的股权,公司年加工玉米95万吨,生产玉米淀粉、糖、变性淀粉、玉米油、蛋白饲料等主副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生产经营运营状况良好,主要产品玉米淀粉的产量与销量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8,444.4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1.85%;主营业务成本97,637.44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5.11%;实现主营业务利润20,806.98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21%;实现净利润802.03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62.96%。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1)公司主营业务利润低于上年同期

      本报告期,公司控股的玉米加工企业的产品售价及销量比去年同期上涨,原料玉米的采购成本比去年同期上涨,综合因素影响使本报告期公司的主营业务利润比去年同期减少1.21%。

      (2)本报告期公司投资收益同比增加

      ①华润赛力事达玉米工业有限公司同比大幅减亏

      本报告期,该公司通过技术改造、优化产品结构、加强内部管理等措施,实现有限产能价值最大化,全年玉米研磨量达到并超过设计生产能力,经营成果达到历史最好水平。报告期公司确认的投资收益为-46.12万元,比上年同期减亏961.74万元

      ②长春百事可乐饮料有限公司业绩同比上升

      长春百事可乐饮料有限公司实现净利润4154.4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55%,公司确认投资收益1156.5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93.85万元。

      ③所持太平洋保险的股权转让获得收益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处置了公司持有的100万股太平洋保险公司股份,收回投资191万元,获得投资收益75万元。

      ④报告期内公司收到吉林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分配的2005年度股利32万元。

      (3)对公司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产生影响的重大事项

      ①公司涉诉的四粮库货款纠纷案,已于2005年度将涉案金额413万元计入预计负债,本报告期预计应付利息及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计37.16万元(详细情况请参见本报告“第九部分———报告期内公司发生的诉讼仲裁事项”)。

      ②深圳仓储股份权属纠纷案的最终结果将会对公司的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产生影响。(详情参见本部分“四、董事会对会计师事务所非标意见的说明”)。

      2、主营业务及其经营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食品加工、以玉米及其他农副产品为原料的深加工以及与加工业相配套的仓储业、包装业,相关行业的技术开发、信息咨询等业务,公司核心业务是以玉米为原料的深加工业,报告期内公司年玉米加工能力为95万吨。

      (1)主要供应商、客户情况

      公司向前5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18,557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19.01%;公司向前5名客户销售额合计34,167万元,占公司销售总额的28.85%。

      (2)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构成未发生变化。

      3、资产构成变化

      A、公司报告期末资产总额为120,330万元,比年初减少7939万元,降幅6.19%,主要是由于负债总额减少6780万元、少数股东权益减少2051万元和股东权益增加892万元共同影响所致。

      (1)负债总额减少主要是:

      ①公司短期借款本期增加797万元,其中:公司本部增加短期借款5000万元,公司控股公司华润生化包装有限公司增加短期借款197万元,公司控股公司黄龙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简称黄龙公司)减少短期借款4400万元;

      ②本期支付应付的原材料采购及应付玉米烘干、仓储项目工程款减少应付账款2397万元;

      ③公司控股公司黄龙公司本期预收账款减少1554万元;

      ④公司控股公司黄龙公司因本期分派本年度现金股利,本期增加应付给少数股东的应付股利1799.56万元;

      ⑤公司其他应付款本期减少4999万元,主要是公司本部本期偿还华润股份有限公司的借款5000万元。

      (2)少数股东权益减少主要是公司控股公司黄龙公司本期分派2005年度股利2089.89万元,相应减少少数股东权益,本期增加计提的企业发展基金及储备基金相应增加少数股东权益38.29万元。

      B、本年度期间费用合计1770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95万元,增幅4.7%。其中:营业费用10452万元,同比增加471万元,增幅4.72%,主要是运输费用增加所致;管理费用5718万元,同比增加439万元,增幅9.26%,主要是本期计提坏账准备所致;财务费用2073万元,同比减少115万元,减幅5.24%,主要是公司控股公司偿还银行借款影响所致。

      C、本年度投资收益117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839万元,增幅247.02%。主要系本年度公司对参股公司长春百事可乐饮料有限公司权益法确认的投资收益同比增加94万元;受合营公司赛力事达公司减亏影响,公司对该公司权益法确认的投资损失同比减少962万元。

      D、营业外收支净额-176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支出563万元。主要是上年度母公司根据(2005)长民三初字第37号判决书预计或有损失391万元;公司控股公司黄龙公司发生处置固定资产损失同比减少194万元。

      4、现金流量分析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07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349万元,主要原因是: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680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1108万元,降幅70.36%。

      ①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647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4710万元,降幅87.92%。主要是上年度公司本部收到华润股份有限公司借款5000万元。

      ②支付给职工的现金483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89万元,增幅8.75%。

      ③支付各项税费723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66万元,增幅6.89%。主要是公司控股公司黄龙公司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同比增加。

      ④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1380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707万元,增幅51.74%.主要是公司本部当期偿还华润股份有限公司借款5000万元。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4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现金流入737万元,主要原因是:

      ①投资活动现金流入1158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348万元,降幅66.97%。主要是本年度出售太平洋保险公司股权收现金191万元,上年度出售交通银行股权收现金1272万元,同比减少1081万元;本年度收到的现金股利同比减少1200万元。

      ②投资活动现金流出1803万元比年同期减少3085万元,降幅63.11%。主要是本年度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现金1803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015万元;上年度支付购买赛力事达49%股权尾款1000万元。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93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16721万元,增幅85.08%,主要是公司本年度增加银行借款797万元,上年度公司偿还银行借款14950万元;本年度收到财政拨入国债基建专项基金300万元;支付股利及利息现金流出4030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674万元。

      5、主要控股公司及参股公司的经营情况

      (1)主要控股公司的经营情况及业绩

      公司控股57.136%的黄龙食品工业有限公司是公司玉米深加工的龙头企业,注册资本5405.33万美元,年加工玉米65万吨,主要业务是生产以玉米为原料的多层次深加工产品,以副产品等有机质为原料的农用有机—无机复合肥系列产品,以及生产玉米加工成套、包装用品及其设备;生产的产品有玉米淀粉、玉米蛋白饲料、玉米麸质饲料、玉米油、玉米粕、淀粉糖浆等,是国内大型的玉米深加工企业之一。

      2006年该公司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153,215,569.62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2.37%,实现主营业务利润200,088,892.37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07%,实现利润总额60,749,574.97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1.80%,实现净利润 44,662,910.89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5.15%。本报告期,对公司净利润贡献24,497,856.74元, 比去年同期下降15.21%。

      (2)投资收益对公司净利润影响达到10%以上的参股公司的经营情况及业绩

      公司参股29.3033%的长春百事可乐饮料有限公司是中外合资企业,主要从事生产、销售百事公司的产品、中国牌号的饮料、其它碳酸和非碳酸饮料,年生产饮料1800万标箱,其主要产品有百事可乐、美年达、七喜等品牌的饮料。该企业注册资本2000万美元,其中本公司占29.3033%,国际三鹏长春有限公司占8.1967%,北京中饮工贸有限公司占5%,百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占57.5%。

      2006年该公司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45,461,029.84元,比去年同期下降5.72%,实现主营业务利润110,198,997.20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1.68%,实现利润总额45,587,349.87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48%,实现净利润41,544,329.50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55%。本报告期,公司按持股比例确认投资收益11,565,166.53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56%。

      (二)公司未来的发展

      玉米作为全球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因其丰富的产出和可利用价值以及可再生资源优势而被世界誉为“黄金”产业。我国是世界的玉米生产大国,吉林省又是全国的玉米生产大省,玉米等农副产品的加工是吉林省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全国的淀粉工业正向原料产地集中,向规模化、集团化、深加工方向发展,并正在改变过去以生产玉米淀粉为主要目的,转向追求纵深发展,延长产品链、向精加工、深加工发展,追求更高的附加值。

      总体上看,国内淀粉和淀粉深加工的发展形势比较好,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淀粉加工业也有较快的发展速度,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增加了淀粉深加工产品的需求,玉米等淀粉原料的价格下降,更有利于淀粉工业的发展。国内淀粉行业未来的发展,面临着产品结构的调整,精深加工产品将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空间和发展空间;原料结构的调整如高油玉米、高淀粉玉米、蜡质玉米等,将提高淀粉企业产品的附加值。随着玉米深加工行业的不断发展,玉米资源变得越来越紧张,在未来3-5年的时间里,企业的竞争已不仅仅是产品的竞争,更是原料的竞争。

      公司地处全国玉米的主产区之一—吉林省,借助得天独厚的玉米原料优势,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已经形成95万吨的玉米加工规模,公司玉米加工产品在国内及国际市场占有一定的份额及影响力,拥有一批较强的技术、研发人员。目前,公司拥有两个大型的玉米加工企业,一是设立在吉林省公主岭市的年加工玉米65万吨的黄龙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公司控股57.136%,香港广南(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0%,该企业以玉米淀粉、淀粉糖浆、蛋白饲料为主要产品;二是设立在吉林省松原市的年加工玉米30万吨的华润赛力事达玉米工业有限公司,公司持股49%,美国嘉吉公司控股51%,该企业以玉米淀粉、葡萄糖浆、结晶糖、麦芽糊精、喷雾干燥产品、变性淀粉等为主要产品,目前喷干产品的扩能及新增玉米加工30万吨扩能改造项目正在实施中。

      根据公司现有状况,中粮集团作为华润生化的实际控制人,在未来玉米深加工产品的发展规划上,将充分考虑华润生化及各玉米加工单元的现状,规划各单元的玉米加工产品主线,通过扩大自身玉米加工规模及增加下游深加工产品,整合资源,优化资产结构,构建核心竞争力,逐步提高融资能力,实现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

      6.1.1 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后,公司可能发生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及其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情况

      √适用□不适用

      A、关于2007 年1 月1 日新会计准则首次执行日现行会计准则股东权益的差异分析

      根据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财会[2006]3号《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的通知》的规定,公司应于2007年1月1日起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公司目前依据财政部新会计准则规定已经辩别认定的2007年1月1日首次执行日现行会计准则与新会计准则差异情况如下:

      1、长期股权投资差额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五条的规定,本公司2007年1月1日将其他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中存在的对子公司的股权投资贷方差额616,711.04元,予以冲销,调整留存收益,并以冲销贷方差额后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作为首次执行日的认定成本;即2007年1月1日将股权投资借方差额6,841,148.53元并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作为首次执行日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2、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十四条的规定,本公司2007年1月1日将对吉林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划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将其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6,116,762.69元,调整资本公积。

      3、所得税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会计准则》第十二条的有关规定,本公司2007年1月1日将因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形成的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进行追溯调整,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账面价值为4,519,256.59元,并相应调增了2007年1月1日留存收益4,519,256.59元,其中归属于本公司部分2,660,241.27元调增了所有者权益科目,归属于少数股东部分1,859,015.32元调增了少数股东权益。

      4、少数股东权益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现行会计制度下单独列示的少数股东权益,应当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以少数股东权益项目列示。因此,本公司2007年1月1日将少数股东权益175,007,702.85 元(其中:按旧准则计算的少数股东权益173,148,687.53元,执行新准则调增的少数股东权益1,859,015.32元)列示于股东权益中。

      B、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后,公司可能发生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及其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情况

      (1)存货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的规定,公司将能够多次使用、逐渐转移其价值但仍保持原有形态不确认为固定资产的材料———包装物,由采用的分次摊销法进行摊销变更为五五摊销法进行摊销,此项政策变化将影响利润。

      (2)长期股权投资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公司将现行会计政策下对控股子公司采用权益法核算变更为采用成本法核算,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按照权益法进行调整。此项政策变化只对母公司的会计报表产生影响,对合并会计报表不产生影响。

      (3)借款费用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的规定,在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内,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占用了一般借款的,一般借款利息应予资本化。此项政策变化将会增加公司资本化的范围,增加公司的利润和股东权益。

      (4)所得税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公司将现行会计政策下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应付税款法变更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此项政策变化将会影响公司的当期所得税费用,从而影响公司的利润和股东权益。

      (5)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公司初始确认金融资产,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此项政策变化将会影响公司的股东权益。

      (6)合并财务报表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的规定,公司将现行会计政策下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少数股东权益单独列示,变更为在合并资产负债表股东权益项目下以“少数股东权益”项目列示。此项政策变化将会影响公司的股东权益。

      (7)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2006年12月31日职工福利费余额,应当全部转入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首次执行日后第一个会计期间,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规定,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确认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该项金额与原转入的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之间的差额调整管理费用。此项政策变化将会影响公司的管理费用。

      (8)上述的差异事项和影响事项,公司可能因财政部对新会计准则的进一步讲解而进行调整。

      6.2 主营业务分行业、产品情况表

      单位:人民币元

      

      6.3 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单位:人民币元

      

      (下转62版)